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景、情、理的诵读技巧

2020-10-09 10:26阎美伊
润·文摘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妇春江白沙

阎美伊

诵读篇章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朗读技巧

《春江花月夜》是由唐代诗人张若虚所作,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本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写了春江的美景、面对江月而生的感慨、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因此我们在朗诵时,要注意情绪的转换,把握每一层次的情感。

第一部分,从诗篇开头到“皎皎空中/孤/月轮”,从江、花、月、夜四个角度描写了春江美景。见到美景的作者心情应该是美好的,因此这一部分的情感基调应该是明丽的。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海平”是一个大的景象,因此我们在朗诵的时候这三个字要稳而慢,营造出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的景象,后面的主语是明月,“共潮生”意思是“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因此,“共”也要强调。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江上美景,是一个小的高潮,我们在朗诵时情感要逐字递进。

第五句至第十句,由江面描写到江岸,再到空中。我们由作者的视角环顾整个春江美景。“江流/宛转绕芳甸,”先讲江水如何;“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流霜”是细微的景象,不易察觉,可以轻而快地带过,而“白沙”是我们可以看得见的景象,虽然此刻看不见,但与“流霜”相比是比较大的,因此这句話要凸显;此时目光转向空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这两句既是第一部分的收尾,同时也引出了第二部分作者对江月的感慨,在诵读时要做出一点结束感,但又不是真的结束。

第二部分是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开始至“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诗描写了作者面对江月提出的哲学问题、产生的感慨,同时也是诗篇的高潮,而这样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为下文思妇游子的愁绪做铺垫,因此这一部分的情感基调应该是低沉的。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都是疑问句,“何人”与“何年”相对比,重音强调要有所调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两句是作者的感慨,展现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因此我们在朗诵时情感基调要多一些伤感及忧愁。

第三部分“白云一片去悠悠”至结尾,描绘的是思妇游子离别的愁绪,这种忧愁是层层递进的,这一部分的情感基调是哀怨与忧伤的。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几句借用“白云、青枫浦、扁舟子、明月楼”这几个意象托物寓情,在诵读时这些意象可以重读。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四句诗描写了思妇的愁绪,层层递进,第一句作者可怜的是思妇,在诵读时要充满同情,后两句则着重描写相思之情卷不走、拂不掉,情绪要向下转落。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两句除了相思之情外,还有对思念之人的祝愿,诵读时情感要一扫之前的哀怨,转为积极。

“昨夜闲潭梦落花……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几句诗所描绘的是游子思归之情,与妇人思夫的情感有所不同,要更大气一些。因此在诵读时,我们的情感基调要少些哀怨之情,多些凄苦之感。尤其最后一句作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在诵读时要饱含深情。

小主播播音示范

大家好!我是来自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小学部三年(4)班的王舒冉。我今年9岁,我的爱好是朗诵、跳舞和读书。我喜欢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现在的、远古的以及未来的奇妙世界;我想用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和我那飞天般翩翩欲飞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我对生命的热爱。希望大家喜欢我。

(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小主播关于诵读篇章的播音示范。)

猜你喜欢
思妇春江白沙
乡居春晓
春江水暖鸭先知
被误会的白沙漠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游白沙坡温泉
罗晨依??《春江溪居》
伍礼文
刘翔白沙广告的烟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