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王蒙山水画中的隐逸情怀

2020-10-09 11:32高佩琪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王蒙山水画

高佩琪

摘 要:王蒙山水画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分别对应草堂、书斋、隐居三大题材,每个阶段的山水画作品都不同程度地传达出其隐逸之情,由最初的向往之情到隐居之情,最后隐居江湖之中,既是王蒙日常生活的写照,也是传统文人“入世”与“出世”心境转变的体现。

关键词:王蒙;山水画;隐逸情怀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王蒙山水画深受其外祖父赵孟頫的影响,师从董源、巨然,集诸家之长自创风格。绘画作品以繁密见胜,重峦叠嶂,长松茂树,气势充沛,变化多端。王蒙喜用解索皴、牛毛皴,干湿互用,寄秀润清新于厚重浑穆之中,作品中的苔点多焦墨渴笔,顺势而下。兼攻人物、墨竹,并擅行楷,存世与著录的王蒙山水画作品有100余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

王蒙山水画风格多变,按照其绘画风格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草堂题材为主,中期以书斋题材为主,而晚期则以隐居题材为主。王蒙山水画始终体现“隐”与“仕”的矛盾情感。

一、王蒙生平概述

王蒙出生于一个“一门三代七画家”名满四海的书画世家,外祖父是“国朝名画第一”的赵孟頫,外祖母为管仲姬,舅舅是赵雍、赵奕,表弟是赵麟。在良好的身世背景、家学影响下,王蒙年轻时已才华出众,在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年)曾任“理问”一职。在当时统治者民族歧视政策的压迫下,元代文人学士视仕元为耻辱,纷纷遁迹山林,以隐逸为清高脱俗。此外,王蒙身边的好友纷纷直言劝诫王蒙归隐山林。倪瓒《寄王叔明》写道:“野饭鱼羹何处无,不将身作系官奴。陶朱范蠡逃名姓,那似烟波一钓徒!”在至正元年(1341年),33岁的王蒙隐居浙江余杭的黄鹤山,潜心作画,至1360年一直隐居于此。在此期间,王蒙山水画艺术自创风格并逐渐成熟,与当地的隐士高人结交云游,切磋诗文、绘画,声名远扬。

1361年王蒙离开黄鹤山到苏州太湖一带。1364年左右,王蒙在张士诚幕下任长史。此时的王蒙一度热衷参政,并拜相川(苏州城外)灵岩观道士、熟通兵略的心斋(席应真)为师,有意追随心斋学习军事。后来又不满张士诚政权,称“高台不称西施意,却向烟波弄钓舟”,再次浪迹江湖,此时是王蒙山水画艺术的成熟时期,其创作了不少以隐逸为主题的山水画作品。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王蒙为抚州太守马文璧作《青溪书楼图》,并被委任泰安知州,此时的王蒙与好友陈惟允等人经常一起作画、观画、赏画。明洪武初年(1368年),王蒙与僧人知聪等人到右丞相胡惟庸私府赏画,然而,这次赏画却给王蒙带来了灾难。朱元璋为了建立君主专制和“家天下”的统治,利用各种借口对手中握有军政大权的功臣骁将进行贬斥、大肆诛杀。胡惟庸身居右丞相要职,掌管中书省统领六部,威胁到了帝王统治。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密谋造反为由,废中书省和丞相制,大肆诛杀胡党。王蒙因受到胡惟庸的赏识,曾入他私府观画而遭株连,被捕入狱,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冤死狱中,时年77岁。

二、王蒙山水画中的隐逸情怀

王蒙山水画风格多变,按照其绘画风格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草堂题材为主,中期以书斋题材为主,晚期以隐居题材为主。在存世与著录的100余件王蒙山水画作品中,有40余件以文人隐居的书斋草堂为创作主题。这些山水画作品传达出王蒙“隐”与“仕”的矛盾情感。

早期草堂山水画作品中的隐逸之情。至正元年到至正七年(1341—1347年)是王蒙师学的起步阶段。草堂本身就与隐逸密不可分,这种题材多表现画家隐居地的外部环境,在山水画中展现隐居者的精神风采——士气。而王蒙的草堂山水画画法取自唐代王维,通过描绘文人隐居处所的外部环境,展现其“不奔趋于尘劳,不沦胥于枯落”的博雅之士的风格。代表作品有《夏山高隐图》《东山草堂图》《南村草堂图》《西郊草堂图》等。《东山草堂图》(纸本设色,纵111.4厘米,横86.1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画面中,山峦层叠绵连,山势高峻浑厚,矾头突兀,山头草木葱茏,秋高气爽,高士闲居草堂之中。画面中段山脚绘有数座茅草屋,数名高士闲坐其中,似在交谈,似在辩论,草堂之中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草堂一般是普通百姓的居住之所,而隐居山林的文人高士处于草堂之中,暗含王蒙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其将自身情感寄托于草堂之中的文人高士。

中期书斋题材山水画作品中的隐逸情怀。该时期王蒙弃官归隐黄鹤山20余年。此时的山书画作品采用“长松高岭”式布局,主要描绘文人士大夫在山水书斋中读书的场景,主要突出山水之中的“有我之境”,代表作品有《春山读书图》《林泉清趣轴》等。《春山读书图》(纸本水墨,纵132.4厘米,横55.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画面中,崇山峻岭,巍峨挺拔,山石高耸,植物丰密。山脚下,古松参天,枝叶繁茂,树下有屋舍几间,临溪而建,堂中人正端身读书。水阁窗边,有人正倚栏远眺,一派春光淡怡之景。

画面下方松林掩隐处有数间茅屋,左侧屋内书桌前有一文人在读书、写字,书桌上放有书籍以及砚台、镇尺等物品;右侧水湄处有一茅草亭,亭内数名高士安坐,看山观水,清幽寂静。画面中的茅草屋是王蒙心中的书斋,辞官归隐后的王蒙寄情书画,通过读书的绘画主题或与读书有关的字眼,将自身情感寄托于画作,画中人物读书、访友、看山观景,实际上就是王蒙自身的写照,完全沉浸于大自然,为自身的情感找寻一个栖息之所。从早期草堂题材中的隐逸向往到书斋题材中的脱俗物外,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之景体现了王蒙隐居情怀的转变,也是其心境转变的写照。

晚期隐居题材山水画作品中的隐逸情怀。该时期的作品展現了王蒙离开隐居地黄鹤山,“如今老作江南客,水国渔乡处处留”的生活。其仍以文人逸士隐居山林书斋为主要内容,将文人书斋隐匿于岩壑之中。此时的王蒙隐居江湖,啸傲林泉,潜心读书之文人情调依然如故,隐逸之情在画面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代表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山高隐图》《花溪渔隐图》《夏日山居图》等。在王蒙众多隐居题材的山水画作品中,最能体现和表现其隐居情怀的当属《青卞隐居图》。《青卞隐居图》(纸本水墨,纵140.6厘米,横42.2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画面中,山势跌宕起伏,气脉相连,隐士与山斋被山川所隔,山斋藏于远山脚下,山斋中有一隐士抱膝倚床而坐,在山下密林的蜿蜒山路上,有一位老者曳杖而行,山路曲折蜿蜒,老者步伐缓慢,此老者暗指王蒙本人,想要到达山中的隐居之所十分困难,现实生活中的百般无奈与残酷的现实迫使王蒙不得不过上隐居的生活,既是无奈之举,又是向往之景,王蒙自身的隐逸之情通过画面传达了出来。

通过对王蒙草堂、书斋、隐居三类题材山水画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王蒙的隐逸情怀贯穿其山水画作品始终。草堂题材山水画作品对隐逸生活场景进行描绘,表达王蒙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书斋题材山水画作品对“有我之境”进行表达;隐居题材山水画作品表现隐于江湖之中潜心读书的文人的隐逸情怀,表达出王蒙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之情,又有被残酷的现实所迫无奈隐居山林、独善其身的隐逸之情。

参考文献:

[1]王璜生,胡光华.中国画艺术史:山水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2]佚名.元代·王蒙《东山草堂图轴》[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5):1.

[3]黄玉清.高深回环 气象雄贵:王蒙 《春山读书图》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7(9):10-11.

[4]栾锦骥.读王蒙的《青卞隐居图》[J].电影评介,2008(10):89.

[5]刘玉乔.王蒙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研究[D].渤海大学,2016.

[6]时海丽.王蒙山水画点景人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7]何翔.王蒙山水画艺术解析[D].中央美术学院,2017.

[8]唐译.一生不可不知道的中国山水画[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王蒙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高龄少年”王蒙:虽然经历过波折,但我的生命底色是明亮的
感动王蒙的一句话
纸巾山水画
这样对待你,你还说他很好?
这样对待你,你还说他很好?
王蒙强调莫用网络“浏览”代替“阅读”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