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打造初中科学高效课堂

2020-09-30 06:46曹增楠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新形势高效课堂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初中科学教育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其教学观念、育人目标、教学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形势下,如何打造初中科学高效课堂成为教师深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文章简单分析了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内涵及特点,重点提出了打造这一课堂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科学;高效课堂

一、 引言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学习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客观地认识世界,形成科学研究的精神。从当前初中科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知识较为分散,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探索并不够深入,大多停留于表层学习阶段,不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科学规律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因此实际教学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对于初中科学教师而言,应当从实际入手,以科学核心素养为指导,采取适当策略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优化,改善具体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二、 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一)内涵

所谓初中科学高效课堂,是以新课标的指标性要求为参考,以科学发展、个性发展为原则,以教学方式最优化、教学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科学探究为学习方式,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有和谐教学氛围的课堂。这一课堂强调从学生、教学内容实际出发,注重“先学后教”模式的运用以及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科学兴趣与学习习惯的有机结合。

(二)特点

初中科学高效课堂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教学内容清晰,知识点集中,更加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重视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第二,立足于学生的“学”,突显其学习主动性,要求教师将传统“教教材”转化为“用教材教”;第三,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问题的发现、探索与解决过程得到发展,更加突显出敏捷性、灵活性;第四,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推动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三、 新形势下打造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引入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注重在生活中学习。初中生所接触的科学知识、所认识的科学现象,基本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而科学原理、科学规律等也经过了生活实践的验证。教师引入生活教育理念,对学生认识科学本质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打造高效課堂。例如,在《地壳运动与火山地震》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认识地壳的运动、火山的活动以及地震的发生,了解当前国家的地震灾情,逐渐形成防灾意识,学习抗震自救的方法。对于地震这一部分,教师可给出如下材料: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五个区域地震的发生频率比其他地区要高,地震发生次数占全国地震总数的80%,这是无法避免的。同时,提供关于我国地震带分布的图片。由学生结合图片分析这五个区域地震频发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震措施与防震演习口号等。这样,既能够将科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防范地震的意识。

(二)构建探究性教学模式

科学学习实际上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现代科学教育教学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为什么”“怎么样”尽心思考,注重科学规律、原理等形成的条件与背景,以及科学实验方法及相关操作步骤,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来完善科学解释。教师立足实际构建探究性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思维以及能力的建构,也符合现代科学教育教学的要求,对打造高效课堂有积极作用。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具体程序如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科学史、科学现象研究——实验设计——提出科学观点——课堂回顾与评价。问题应当与后续给出的科学史、科学现象有关,并能促进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启发学生时,不对学生的看法做出片面的正误判断,而是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解释与说明,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重新认识自己的看法。科学史、科学现象研究是核心环节,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给出相关的材料,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对所学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识,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实践设计中,教师明确指出大致的实验方向,由学生自己进行创新性的实验设计,以验证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结合教材对学生的看法进行补充说明,并进行课堂的回顾与教学评价。

(三)注重问题思考讨论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科学学习当中,学生难免会在观察科学现象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从而对科学现象形成更加理性的认识。教师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能够建立学生的问题意识,推动其问题能力的发展,以问题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助力。例如,在《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中,学生主要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认识植物花粉受精的过程,明确植物传粉的方式与途径。在观察苹果、油菜、玉米、棉花等植物的传粉现象时,很多学生认为,植物都是靠昆虫来传粉的,有学生对此提出质疑:“我认为这太绝对了,说不定还有其他的传粉方式。”教师对这名学生的质疑给予肯定,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外资料来学习植物传粉的方式与途径,思考这一问题,并与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讨论。学生很快认识到,昆虫传粉属于异花传粉,同样的还有风力传粉,还有一种传粉方式是自花传粉,豌豆花就是自花传粉的。

(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形成于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对他们理解科学现象、掌握科学原理与规律等有积极作用。而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是高效课堂的特点之一,教师要打造高效课堂,就需要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培养。根据石璇的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假说法,第二是概括法。对于自然科学的部分,假说法应用较多。学生首先通过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及相关资料的学习提出假设,其次运用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最后对结论进行整理,形成科学认识。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假设的提出与验证,还是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的整理,学生始终参与其中并经历相应的思维活动。因此,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五)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在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当中,他们就会乐意了解科学知识、认识科学现象,并积极进行科学实践。对于教师而言,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助力高效课堂的打造。例如,在《光和颜色》中,学生主要认识不同的光源,了解光的传播,并通过光的色散实验明确太阳光的组成。对于光的色散实验,大多教师选择进行演示实验。为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可将其转化为学生实验:学生小组合作在一张纸上剪出缝隙,使光透过缝隙投射到三棱镜上,并在其另一侧不远距离放一张白纸,调整三棱镜角度使透过三棱镜的光映射到白纸上。在某种角度下,学生既能够看到白纸上的彩带,认识到太阳光的组成。

(六)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创新实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现象等进行深入认识,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创新实践。例如,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中,学生主要了解两种物质的变化及其区别依据,明确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掌握相应的区别方法。对于酸碱性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师为学生提供红椰菜、蒸馏水、石蕊试剂、酒精灯、烧杯、滴管、滴瓶、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pH试纸等实验材料与工具,由学生结合教材所给出酸碱性的检测方法进行创新实验设计与操作,以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的自我建构。

(七)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仅在课内学习,而不在课外进行巩固,那么他们的学习就谈不上高效,也会对教师打造高效课堂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学生的学习应当是连续性的,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师有必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家庭资源,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促进学生深入把握科学知识、认识科学本质。例如,在《透镜与视觉》中,学生主要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学会用相关知识解释照相机、眼球等的工作原理,认识科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相关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布置“小组合作自制针孔照相机”的家庭作业,学生利用纸杯、安全别针、半透纸、胶带等家庭常见物品,自己制作针孔照相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通过照相机的制作对凸透镜成像这部分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能够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逐渐产生学习兴趣,这就有利于教师打造高效课堂。

(八)开展多元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连接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桥梁,是课堂在课外的延伸。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具有自主性、开放性、趣味性的特征,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能夠在参与多元科学课外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这就为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以“世界航天日”“世界地球日”等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科普性的主题活动,面向学生科普教材上没有的科学知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二,以科学兴趣小组为平台开展手工制作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小型地球仪、自制温度计、自制生态系统模型等。第三,以学校动植物为主要观察对象开展系列观察活动,以深化学生对生物类知识的理解。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课堂,强调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知识、思维、能力的多元发展。对于初中科学教师而言,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打造高效课堂,有必要引入生活教育理念,构建探究性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关注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并在课堂突显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同时将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为学生开展多元化的科学课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群.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明日,2019(35):72.

[2]朱萍萍.刍议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9(3):94-95.

[3]黄瑛.浅议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8(4).

[4]石璇.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曹增楠,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山初中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新形势高效课堂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