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一周年成绩单黑龙江自贸区打造向北开放合作新高地

2020-10-09 11:30齐力
中国对外贸易 2020年9期
关键词:绥芬河黑河进境

齐力

9月6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新闻中心召开。黑龙江省商务厅厅长、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康翰卿表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年来,加强制度创新统筹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改革,紧密结合龙江实际,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截至目前,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4855家,新签约项目148个,投资额超过1800亿元。

2019年8月26日,我国首次在3个沿边地区设立自贸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也是中国最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分为黑河、绥芬河、哈尔滨3个片区。一年来,黑龙江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通堵点、疏通难点、解决痛点,释放发展活力,打造向北开放合作新高地。

优化进境俄罗斯粮食检疫流程

据了解,哈尔滨海关已经有4项创新举措在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谈到海关监管制度创新举措的实施情况,哈尔滨海关副关长朴明华说,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在黑龙江省考察,每一次都关心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哈尔滨海关积极服务“农业走出去”,支持我国赴俄种植企业跨境回运俄罗斯粮食。据了解,俄罗斯全境禁止种植任何转基因农作物,所以通过黑龙江省边境口岸进境俄罗斯的大豆等农产品为非转基因的粮食,获得国内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朴明华表示,边境地区进境粮食具有批次多、批量小、监管流程长等特点,进境批次量占全国75%,而数重量仅占全国0.5%,企业办理审批手续频繁,提前确定加工企业存在困难。哈尔滨海关结合边境贸易特点,对从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主要是黑河、绥芬河两个边境片区)进境的俄罗斯毗邻地区粮食,依托前期风险评估,通过简化环节再造流程,优化许可审批方式,在保障海关监管进口粮食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进境检疫审批要求,允许企业在事前许可申请环节不填报加工厂信息,在粮食实际进境环节,确定加工厂后,向海关报送有关信息,便利了俄粮回运。采取“优化黑龙江边境自贸片区进境俄罗斯粮食检疫许可流程”的方式,可以大幅缩短通关时长,实现高效集约监管,有利于企业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速度,增强企业获得感,同时缓解海关口岸监管压力。

“创新举措将有力支持俄罗斯优质农产品输华,在中俄边境自贸片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自年初创新举措获批以来,已审批进境粮食4.1万吨。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国家支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有关政策,注重发挥自贸试验区和互市贸易区政策叠加优势,推动进境粮食在边境地区落地加工,增加边境地区税收及边民就业,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助力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安全创造有利条件,以实际行动促进边境地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朴明华说。

除此之外,哈尔滨片区对照世界银行标准引入第三方权威评估机构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和优化,深度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证照分离”全覆盖、“承诺即开工”升级版等政策制度创新,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最新模拟排名大幅提升28位。其中,去年底俄籍投资人在莫斯科拿到了首张通过跨境登记注册服务新模式签发的营业执照;“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从29个缩减至16个,时间从122个工作日缩减至57个工作日,成本从15.2%降至0.03%。

跨境物流多仓联动数据集成新模式

9月2日,黑河市举行云招商推介会,来自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喀山市和塞浦路斯共和国的企业,以及清华控股、辰安科技、华为集团等150余家中方企业在网上参加云直播,推介会共签约12个项目,总签约60.5亿元。

黑河片区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一江之隔,区位条件优势非常明显,跨境电商也日渐成为边境线上对俄贸易的重要角色。谈到黑河片区在跨境电商方面取得哪些成果?未来重点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黑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士舟说,黑河自贸片区成立以来,跨境电商实现了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新局面。2019年,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交易额达15亿元,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交易额仍然完成6.5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的增长比例更是高达11.2%。尤其是今年又成功获批了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李士舟表示,“跨境物流多倉联动数据集成新模式”已经成为在黑龙江全省进行推广的创新案例。这种创新模式,既提升了跨境商品物流的中转效率,也降低了跨境电商企业的物流成本,优化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境外货物通过海外仓的集货功能并与境内边境仓和中继仓实现快速联运,使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间一天内完成快速通关,再通过B2C模式快速派送给全国各地的用户。“下一步我们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引入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监管模式扩大多仓联动布局的覆盖面和规模,提升跨境商品集货配送能力,逐步完善线下支撑体系,开通国际包裹线路,完善配套功能,建设跨境电商产业链。”李士舟说。

此外,黑河片区以数字化流程和数字化监管为核心,建立了数字边民互市贸易管理体系。在评估分析和预警基础上,创新互市贸易进口农产品加工监管新模式,优化了审批层级、提高了审批效率、节省了企业成本。龙江银行率先推出“边民贷”业务,为符合业务办理条件的边民提供最高授信额度15万元/人的信贷服务,帮助边民解决其在开展小额边民互市贸易业务过程中的跨境结算和资金短缺难题。

去年,黑龙江省与广东达成自贸片区对口战略合作。黑河片区与珠海横琴片区成功“牵手”,围绕制度创新、政务服务、贸易便利化等领域深化合作。谈到南北合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李士舟说,一年来黑河自贸片区与横琴自贸片区和高栏港经开区围绕制度创新、政务服务、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利用俄罗斯及黑河农产品中药资源优势,以及黑河口岸中药材试进口政策,共同推进“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中医药产业园”项目建设,共同招商引进企业。下一步将利用俄罗斯能源资源优势,拓展黑河现有园区规模,提升“俄电加工区”发展水平,共建“飞地园区”,在清洁能源及化工新材料领域开展系列合作。

中欧班列在绥芬河开行规模逆势增长

绥芬河片区是全国第一批沿边自贸片区之一,很多人都是通过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认识了这座边境小城,綏芬河一度成为防止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经由绥芬河站出入境的中欧班列依然实现同比增长38.5%。谈到绥芬河片区逆势增长的原因,绥芬河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士伟说,今年1—8月,绥芬河片区克服疫情影响,推动外贸稳定运行,实施“中俄监管互认”“审单放行”“自报自缴”“预约通关”“担保放行”“两步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改革,中欧班列在绥芬河开行105列共9138标准箱,开行规模逆势增长,运行质量稳中有进。“这一成绩既是过往开放合作的良好基础,又是中俄合作潜力不断释放,更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黄士伟说。他表示,绥芬河片区坚持先行先试,种好“试验田”,重点推动“三个转变”,即:从传统贸易向新型贸易转变,发展互市贸易、电商贸易、服务贸易、保税进口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外贸内贸一体的贸易格局。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稳定木材、煤炭、肥料等商品进口,丰富海产品、乳制品、中药材、汽车等贸易门类,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围绕木材、粮食、清洁能源等产业,线状推进、贸工融合,将“通道经济”最大限度转化为“口岸经济”。从对俄单边向多国多边转变,深耕俄罗斯贸易市场,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往来,开展与中亚、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打开更广阔的贸易空间。

绥芬河是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因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贯通而兴,1992年批准为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被誉为“国际商旅名城”。2019年11月25日,首批哈萨克斯坦糖果以边民互市贸易方式进入绥芬河口岸,这也是国家新的边贸政策发布后,绥芬河口岸的首单互市贸易新增进口国商品。绥芬河片区围绕互市贸易、跨境结算、通关服务等领域,开展特色化服务,“百年口岸”焕发新的生机。

“今年前8个月,片区新签约投资项目56个,投资额59.5亿元。片区新增市场主体1938家,其中企业达522家。目前,区内进出口商品达1400多个品种,进出口货运量占全省的近80%,成为我国最大的俄罗斯商品集散地和重要的资源能源进口口岸。”黄士伟说。他表示,绥芬河自贸片区获批后,区内进出口商品达1400多个品种,进出口货运量占全省近80%。跨境电商“9610”和“1210”系统开通运行,肉类进口、中草药落地加工试点等政策相继落地,功能性、政策性、产业性高度集聚,差异化、特色化、精准化的口岸优势更加明显,为打造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边境贸易创新方面,设立了全国首个中俄互市交易结算中心,开通了全国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市场,率先将互贸商品来源拓展至韩国、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猜你喜欢
绥芬河黑河进境
黑河中游内陆沼泽退化湿地芦苇栽培技术研究
“八仙”过汉,转战龙江
绥芬河
什么是绥芬河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九月,我在黑河水边
“互联网+监管”提升连云港口岸进境粮食规范化管理水平
国务院批复首个外币使用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