浅谈芭蕾舞剧《吉赛尔》

2020-09-29 02:45刘士诫
速读·上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舞团芭蕾舞剧舞剧

刘士诫

◆摘  要:出现在浪漫主义芭蕾鼎盛时的一部悲情惊天地,凄美泣鬼神的浪漫芭蕾悲剧代表作之一《吉赛尔》。虽然各国对于这部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认识有所差异,各持己见,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这部舞剧依旧给予了极高的赞誉。本文主要从《吉赛尔》的创作、舞蹈动作和服装三个方面来浅谈该舞剧的内容。

◆关键词:吉赛尔;浪漫主义

一、《吉赛尔》的创作设定

《吉赛尔》创作于1841年6月,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自然界的精灵》(创作于1837年)与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东方集》中的诗篇《幽灵》,在1830年以后,维克多·雨果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导者,他也是整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而《吉赛尔》的编导汲取书中神秘莫测的自然精灵和幽灵的角色,在舞剧中展现,使舞剧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吉赛尔》处于浪漫主义芭蕾的鼎盛时期,它以现实为基础,作为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也并非脱离现实。浪漫主义注重抒发情感,力求完美,也因为此特点,浪漫主义中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通过许多生活中的意象融合进创作中。这也是《吉赛尔》给人一种唯美、梦幻视觉的原因之一。

另外,这个时期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也影响着编创,编导在创作的过程中,总有些许宗教的影子。充满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死亡的态度。《吉赛尔》这部舞剧是既富传奇性,又具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所以,在舞剧中出现了“仙女”“幽灵”等极具代表性的角色,用死亡来摆脱对人世间的失望和不满,体现了一种虚幻、忧郁、迷茫,却又追求主观感受的思想,而的确,这也正是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芭蕾所体现的大体思想趋势。因此,在舞剧创作中出现了了两个世界,一个是人间世界,一个是神幻世界。

更值得一提的是,《吉赛尔》突破了先前芭蕾舞剧的编创习惯,不再习惯以庆祝、狂欢的形式结束,而是以忧郁悲伤的场景结束,给人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这也是这部舞剧的成功的原因之一。

二、《吉赛尔》的舞蹈动作设定

吉赛尔相比过去的舞剧,在足尖技巧上加大了难度。第一幕中,吉赛尔以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足尖跳和旋转动作,来表示与公爵相恋时“小鹿乱撞”和为爱痴狂的心境。

第二幕的幽灵吉赛尔,情绪逐渐激烈,使用越来越多的大跳将舞段推向高潮。其中,在舞剧中运用了大量的Suivi更是展现了幽灵的特点。而女主角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则是使用了不同的足尖鞋,一幕的鞋偏硬,是更好地展示技术技巧,而二幕的鞋偏软,是演绎出幽灵轻盈、虚无缥缈的特点,而大量的Suivi更是充分的展现出幽灵的特点。

三、《吉赛尔》的服装设定

浪漫主义芭蕾鼎盛时期极具特色的两个代表作品便是《仙女》和《吉赛尔》,如果说《仙女》实现了对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变革,那么《吉赛尔》便是将浪漫主义芭蕾推向顶峰的浪潮。而这两个舞剧在服装上都进行了改革,将传统的TuTu裙改成了过膝飘逸的纱裙。一幕中吉赛尔所穿着的农村少女的服装,和二幕中维丽斯女鬼的白纱裙,无不体现这服装的特色。原先的TuTu裙对于《吉赛尔》中的人物角色来说,过于华丽、典雅,和农村少女的人物形象大相径庭,而改革后的服装完全贴合的这一人物形象,清纯、活泼。

二幕中幽灵这一角色,更是因为服装,使舞剧在人们眼前一亮。在Suivi的移动中,白色的舞裙轻盈飘逸,帮助舞者将幽灵演绎的活灵活现。

四、不同舞团演绎《吉赛尔》的差异

《吉赛尔》传承了这么多年,已经由国内外各大舞团演绎过各种不同的版本。笔者搜集到了1980年罗马歌剧院和2008年马林斯基这两个版本。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舞团,不同的演员,演绎着同一个舞剧,却各有各的特点。我特意将两个年代差的比较远的版本做了比较。

首先是罗马歌剧院的堪称史上最美吉赛尔的意大利舞伶Carla Fracci和鼎鼎大名的传奇大师努里耶夫1980年在罗马演出的版本。这一年,她44岁,他42岁。岁月在她的肌骨、技术和体力上都留下了痕迹,却带不走那个可以震碎镜头的痴狂少女,也抹不去舞姿里永恒的梦幻和优雅。而被世人喻为芭蕾仙女的Polina客席马林斯基的吉赛尔也是极为震撼,当年24岁的仙女,一幕清灵纯净如林涧小鹿,二幕盈盈飘渺不沾凡俗,吉赛尔发疯的演技之自然,更展现了她独特而过人的戏剧才华。

我将这两个版本的舞剧进行了对比,发现1980版一幕的音乐节奏更为欢脱,而马林斯基剧院的节奏稍慢,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罗马歌剧院演员的动作更显夸张,大胆。或许也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后人更注重舞姿的规范化。一幕的编排上,罗马歌剧院群舞的双人舞合作偏多,而马林斯剧院则是少女们的大群舞偏多。

二幕中幽灵女王的出场都十分的惊艳,一个饱经风霜将幽灵女王的气场演绎的惟妙惟肖;一个幽雅灵动,Kondaurova高挑的身材和她与生俱来的冷美高傲气质将女王诠释的非常动人。而幽靈女王的服饰也从旧版的披肩薄纱改成干净利落的吊带。从动作来看,罗马歌剧院更加注重舞姿的流动性,不会显得规章刻板,而马林斯剧院更注重舞姿的定格,节奏的配合,强调动作要求的到位规范,却也不失优美。

五、结束语

芭蕾舞剧《吉赛尔》的背景、创作、舞蹈动作、服装等不同方面都无不体现着浪漫主义芭蕾的色彩,而它对编创和服装的改革,更是奠定了这部舞剧在社会和人们心中的地位。使它成为人类文化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瑰宝,更是得到了“芭蕾之冠”的美誉。

参考文献

[1]欧建平.世界顶尖舞团及其历史[J].高谈文化出版,2005(09):231—233.

[2]邱爽.《吉赛尔》再跳“浪漫芭蕾”[J].中华文化画报,2014:44-49.

猜你喜欢
舞团芭蕾舞剧舞剧
黑人舞者自爆被化妆成“白天鹅”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情报站
功 夫
冯双白
世界最“老”舞团:成员平均年龄达81岁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