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创新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分析

2020-10-09 10:10李秀琴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信息化互联网

李秀琴

摘 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迭代和科技創新,教育管理也从从传统方式到现代化教育管理的转型升级,从刻板教育到智慧教育,从线下教育管理到云上教育治理,中国的教育事业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教育管理部门如何积极应用科技手段改变教育管理,重构教育服务及教育管理新模式发展,寻找权威性和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从而推动教育管理部门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踏入工作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决策科学化之阶梯,切实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服务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创新;教育信息化;统一用户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9-0234-02

0引言

随着“互联网+”冲击,传统管理教育模式已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外科手术式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方式,并没有真正加到教育管理深层,并未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自身突破与转型,教育管理行业必须在“互联网+教育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变革和创新。经过社会机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等多方部门的群策群力下,积极引入了“互联网+”教育管理理念,引导智慧教育及管理新生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教育云平台”“一网通办”“云上教育厅”等智慧学习环境和云上政务服务,完善跨行业、跨部门等协作机制,真正带动社会各行各业能够广泛参与,有效融合进教育管理治理体系中,开拓纵横贯通的智慧教育管理信息交流通道,实现从教育管理到教育治理的转变,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及体系重构的革命性变化;促进教育公共利益最大化转变,实现教育管理过程精准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数据获取伴随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公共服务个性化等服务,运用“互联网+”智慧管理生态下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创新应用成果,甘肃省构建了“全省教育系统统一实名制用户系统”,利用科技元素创造了教育界的一片美好天地。

1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加速教育信息化发展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正式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到2020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其中“一大”是指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2]。在传统的教育管理中,各行各业部门都建立了多个独立分散的应用系统和平台,相对而言,用户数据库简单独立,数据资源库独立,系统耦合性较差,管理功能等相对单一或片面。为全面构建具有开放共享、跨界融合、多重连接的互联网+”时代,加速进入“智能、链接、数据、体验、开放”的2.0时代,甘肃省积极启动建设了“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同时配套建设了“甘肃省统一用户实名制系统”,助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迈向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从教育内部“小联接”走向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大联接”,将一切参与主体、教育元素、教育行为数据化,突出以人为本的应用体验,充分开放各类数据,实现教育大数据的全社会共同挖掘、共同获益。

多省份教育管理创新成果遍地开花。为推动省级教育系统“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体系建设,多个省份积极级响应国家政策,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建成了以省级为单位面向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云),实现了全区公共服务平台集中建设、教育数据集中管理、教育资源共享共用;陕西省建成了全面覆盖各类教育管理业务的数据汇聚体系,通过与教育部和省级部门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获取数据,共享至高等学校有效应用,并与其他单位开展出生人口、户籍状态等相关数据的交换共享,以处室为主在大平台上开设业务模块,实现“一个平台、多种应用”。再如:山东省建设了“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江苏省建设了“江苏智慧教育云平台”,融合了各级各类应用系统及资源。

2科技改变教育管理之“统一用户系统”的建设应用分析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甘肃省注重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积极注入科技元素,使得信息化发展之路引入助推加速器。在2018年,教育部完成了教育CA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门户集成工作,并制定了《教育CA省级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了教育CA省级建设与应用培训工作。甘肃省紧跟国家步伐,率先完成了CA的省级建设部署工作,并搭建了“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建成了“一朵云”“两个门户”“三大体系”“四个中心”,为全省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化服务的工作和学习平台,为领导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实现对国家下发系统、省级业务系统、公共软件等20余个系统的集成。同时配套建设的“全省统一的实名制用户基础支撑平台和CA安全认证体系”,为全省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分配唯一的实名制账号,实现国家核心系统、省、市(州)、县(区)自建系统的统一管理,统一用户系统能够对全省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等432万多用户统一管理和数字证书的统一管理。这对规范各市(州)、县(区)已建及待建云平台与省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市(州)、县(区)无需重复建设用户管理系统,直接接入全省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方便全省教育系统用户通过一个账号在各系统间漫游的目标。比如:在省级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省用户管理平台中涉及某市的操作内容,自动同步至此市级用户管理平台。在市级统一用户中,管理员操作本市用户管理平台,操作内容自动同步至省平台,最后通过个人中心展现给用户使用。

(1)统一用户系统管理模式。支持教育部下发的CA证书登录、别名登录、身份证等多种方式登录,用户管理形式为“实名制管理”,省级账号从教育部号段池申请,保障了我省所有账号全国唯一。在该系统中,管理员自上而下延伸至学校级,每级设立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各一名,负责本单位的账号维护,对于无法配备管理员的单位,例如某些教学点只有一个老师,可申请由上级单位进行代管,系统中的单位支持自建组织,比如学区、中心校等,学校按“业务主管”“属地主管”两种模式管理。

(2)账号来源及管理员职责。教育管理者用户由各级管理員注册。学校用户(教师、学生),无需管理员人工注册。用户管理系统每晚自动从“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取最新教师信息、中小学学生信息、中职学生信息进行自动注册;注册完成后,管理员可对账号执行维护、导出、授权等操作(系统管理员);不适宜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的教师信息(如临时借调),可上报至省级,由省级统一导入注册。全省统一实名制用户支撑平台实行用户分级管理制度,省、市(州)、区(县)、校各设立一名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本级的用户创建、CA证书申请等工作,安全管理员主要负责用户授权、密码重置等工作,权限分离,保障安全。如图1所示。

3科技改变教育管理之“统一用户系统”在我省的成功应用案例

建立全省统一的实名制用户基础支撑平台是为了解决目前各级各类系统用户不统一、数据分散的问题,实现各省级、市(州)级、区(县)级平台间账号互联互通,方便教育用户单点登录,有效汇总全省教育系统数据,为教育大数据决策分析提供支撑。用户只需通过云平台登录成功后,可访问以下所有应用,无需重复登录。甘肃省统一用户管理体系已成功应用于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甘肃省活动中心、甘肃省网络学习空间、甘肃省控辍保学系统中。

(1)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全省用户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进行一站式学习、工作。以“全学段应用、全场景教学、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为目标,以智能化、普惠化、个性化的教育大数据服务为导向,建成了为全省教育机构、教师、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包含了应用中心、资源中心、学习空间、活动中心、教育大数据等多个功能模块,集成了6大国家核心系统、20多个省级建设系统,整合了50多个教育教学类应用,遴选接入了19家企业免费优质教育资源,与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无缝对接,全面构建开放互联的甘肃省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开创甘肃省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

(2)甘肃省活动中心。支持省、市(州)、县(区)三级用户可独立自主开展本地化的竞赛活动,而全省中小学生、中职学生通过甘肃省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创建的账号参与各项竞赛活动等。该活动中心已举办了“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甘肃省中小学校大课间竞赛活动”“甘肃省青少年多媒体作品征集展示”“兰州市课例课件比赛”等。

(3)甘肃省网络学习空间。全省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完成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新建账号与已有账号的绑定。成功将网络学习空间系统集成位置,由旧平台平滑迁移至新建智慧教育云平台。

(4)甘肃省控辍保学系统。全省教育管理单位、学校通过使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分配的账号进行控辍保学业务办理。将“互联网+”灵活的应用在控辍保学管理策略中,开启“互联网+”控辍保学全新工作模式,通过该系统的实施对重点地区学生出勤情况、老师点名情况、学校整体考勤数据进行动态实时采集分析,从而分析出易辍学学生、疑似辍学学生、已经辍学学生等相关数据,并按照实施要求由系统自动生成需要进行上门走访,情况问询,辍学劝返等相关工作的学生名单,当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上门走访工作后,系统也会记录上门走访结果,确保控辍保学每一项工作按照实施文件相关要求真实有效的开展。最终实现数据采集上报、动态监测、辍学预警、统计分析、控辍行为管理五大功能。

4总结展望

甘肃省构建的统一用户系统和智慧教云平台,实现了教育管理的“一网全面感知、一号智享全省、一体空间应用、一图可知全局”美好局面。在教育管理国家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强国战略下,奠定了信息技术、“互联网+”科技创新等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如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在教育信息化管理领域的不断深入应用,推动了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等一体化发展,营造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慧教育环境,颠覆传统管理教育模式,延伸教育影响力和价值,重构管理教育生态圈,推进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Z].2018.

[2] 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Z].2018.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教育信息化互联网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