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学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必备成长要素

2020-10-09 10:10张海洋赵阳欧阳亚萍姜文君胡树毅
中国科技纵横 2020年9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医学高校

张海洋 赵阳 欧阳亚萍 姜文君 胡树毅

摘 要: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发布的平台,也是科研成果得以保存、查阅的最佳途径,编辑在科研成果传播、保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职业素质的高低对期刊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年编辑在职业成长中应该牢记五个字“责、识、勤、技、效”,即有责任意识、职业担当;学识匹配、服务意识;思行合一、勤于工作;技术优先、本领过硬;提高效率、重视成效。

关键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高校;医学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0)09-0255-02

0 引言

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发布的平台,是承载国家、社会科技成果及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从事科技期刊出版的青年编辑,更应该本着尊重人类创造、尊重文明成果、尊重科学,尊重文化创新的精神,认真对待自己的编辑工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编辑正如这源头活水,为枯燥的编辑生活带来不竭动力和活力。尤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青年编辑成为了新时期期刊发展的主力军,而科技期刊创新发展之路,不但要大胆任用青年编辑,更要对青年编辑的成长提出要求,以期快速进入角色,早日成长为一名优秀编辑。

1 责任意识、职业担当

青年编辑作为信息时代期刊发展的主力军,不但承担着期刊编辑出版的责任,更承担着期刊传播的使命。从事医学编辑的工作人员除应该具有基本的社会道德品格和政治思想素质,还应该具备与编辑工作性质相关联的文化知识结构、专业技能[1]。因此,对青年编辑来说,责任意识与职业担当是永恒的课题。高校医学科技期刊因其学科特殊性,编辑人员大多具有医学背景,很多青年编辑都是医学院校毕业的应届生或临床医生,他们从医学专业跨领域到编辑专业,需要在编辑技能及医学技能之间不断进行角色切换,需要通过专业性、学术性的提高,带动医学期刊质量的发展,而责任意识、职业担当正是青年编辑必备的政治素养和职业修养。现在的青年编辑大多是80后、90后,由于社会及个人的原因,会有小部分新入职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思想状态不够稳定,工作不够认真、不够细心,职业认同感不强,工作上容易懈怠和迷茫[2],在对待简单重复的工作时,常“掉以轻心”;对待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时,常“急于求成”;抱着快点完成工作的心理,对期刊的编校质量这根弦有所放松。编辑出版是一项文化事业,办刊人必须对社会、对读者、对作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审稿的过程中要秉承学术至上的择稿理念,在编辑校对过程中要有吹毛求疵的态度,尤其作为高校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不仅是编辑,更是医者、老师,身兼为人师表、治病救人的责任,对待医学实验研究、临证经验,更应慎之又慎,校之又校,力求保持文章本意。牢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之训,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个细微之处,做到用心、专心、细心、安心、诚心、潜心。深刻理解编辑工作的责任要求,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

2 学识匹配、意识跟上

从事高校医学期刊出版工作的青年编辑,多具有医学硕士或博士学位,且从事过科研工作,在相应的研究领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但在期刊编辑出版方面,却未接受过出版系统专业的学习和培训,这就要求医学青年编辑要兼顾专业学术知识以及出版知识,在知识储备和学识匹配上达到一定的标准。除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必须要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理论知识,成为“杂家”;还要熟悉操作编辑工作中的每一项环节,成为“管家”。同时在知识储备上做到三點:

(1)必备的职业资格。通过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审读、编校水平。在专业学术上,更要鼓励青年编辑不断深造,尤其作为医学编辑,更应该鼓励编辑不仅做编者、也要做学者,“一手红笔改文章,一手蓝笔做学问”,不断研习医学知识,做学者型编辑。(2)宽厚扎实的医学知识。医学期刊的青年编辑,多从临床、护理、检验、药学等相关专业毕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很多青年编辑是一毕业就从事出版工作,缺乏临床工作经历,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全面的信息学、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知识,以及精湛的编辑出版业务知识是新世纪医学青年编辑必备的专业素质[3]。因此,应鼓励医学编辑考取执业医师证、主治医师证,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性的学术交流会,积极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临证经验,以求在学术知识和编辑技术方面达到更高标准。同时作者队伍整体水平和学历层次的提高也要求编辑队伍作出相应的调整,编辑队伍整体知识水平、专业水平的提高,对期刊具有学术把关作用[4]。另外,科技期刊的编辑必须具有一定的英文读写能力,这样才能在文章的审阅和加工中做到准确理解和把握[5]。(3)在编辑相关技能上,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学习并掌握因新科技带来的各种实用编辑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及网络出版技术、必要时掌握排版技术,制图技术等,以适应现代化期刊出版的需要。编辑工作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要想使所编刊物能够保持上乘的质量,作为青年编辑,要自觉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培养自己的沟通和协作意识、服务和创新意识、品牌和经营意识,科研与法律意识以及读者和法律意识,以期为期刊带来新活力,推动期刊不断发展[6]。

3 技术过关、本领过硬

进入21世纪,出版业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快速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进而催生了数字出版活动以及产品,与传统出版比较,更具有现代意义,如现在的融媒体。青年编辑由于接受了现代教育,因此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做专杂结合、一专多能的编辑”。

(1)科学技术。青年编辑对网络知识掌握得较好,对于网络资源快速更新的适应能力较强,编辑部的网站需要青年编辑进行及时的维护,新时期的期刊出版要求青年编辑能够在计算机上实现期刊的收稿、审稿、编排、校对、发排的过程,能够提高编排一体化后综合加工稿件的能力、提高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加强与作者、专家、读者之间互动的能力[7]。(2)医学技术。因医学期刊的专业性强,编辑人员必须全面深入的掌握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知识,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熟悉医学的研究方法。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是从事医学科技期刊出版的充分必要条件,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医学术语、医技操作、医学常识等不熟悉,在审校稿件时难免吃力。尤其医学期刊关乎生命健康,更不能以文字功底作为评判是否合格的标准。要培养出“文武兼施”的全能型医学编辑,避免“能武不能文”或“能文不能武”的现象。(3)编辑技术。医学编辑大多来自于医学院校,编辑业务要从基础抓起,平时除要多向资深编辑请教外,还应多参加培训学习,掌握期刊编排标准与规范,熟悉科技论文语言的表达方法与技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能够对稿件加工、润饰和提高,使文章能更具逻辑性。

4 效率优先、双效结合

作为医学期刊的青年编辑,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青年编辑要深知,医学科技期刊不仅是医学生、医务工作者学术展示的平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摇篮,青年编辑在工作中,须知创新才能高效,把时效和实效作为检验工作开展的标准。在期刊内容要求上,不但要认真审稿,更要体现临床试验的疗效,药理实验的药效,为后期成果转化、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在编辑业务工作中,要牢记开拓要有实效,工作要有时效,认真细致的对待工作中的疑点、难题,工作出成效,在成效的基础上要更加务实,在务实中提高时间观念。青年编辑多是从校园里走出来的大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涯结束,容易产生懈怠心理,表现为工作易拖拉,缺乏效率,加之青年编辑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吸引,且大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家长过分溺爱,自控能力略显不足,易产生三分钟热情,坐不住板凳,更耐不住寂寞,这也是导致工作没有效率的原因。社会效益是科技期刊的首要追求目标,经济效益是科技期刊的生存之本,只有更好的经济效益,才能确保期刊有经济实力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二者是辨证的统一体[8]。青年编辑应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依法开展多种经营,努力探索期刊发展之路,从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追求期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结合[9-10]。

5 结语

时代要求新世纪的人才应具备“通才”之能,但较“通才”更重要的是职业素养,没有优秀的思想道德,只会背离编辑的职业道德;没有敬业与专注,就只会游离在编辑工作的表层,而无法掌握编辑的精髓。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编辑,不但要有对编辑工作的执爱,还要有甘为人梯的淡然,有创新追求的激情,从平凡、平淡、平静的编辑工作中寻找乐趣,从枯燥、琐碎、繁忙的工作寻求突破。

参考文献

[1] 艾茜.高校医学期刊质量与医学编辑素质关系探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4):172-176.

[2] 申轶男,曹兵,佟建国.论新时期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培养[J].编辑学报,2014,26(1):79-82.

[3] 冷怀明,郭建秀.21世纪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编辑学报,2001,13(z1):103-104.

[4] 张秀红,陈春光.学报青年编辑成长的制约因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77-78.

[5] 李磊.加强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素质的培养[J].编辑学报,2011,23(s1):137-138.

[6] 李禧娜,郑倩玲,罗巧,等.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提升审稿能力[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5,36(6):75-79.

[7] 张艳艳,金晓明,王倩,等.医学期刊青年编辑的需求分析与激励措施[J].编辑学报,2014,26(1):86-87.

[8] 曹昭君,卫李靜,严梦.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成长历程中的工作感悟[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177-179.

[9] 金东.论科技期刊的营销意识与营销方法[J].编辑学报,2011,23(3):241-243.

[10] 李莉.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素质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9(2):126-129.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医学高校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医学的进步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