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希望小学改造设计中低资源消耗与建筑形象的关系

2020-10-09 11:32盛忠谊李锦康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6期

盛忠谊 李锦康

摘 要:希望工程虽已实施有多年,在贫困地区建设了大量的校舍,但由于前期的设计施工时间紧、需求量大等,一些校舍在功能生活配套设施方面极为简陋甚至缺失,建筑形象方面也趋于单调,不能体现现代教育中的美育和德育的基本内涵。基于以上问题,文章着重阐述希望小学改造设计中低资源消耗与建筑形象之间的平衡关系。

关键词:希望小学;低资源消耗;建筑形象

注: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湖南省偏远山区老旧希望小学改造设计研究”(XSP19YBC322)研究成果。

一、我国希望小学建筑现状

希望工程的提出旨在资助贫困地区符合学龄的儿童、青少年们重返校园,享受这个年龄段本该享有的教育资源,但是在建设希望小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有与无”的问题,以致在设计的人性化方面和建筑用料方面“大打折扣”,一些相关的基础设施也未能符合要求,达到相关的标准。加之一些地区处于较为偏远的山区,环境气候相对恶劣,出现后期维护不到位的状况,以致教学环境呈现出一种脏、乱、差的现状,与那些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渴求一个干净、明亮、舒适、安全、体现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的基本要求不符,成了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二、低资源消耗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則

(一)绿色环保性

过度的资源消耗势必会带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低资源消耗便是要求我们倡导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选材和用料方面要着重考虑是否污染可再生的生态问题。在设计时,可以通过当今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我们的设计作品很好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施工的过程中更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真正做到让设计作品或方案能够超脱自然的同时又能够回归自然。

(二)节约性

基础设施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使用和消耗,过度滥用资源会给自然带来许许多多的生态和环境的问题。因而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使一些必须使用的材料充分得到利用,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消耗,在能够充分表达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过度铺装,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倡导资源的节约。

(三)可靠性

低资源消耗并不是意味着设计时或施工时的偷工减料,反之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始终是最基本的准则和要求,不能一味地考虑减少消耗甚至偷工减料从而忽视使用者的安全问题。设计最终是要服务于人的,脱离了这一基础的要求便是无视人类为主体的表现和做法,这样的设计和方案终将是失败的。

(四)美观舒适性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要更多地去考虑和追求建筑的美观以及使用者的舒适度,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的前提下将设计的内涵与美感做到最大化。在去除不必要的装饰,真正做到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又能够融于自然环境。

三、一些地方中小学建筑形象的研究

(一)功能性方面

中小学教学楼在功能方面满足日常的教学任务需求,提供一个最基础的遮风挡雨的构筑物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还需考虑一些符合当代适龄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贫困地区的小学由于种种原因仅仅只能满足最基础的教学功能,有些更为困难的地区甚至连该有的厕所都没有。加之一些贫困地区的小学由于场地的限制,教室的数量本来就少,想要单独设立一些美术、音乐教室便显得更加难上加难。在消防安全方面,一些地区的教室由于过于简陋,应急疏散通道明显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教学用房的疏散门也未能按照要求设置两个出入口,作为集散区域的篮球场也常常堆满了村民堆放的杂物,大大地加重了安全隐患。

(二)建筑色彩方面

孩子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一些周边的色彩往往会对其情绪和判断起到指向作用。而学龄儿童恰恰正处于对周边事物感知最为强烈的时候,同样也处于培养色彩感觉的黄金时期,“花尚有重开日,人决无再少年”,因此,学校培养学龄儿童的色彩感官能力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和一些物质资源的匮乏,在学校建设的初期便未能考虑学生们的心理成长,因此整体建筑更多地是采用最简陋和最便宜的材料,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也主要是以水泥刷砌而成,整体色彩单调,缺乏趣味性,给人的感觉空洞,缺少学校该有的生机与活力。

(三) 主题文化方面

我国地大物博,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着56个民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悠久的历史文化。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在设计之初却未能考虑当地特有的民族或地域文化,整体的建筑呈现出一种空洞的单调感,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显得格格不入,而学龄儿童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正处于接受事物最为快速和敏感的阶段,因而充实地区的特有文化显得同样尤为重要。

四、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一)国内优秀案例分析:西藏阿里苹果小学

地处我国西南部的西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位于西藏西部的阿里平均海拔更是达到了4500米,如果说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阿里则是屋脊中的屋脊。阿里苹果小学处于阿里普兰县著名的神山脚下,所处区位达到了海拔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学校之一。

该项目的设计师在设计此希望小学时,最初考虑的设计问题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新建筑的落成如何才能不去破坏本地的这一片净土;二是在满足不破坏环境的要求下如何才能使该建筑对周边的自然环境有所促进;三是服务的对象是当地的藏民儿童,如何让孩子们能有一个丰富的空间体验也是至关重要的;四是如何才能将现代性融入进这一地区的建筑中去;五是如何才能做到建筑施工时资源消耗的最低化,但又能保持其建筑独有的长久性和实用性。

在通过比较设计方法与建造施工的经济性后,设计师采用了当地十分丰富的特有鹅卵石进行加工,再由全校的师生一起来进行颜色的填充,最后再用由这些鹅卵石做成的砼砌块垒砌,使得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接着设计师考虑当地的自然因素选用了高地建筑的布置方式,使得整体空间更为自由。用之前做好的鹅卵石墙体,顺着当地的地形坡度将整个学校划分为一个个院落。

同时考虑太阳能采暖的功能,所以群落中的单体建筑都是朝向南面的。建筑的檐口部位选用的是当地藏民们认为的象征着雪山和白云的白色,整体的建筑既符合了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又具现代性。

(二)国外优秀案例分析:泰国清迈PANYADEN小学

在泰国的山脉处有一塊山间平地,这里绿植繁茂,稻肥蛙鸣,设计师所设计的环保型学校PANYADEN就坐落于此。整体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米,设计布局受到了当地热带植物鹿角蕨的启发,最初的想法是希望以有机的形式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达到对自然的讴歌。

这些建筑物主要分为两种形式,首先是一般的教室采用的承重墙是土坯夯实,同时,用本地回收的硬木、玻璃瓶做成窗户引入自然光。其次是礼堂和食堂采用的是本地的竹楼结构,借此方法充分地使建筑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融为一体。

学校还实现了环保废水的处理和食品垃圾的回收利用,使有机的肥料生成沼气以用来做饭。整个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低资源消耗下的绿色环保,在满足了学校在符合教学任务及功能的前提下使现代设计的理念最大化体现,这一区域就像是社区中的绿色生活的代言人,让环保的理念深入学生和附近居民的心中。

参考文献:

[1]王崇杰,房涛,岳勇.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希望小学设计创作中的实践[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2):145-149.

[2]张磊,刘建民.国外生态校园的研究方向与建设实践[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7(6):501-506.

[3]孔亚暐,任海东.绿色建筑的生态效能与人文理念:结合汶川地震灾区希望小学设计实践的思考[J].华中建筑,2014(1):65-68.

[4]赵东娜.绿色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4):97-98.

[5]阿里苹果小学,西藏,中国[J].世界建筑,2008(7):62-69.

作者简介:

盛忠谊,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

李锦康,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