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

2020-10-09 00:03苑锡莲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法新课改

苑锡莲

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各种新颖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情境教学法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将其合理应用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进入学习状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道德与法治课;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9-0096-02

道德与法治课能够引导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价值观念,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导意义重大,对于学生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不过就具体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往往采用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不注重和实际的联系,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沉闷,难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而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促使教学质量更进一步。而怎样才能运用情境教学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呢?具体分析如下。

1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将抽象化知识变为具体化

就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内容来看,其中存在很多抽象化的內容,并且引入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如果仅靠教师的口头讲述,那学生将很难理解与学习[1]。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就是强硬灌输,死板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则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很难达成理想的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反感。而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将抽象化的知识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2促使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新课程提倡师生之间应该平等和谐。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高高在上的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学生则只能被动的接受,即便有意见和质疑也不敢提出来,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升[2]。而通过情境创设,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且还能营造一种良好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交流,教学质量自然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1.3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存在着鲜活性与动态性等特点,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其他相关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等,而且还得了解各种相关事例,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应用。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往往就是按照自己的传统经验组织开展教学。而通过情境创设,则能推动教师不断地完善与提升,不仅需要应用流利的语言组织教学,而且还得通过清晰的思路去引导学生,能够很好推动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而自身能力也可以获得不断强化。

2运用情境教学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措施

2.1创设问题化情境,刺激学生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思维,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实现问题的解决,获得成就感[3]。不过必须得注意的一点,在具体创设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课堂主体性充足的尊重,使得学生能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进行知识的探究,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还应该考虑到问题的难度,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的话将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维护公平正义》这一课程知识教学过程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社会现象,然后让学生判断一下这些现象公不公平;其次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树立公平意识?应该怎样树立公平意识。通过这种方式,便能很好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让学生明白树立公平意识是社会发展、运转需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通过自己探究得到的知识,学生的理解将会更加的深刻,教学质量自然能更进一步。

2.2创设多媒体情境,丰富教学内容

因为道德与法治课偏理论性,其中一些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困难,不过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4]。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合理创设多媒体情境,能够将抽象化、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的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这样便可以很好减少学生的学习恐惧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通过这种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符的教学模式,可以为课堂注入活力,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例如在《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课程知识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知识,强化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西游记》的片段和歌曲,让学生了解到唐僧师徒需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到经书。之后,让学生针对此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在讨论中清楚认识到挫折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锻炼自己的毅力和韧性,从而在今后遇见各种困难的时候不会被打垮,而是从容应对,最终战胜挫折,并获得胜利。而通过学生都熟悉的影视剧组织开展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被很好调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最终实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在思维碰撞下,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2.3创设生活化情境,激起情感共鸣

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也应该应用于生活。在具体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融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以便有效体现学科生活性,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已有认知,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在生活化情境创设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找寻教材和生活之间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活化情境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使教学质量更进一步。

例如在《生活需要法律》这一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体会到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依法治国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也可以应用一些贴近时代的热点话题,这样可以很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参与度,促使教学目标高效的达成。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非常重要,能够推动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针对此,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加强重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合理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便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推动教学质量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林贵阳.借力教学情境,助力深度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13):260-261.

[2]杨丽娜.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141.

[3]庄晓琴.例谈主题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8(6):239-241.

[4]岳晓松.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8):198.

(责编:杨梅)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情境教学法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