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合唱多元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0-10-09 10:04吴昊
艺术大观 2020年4期
关键词:多元化发展

吴昊

摘 要:民歌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各种音乐形态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支声复调具备一定的西方合唱特征,民歌合唱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声色彩、艺术意境等因素,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促进了中国合唱的发展。本文针对中国民歌合唱的特点进行剖析,在研究民歌合唱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未来民歌合唱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歌合唱;多元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4-000-02

在西方音乐发展历程中由于复调音乐的出现,逐步地形成了有声部组合的合唱,这种音乐形式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现代教育体系传入我国,在我国的发展虽然不足百年,但因参与的广泛性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随着合唱在中国的发展,逐渐出现运用民歌题材改编和创作的民歌合唱作品,通过艺术的民族化,促使中国合唱的发展日趋多元化,在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同時,也促使民族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

一、中国民歌合唱在国内外的发展现况

(一)中国合唱形式民族化的演变

合唱起源于欧洲,最开始是作为宗教弥撒传唱形式逐渐演变而来的合唱形式,最早进入国内的合唱主要是经由入侵以及传教士来到中国,并且根据当地的种族、艺术发展、地方特色等等发生了演变而逐步形成的。

而在其后随着“五四运动”的展开,合唱这种音乐表演形式也逐渐被接纳,不少音乐家在这个阶段留下了符合新时代精神风貌的音乐作品,大胆运用了合唱的表现形式并尝试多声部的演唱模式,为后期的民歌合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抗战时期,合唱的音乐形式也开始逐步成熟,相较于之前单纯借鉴古曲的音乐编曲形式,在创新内容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就有至今依然传唱不止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主线表现了在革命的大局势下中华儿女无畏投身革命浪潮的情操,体现了当时全民族共抗外敌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不少作曲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中国的民族特色与合唱形式结合起来,关注歌曲的演变,在古曲之中融入了现代、多元化的合唱技巧,既能够凸显现今民族风情,又能应用新的演唱模式提升歌曲的传唱度。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不少合唱作品更是将民歌这种艺术形式表现得更加精准,在提升合唱作品艺术价值的同时也传播了本国的民族化音乐。[1]

(二)合唱艺术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历程

在中国合唱发展历程中有不少的音乐取材于古曲,大部分都来源于合唱套曲,不少音乐创作将民乐与合唱的形式结合起来,将人声与乐队的演奏进行完美融合,同时加入具有东方特色的人声吟唱,将民族特色融合在合唱的作品之中,加强了合唱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

二、中国民歌合唱的音乐表现形式

(一)中国民歌合唱的涵盖内容

中国民歌合唱是合唱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是将民族化的音乐素材进行重新地创作而形成合唱的音乐形式,由于民歌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合唱各个声部就需要根据民歌的特点进行安排,特别是在和声的色彩方面,需要突出民歌的特点,促使旋律由单一变得更加丰富。在选取民歌素材是可以依据原作品进行合唱编配,也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个元素进行创作,形成的作品一般主要是混声合唱和同声合唱作品,近年来出现了原生态合唱作品,这都是中国民歌合唱发展中彰显的特点。[2]

(二)中国民歌合唱的主要题材

1.中国民歌合唱中的小调题材

小调的合唱形式也能被称为“小令”或者是“苏曲”的音乐形式,这种音乐形式一般都是在节日进行聚会时用以抒发个人情绪的演唱形式。小调一般旋律温婉优美、节奏较快,变现情感的方式比较细腻,且其中蕴含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方式也兼顾了多样性与寄情山水之间的含义,一般都会借由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书法自己的感情,具备较有针对性的情感表达方式,加之民间传说流传较广,因此表现会产生更多种类。

一般小调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三个种类:首先是以吟诵为主的吟唱类小调,一般这种小调以摇篮曲或者儿歌居多;其次就是篇幅较短的民谣歌曲,这种小店结构较为完整,一般划分起来大多数是情歌或者描述生活的歌曲类别;最后是以节奏变化为主且自身唱腔圆润的时调。

2.中国民歌合唱中的山歌题材

山歌是中国民歌中较为基本的演唱题材之一,这种歌曲主要是来源于山歌、渔歌、高原放歌的歌曲类型,多是由民族歌曲演变而来,以劳动、表达丰收喜悦、表示爱慕的歌曲而逐步收入传唱,其中不同的地方山河的特色也各不相同,比如江浙一代的山歌比较婉转动听,而藏歌或者北方牧歌则会比较渺远悠长。

以合唱的形式对山歌进行再加工,不仅能保留山歌原始的月内,还能够提炼出其中多声部的层次感,在自然的歌声中增加艺术观赏性和表现力,给予了山歌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创意。

3.中国民歌合唱中的号子题材

号子是各国民歌中都会出现的载体,一般也被称为“劳动号子”或者是“劳动哨子”,这种歌唱形式大多数出现在高强度的节奏型劳动作业中,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劳动更多的依仗集体力量,因此要配合相应的节奏打拍子进行劳作,其中号子就是最具艺术价值的音乐表现形式。

号子的音乐表现特点就是节奏感强,且由于出现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因此和声和齐声演唱较多,加之号子本身比较流利,因此在表现形式上能够有多种唱法进行融合,演唱过程中可以进行独唱、对唱、合唱以及齐唱等各种演唱方式。号子能够以简洁的方式、逐步加快的节奏手段提升紧张感,达到不断累积的情绪表达,具有较强的情绪感染力。

三、中国民歌合唱与世界民歌合唱的异同

(一)中国的民歌艺术

中国民歌分布较广,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少数民族较多,各民族都有着璀璨的文化底蕴。随着民歌合唱这种表现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也从侧面带动了民歌合唱的发展,促使民歌合唱能够在各种演唱形式中保持不被淘汰,且民歌在传唱的过程中本身具有较高的感染力,多是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场景,因此在进行民歌和声演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中各声部之间的和谐效能,提升其艺术审美的品位。[3]

民歌合唱不仅在作品上需要推陈出新,还需要呈现多元化的演唱和创作形式,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满足合唱在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提升民歌合唱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权重和普及范围。

(二)世界的民歌艺术

在世界范围内,民歌也是一项极具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民歌不仅可以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面貌,还能了解过往人民的生活起居状态,每个民族的歌曲在传播中都保持着独有的特色以及情感内涵,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有别于其他的歌曲类型,民歌具有更强的地域性以及民间特征。

在世界范围内民歌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到劳作中的各种民歌,源远流长。世界民歌艺术也融合了中国的民歌的艺术特征,以鲜活、淳朴的特点征服着听众。

四、中国民歌合唱形式的多元化创新

(一)民歌合唱作品的衍生

民歌合唱这种音乐形式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的,其创作手法承袭了五四运动之后的乐曲编写形式,以前后呼应的手段衔接了民歌创作中的各项要素,打破传统的民歌形式,赋予合唱这种音乐形式更多的新理念以及视听上的创新。

(二)经由戏曲改编而来的合唱作品

中华戏曲是中国戏剧的瑰宝,其中蕴含的剧本以及唱词内容不断演变,是历经千锤百炼的最终艺术结晶,因此在面对这样的艺术成果时作曲家们也借用西方合唱中对唱以及念白的手段,从戏曲中汲取民歌的演變,推陈出现,以戏曲伴奏为依托进行高效的京剧改编合唱曲目呈现,在合唱创作中突破了中西文化的壁垒,增加了曲目的时代意义。

(三)经由古曲或者诗词改编的合唱作品

诗歌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曲目潮流之一,其中词牌标志着古曲曾经以是个座位传唱媒介,加之诗歌本身反映了老百姓的辛苦生活,更能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特色,在此基础上不少作曲家借用西方作曲的思维,将诗词融合进合唱之中,以古代乐器还原古曲神韵,进行取材并二次创作。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古曲与西洋乐器创作在思维模式和技法上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变化的过程中应当紧扣民族化的基础进行合唱曲目创作。[4]

五、结束语

民歌本身诞生于民间,是文化艺术的瑰宝,现代音乐的发展模式在于相互之间的融合与再加工,以合唱的艺术形式提升了民歌的传唱度以及艺术高度,不仅能够受到更多的人的喜爱,越能够将民歌这种艺术形式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才英.多元化视角下探究中国合唱的现状与发展——评《中国当代合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后插10.

[2]肖晓阳.中国民歌合唱音乐的审美特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多元化发展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