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化园区如何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2020-10-09 10:10何伟王雪奇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9期
关键词:应急处置预防

何伟 王雪奇

摘 要:为规范和强化医化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医化园区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其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重、特大环境事件的发生,提高医化园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本文针对医化园区如何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医化园区;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X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9-0026-02

0 引言

本研究通过对医化园区的调查与了解,选定了有代表性的医化园区作为研究基地,分析其主要环境风险源和对环境风险的辨识,针对医化园区如何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出了各类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措施和有效应对措施。

1 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辨识

1.1 主要环境风险源[1]

根据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医化园区所属的行业类别有医药化工13家、电镀1家、印染3家、造纸1家、发电1家(热电),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环境风险源有以下几类:(1)生产、使用、贮存危险化学品,产生危险废物,或者排放重金属污染物的企业。(2)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交通道路运输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交通事件,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事件时有可能导致危险化学泄漏进水体和土壤,污染江河以及土壤,部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还会污染空气环境。环境风险源及其环境风险特征,如表1所示。

1.2 环境风险辨识

根据典型医化园区的产业结构、区域特点,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型主要包括:企业危化品泄漏事件,企业危化品火灾、爆炸事件,医化园区内危险运输时泄漏火灾事件,环保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事件,危险废物处置不当事件,恶劣自然条件情况下引发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可引起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1.2.1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

医药化工、电镀等涉及化学危险品的企业,在非正常工况下或在化学危险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意外而发生化学危险品大面积泄漏事件。该类事件发生时,如处置不当或未及时处置,则会导致化学危险品进入附近水体或土壤,引起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态污染事件。另外,当化学危险品具有挥发性时,还会引起大气污染事件,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人员中毒,甚至死亡。

1.2.2化学危险品火灾、爆炸事件

医药园区内涉及易燃易爆类的化学危险品在使用、运输过程如操作不当产生静电火花或直接遇明火则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件。该类事件发生时,不但化学危险品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灭火过程中产生的消防水如若处置不当则会引起水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

1.2.3环保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

建有废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其废水处理设施往往会因负荷瞬间变化、停电等情况而导致非正常运转或停止运转,则可能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一定冲击。

另外,建有废气处理设施的企业,其废气处理设施也可能因停电、设备老化等原因出现非正常运转或停止运转,导致废气超标排放,影响周围大气环境。

1.2.4危险废物处置不当引起环境污染

医化园区产生的危险废物有化工废渣、电镀污泥、废乳化液和废水处理污泥等,各种危险废物如不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储存、处置,而随意堆放、处理会引发水污染、土壤污染事件,甚至引起疾病传播。

1.2.5恶劣自然条件情况下引发的突发的事件

医化园区所在地台风较为盛行,易出现暴雨、狂风等自然灾害,考虑到台风、暴雨的不可抗拒,且破坏性极大,易造成仓库、厂房倒塌等情况,导致化学危险品大面积泄漏进入附近水体,形成较为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此外,若易燃易爆化学品设备遭雷击,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

2 预防和有效应对措施

2.1 预防措施[2]

2.1.1建立环境事故预防的网络

以环保为主要力量,联合当地街道、政府和各部门力量,建立有效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的网络,并与上级地方政府和下级企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形成联动机制的三级应急救体系。

2.1.2建立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体系

完善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体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提高医化园区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2.1.3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工作

定期对医化园区内所有的企业开展环境污染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组织辖区范围内的各类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开展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安全隐患专项检查、信息排查。对于重点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和涉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企业,做到现场实际核查,同时对涉及危化品的企业、涉及的危化品名称、数量等进行登记造册,全面掌握企业环境风险概况。

2.1.4制定多层次的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明确防范职责,组织制定多层次、上下联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装备落实、人员落实。应急指挥部监督环境污染隐患重点单位制定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提升自身应急能力,从而形成企业-园区区块两级预案的点面覆盖,保证有效快速、有针对性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2.1.5加强对事故风险单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医化园区管委会应当经常组织和督促所属单位开展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工作,指導、监督所属单位落实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整改措施,并定期汇总情况,更新企业环境风险资料库。对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实际演练,提高企业防范和处置污染事件能力。

2.1.6应加大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宣传

利用发传单和参与应急预案的实际演练对污染源周围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增强广大群众自我防护、自救互救意识,减轻事故影响和危害;利用宣传栏、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多种渠道及时公开信息,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

2.1.7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沟通,强化应急反应能力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往往涉及到公安、消防、交通、安全、卫生、医疗、环保等部门,特别是對于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处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往往决定了应急处理过程的效率和速度,因此,必须加强与主要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和应急联动,从而提高、强化应急反应能力。

2.1.8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到位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点与企业应急互救网络建设为确保快速有效地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医化园区管委会应安排一定的资金,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根据常见突发环境事件的类型和常见危险化学品,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应急物资的储备要遵循“就近储备、快速反应,统筹布局、相互调剂,定点储存、专人负责”的原则。建立医化园区区块整体应急物资储备统一信息平台,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下各应急物资可在各个企业之间进行调配。

2.2 有效应对措施

2.2.1坚持“统一领导”原则

在当地政府和医化园区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其它部门的协同合作,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综合管理和紧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本部门的专业优势,及时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2.2.2加强监督管理

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认真履行环境风险防范的连带责任,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做好环境风险排查、隐患整治验收、预案编制备案、应急演练评估、救援物资储备等各项工作。建立本地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台帐,通过“逐一销号”强化整治效果。指导企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和风险防控措施,帮助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控意识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2.2.3建立高效的应急处置程序

健全完善当地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专业队伍支撑、社会救援参与的应急处置救援模式,规范环保系统各部门在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中的职责及工作程序,强化环境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协调能力。

2.2.4积极开展环境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和避险常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和积极报告环境污染事件。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典型医化园区环境风险源及环境风险辨识的分析,针对有代表性的医化园区如何预防和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出了相应对策。

参考文献

[1] 吴忠标.实用环境工程手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Yamanaka Shigeru,Ishihara Masaru,Sugiyama Junji.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bacterial cellulose[J].Cellulose,2000,7(3):213-225.

猜你喜欢
应急处置预防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