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南平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潜力SWOT分析

2020-10-12 14:12黄娅碰张孙博文
中国市场 2020年26期
关键词:乡村民宿南平市乡村振兴

黄娅碰 张孙博文

[摘  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而乡村民宿的发展符合产业的绿色发展理念。文章以南平市乡村民宿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SWOT分析法,研究了南平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潜力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并得出了南平市乡村民宿发展需要融合文化宣传、扩大政策福利吸引人才、完善法律投资、提高环保意识、明确客户设计产品等建议,为促进南平市乡村民宿发展进而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乡村民宿;南平市;乡村振兴;SWOT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6.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最关注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17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涉及“三农”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首要条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等项目,可以积极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带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南平市乡村民宿虽然滞后厦门、福州等地区,但是南平市是福建省首个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发展理念的地区,且尚未有学者对南平市乡村民宿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以南平市乡村民宿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SWOT分析探索南平市乡村民宿发展潜力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并结合国家政策提出对南平市民宿发展的建议,为南平市全面推进乡村民宿发展具有较高意义。

1  概念界定

民宿最早起于欧洲,后经日本,再传入我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民宿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四川成都。[1]而乡村民宿的概念是到2017年,国家旅游局在发布是《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中,正式把所持地域不同的旅游民宿分别定义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李浩认为乡村民宿是指在农村地区利用闲置房屋结合当地特色为游客提供乡野生活的住宿处所。[2]基于国家权威发布和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笔者将乡村民宿界定为指在乡村以盈利为目的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的场所。

2  南平市乡村民宿发展潜力SWOT分析

2.1  潜在内部优势(S)

2.1.1自然资源占优

南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国家森林城市”“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达74.7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厘米13.6万个。境内1300米以上山峰有209座,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有176条。除此之外,依靠自然资源禀赋开发的中高档旅游资源实体就高达181处,其中全国仅有的4个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武夷山就地处南平,而王毅部长夸赞“天下第一”的“武夷山大红袍”也是南平特产。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促进南平市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2.1.2历史文化丰富

南平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它是古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道文化、顺昌齐天大圣文化、张三丰太极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涌现出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朱熹、李纲、文天祥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或是生于南平或是在南平传播理学思想,他们与南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丰富的历史底蕴为更多人想进入南平、了解南平打下了基础。

2.1.3乡村房屋闲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南平乡村有大量精美的房产闲置。在一些边远乡村,子女在外事业有成后,老人就希望把家中房屋修缮,但是子女多是在城市里买了房子或是习惯了城市,不愿意回到村里,导致大多数时间房子只留几个老人居住。在这些闲置的大量房产中还有如邵武的和平古镇、顺昌的元坑古镇这类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这为发展乡村民宿需要闲置的房屋提供可能,通过修缮、适当改造便可以发展特色民宿,为乡村旅游带来可观的收益。

2.2  潜在内部劣势(W)

2.2.1乡村民宿起步晚

南平乡村民宿产业起步晚、发展慢。全南平地区只有武夷山民宿有所突破外,而其它县市很少开办民宿,或是所建成的民宿品质较低,管理制度不规范,导致了民宿社会知晓度不高。这影响了南平乡村民宿在发展初期阶段,消费者会被福州等地已具有规模的民宿吸收,限制了消费者数量。

2.2.2宣传力度不足

品牌需要塑造,打响更要宣传。[3]当前南平乡村民宿宣传力度低,主要宣传手段还是政府等官方渠道通过博览会、马拉松等大型活动进行推广,却没有利用信息时代信息快速流动的优势,以自媒体渠道将民宿的特点传播推广。消费者数量是界定乡村民宿发展程度好坏的关键指标,无人愿意消费的乡村民宿自然发展能力有限。

2.2.3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就全国来看,民宿经营管理和规划设计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专业人才是民宿经济发展的动力。[4]南平乡村民宿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懂设计、擅管理、会运营”的专业人才加盟,但南平多为山区,经济水平、工资水平以及发达程度在福建省内偏低,这导致大多数人才不愿意来就业创业,限制了乡村民宿的进一步发展。

2.3  潜在外部机会(O)

2.3.1政府政策福利

政策驱动,推动民宿业发展。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研究制定《南平市民宿管理办法》《扶持民宿产业发展财政奖励补助办法》等政策措施,对乡村民宿的开发按一定的标准由市、县财政给予补助。同时对民宿的示范项目也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和补助。除此之外,南平市延平区探索“古厝生态银行”模式:一方面保护古厝;另一方面激活农村闲置资产。目前“古厝生态银行”模式已经成功吸引社会投资1400多万元,10多家文化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商谈民宿改造、农业旅游等项目。

2.3.2互联网技术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VR技术、5G网络成熟,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民宿的具体情况,同时飞猪、同城等网络预订平台使消费更加便捷。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景区全面覆盖WiFi,网络覆盖面的扩大迅速提高了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兴趣,刺激了民宿业的发展。

2.3.3消费水平提高

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习惯了周末休闲。随着消费升级,周末休闲也从传统半日游变成了两日游,乡村民宿开始受到关注。人们的渴望追求个性化、定制化、家庭化的旅游经历。消费者对旅游个性化的需求,为南平市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4  潜在外部挑战(T)

2.4.1相关法律不完善

近年来,为了促进乡村民宿管理和发展,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虽然已经出台了配套文件,但是缺乏专门管理的部门,而是由临时部门代为管理。这现象会导致部门间相互推诿,“办事难”的问题就显而易见。除此之外,关于乡村民宿的法律也不全面,缺乏对应的惩罚机制,严重限制了乡村民宿甚至是乡村旅游的发展。

2.4.2外部投资困难

张郡颖认为在大多数民宿经营者只能维持基本经营运转,而融资很难。[5]融资难的问题也存在于南平现有的乡村民宿中。根据当前国家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外来民宿投资者只能进行租赁,这形成了乡村民宿运营短板,会导致“前期民宿集体兴起,后期集体衰败的局面”。

2.4.3生态环境破坏

在一些乡村民宿建设和经营初期,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很低,容易造成对环境造成破坏。虽然乡村民宿的建造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经营者、消费者对环保问题的不重视,乱丢垃圾、不经处理排放污水,已经造成了生态不平衡。又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环境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在个别区域内,大量游客游览给环境承受能力带来了极大考验,导致原生环境遭到持续性破坏直至无法恢复。[6]

3  南平市乡村民宿发展建议

3.1融合自身文化,加大宣传力度

文化是硬件,宣传是关键。南平市乡村民宿发展起步较晚,推广迟,人们对乡村民宿和旅行酒店很难区分。基于此,为了加快民宿推广,笔者认为当地要依靠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丰富优势,结合各地优势文化、名人,打造特色民宿,例如武夷山地区打造的茶文化特色民宿。以生动形象地故事吸引人们,让更多人“愿意来,住下来”,进而通过微信推文、电视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乡村民宿发展将带动乡村旅游经济迅速提升。

3.2扩大政策福利,吸引专业人才

政策是方向,人才是推动。由于南平市的经济相较福建省其他地区较为落后,很多年轻人不愿来的现象明显。虽然南平市已经出台了多项优惠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到南平就业、创业的较少。笔者认为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民宿的资金投入,旅游业前期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出台关于鼓励人才到南平就业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懂设计、擅管理、会运营”的专业人才加入,为南平乡村民宿甚至是乡村旅游助力。

3.3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民宿投资

法律是保障,资金是动力。国家虽已经出台了部分法律保障民宿发展的法律法规,但是权责不清的现象还很明显。政府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最大程度的放宽乡村民宿准入门槛。同时要完善金融贷款制度,鼓励银行为创业初期的乡村民宿企业实行免息或是低息小额贷款,为乡村民宿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3.4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是有一小部分人还未树立环保意识,游客乱丢垃圾、商家随意排放污水。笔者认为政府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对景区内乱丢、乱排等行为的个人或企业实行处罚并对其实行曝光。另一方面,要在宣传上下功夫,通过宣传视频、电视广播告诉游客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从而发展实现”生态美,经济强”。

3.5明确客户群体,设计特色产品

客户是目标,产品是手段。“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做农家人”正在成为新的时代主流。但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乡村生活的渴望却不一样,所以要将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针对在校学生,上班族以及老年群体几个类型制定不同方案。从主题房间、旅游路线到购物消费、文创产品都需要根据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进行精心设计,让消费者乐在其中的同时,促进商品消费。

4  总结

推进南平市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引导、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不再是一个幻想,通过新媒体、新科技手段对产品进行营销是关键,而人才是营销的操作者。除此之外,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周建标.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以福建省为例[J].经济视角,2018(06):93-99.

[2]李浩.乡村民宿发展路径探究——以婺源县为例[J].老区建设,2019(16):9-12.

[3]安娜青.以民宿旅游推进乡村振兴——以宜兴市乡村民宿发展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28):23-25.

[4]李清扬,段翔宇,程丛喜.乡村产业振兴视角的乡村民宿发展窥探——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乡村民宿发展为例[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9,38(02):77-82.

[5]张郡颖,张舒云,王铭扬,陶敏.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成都市乡村民宿发展的SWOT分析[J].乡村科技,2019(30):64-65+67.

[6]朱松節,杨茜婷.乡村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24):81-82.

猜你喜欢
乡村民宿南平市乡村振兴
南平市4个脆李品种的引种表现及评价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健康扶贫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关键——南平市
南平市妇女儿童有了自己的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