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治理 全力维护首都清朗网络空间

2020-10-12 14:40
中国防伪报道 2020年7期
关键词:网安北京市公安局事主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坚持首善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疫情防控与“净网2020”专项行动相结合,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涉网犯罪,强化网络安全保卫,及时推出网上便民服务,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

重拳出击 严打突出涉网犯罪

为有效维护疫情期间社会大局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北京市公安局网安部门一方面严打利用口罩实施诈骗、销售假冒伪劣防疫物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涉疫情违法犯罪,另一方面,对网络黑客、诈骗、赌博、色情等各类涉网违法犯罪采取高压态势,共破获涉网案件80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27名。其中,北京网警梳理转递涉疫情案件线索165条,协同相关警种破获涉疫情违法犯罪案件6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9名,查获假口罩等防疫物资3.6万件;会同海淀分局捣毁12个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平台,刑拘11人;与相关警种密切配合,一举打掉两个利用网络组织跨境赌博特大犯罪团伙,刑拘142人、行政拘留98人,并先后捣毁7家儿童色情网站,刑拘10人。

特别是针对为违法犯罪输血供电的网络犯罪黑色产业,北京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围绕“宣传推广引流”“物料支撑”“技术支撑”和“资金支付转移”等网络黑产关键环节开展侦查,积极联合检法机关研究法律适用,先后打掉为境外网络诈骗提供广告推广服务、帮助境外赌博团伙推广引流、非法控制并出售网站权限、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话务转接服务等多个犯罪团伙。北京网安部门与相关警种密切配合,会同昌平分局打掉一个专门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为境外诈骗人员提供网站推广服务的犯罪团伙,捣毁2家涉案公司,依法刑拘41人,查明该团伙冒开推广账户800余个,推广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2600余个。

快速反应 有效巩固网络安全屏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全力开展应对疫情网络安全保护工作,累计发现并消除各类网络安全隐患漏洞216个,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630余起。同时,与相关单位建立应急联络机制,组建网络安全应急处置队伍,7×24小时做好处突准备,确保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及时处置,筑牢了疫情期间首都网络安全屏障。

北京市公安局网安部门积极应对、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两会”相关网络系统持续安全稳定。此外,依托市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及时通报网络安全漏洞2700余处,约谈问题网站26家,行政处罚12家,预警高危软件漏洞40余次,妥善处置网络安全事件40余起。

创新形式 及时推出网上便民服务

今年以来,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特点,北京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在去年部分试点的基础上,针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行政服务事项,依托“网上北京市公安局”,持续推进备案预约平台在全市范围内上线运行,实现了网络备案全程“网上预约、网上办理”,备案流程进一步简化,办理时限进一步缩短,最大限度减少线下接触频率,降低交叉传染风险。已为200余家单位提供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服务,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为保障疫情期间学生课程不受影响,北京市公安局网安部门积极与市教育部门协作配合,对全市教育机构的在线教育平台开展摸排,并与全市教育系统和在京重点院校建立了网络安全应急机制。同时,组织技术支持力量,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检测监測等工作,有力保障在线教育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多维宣传 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疫情期间,北京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及时检测研判各类网络舆情,依托“首都网警”新媒体平台,通过文章、小视频等形式,针对“教育部正式发文今年高考延期至6月26日”“招聘工人到意大利建方舱医院”“湖北出产的食盐会携带新冠病毒”等81条网民关注度高的谣言集中辟谣,呼吁广大网民同心抗疫,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制作辟谣专刊12期,文章累计阅读量超5000万次。

同时,结合首都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北京网警组织开展了第七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线上宣传活动。活动以“山河无恙·网络清朗”为主题,先后组织“净网2020”有奖答题、播放专题电视节目、推出青少年网络安全电教片、开展网络安全征文等系列线上“云”活动,全市公交地铁、楼宇广告、道路引导大屏、商圈LED大屏等资源同步开展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线上答题参与人数达30万人,人民网、新华网等15家主流媒体及“学习强国”平台播发新闻242篇,北京卫视进行了专题报道,今日头条、百度等20余个手机APP设置专题启动页面,各项宣传活动网络播放量累计1.8亿次,有效提升了广大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营造了清朗网络空间。(原载人民公安报)

北京警方重拳打击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

今年2月份,海淀警方接群众举报称:被人以出售口罩为名骗取购物款1万余元。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先是冒充某小区业主,在业主微信群内发布售卖口罩的信息,事主看到信息后便与嫌疑人联系并支付购物款,后犯罪嫌疑人编造各种借口拒不发货。经进一步工作,办案民警于2月28日,在海淀区温泉镇某小区将犯罪嫌疑人刘某(男,22岁)抓获。经审查,刘某对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工作中,北京警方发现部分群众受疫情影响,居家网络求职过程中遇到了网络刷单诈骗。在此类诈骗中,犯罪嫌疑人通过微信、QQ等网络聊天平台发布大量网络兼职刷单工作信息,有群众上钩后便通过快速返还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赢得其信任,再以各种话术欺骗事主多次完成刷单任务才能一次性返还佣金和本金,待事主完成多个任务后犯罪嫌疑人就以系统故障、转账延迟、账户冻结为由,继续诱导事主向诈骗账户汇入钱款,转账到指定账户后将事主拉黑,完成诈骗行为。

部分群众遭遇了升级版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在此类诈骗中,犯罪嫌疑人自称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称事主在网上违法贩卖口罩等医疗物资,并以个人名义在某工厂订购大量口罩。当事主坚决否认后,犯罪嫌疑人报出事主身份信息,询问是否真实,随即称事主可能由于身份信息泄露,被他人违法利用,协助事主转接到公安部门处理,在转接后冒充民警的犯罪嫌疑人以事主身份信息被违法使用,涉及案件需要配合调查为由要求事主按照其提示在电脑上操作,当事主告知对方银行卡账户及验证码后,钱款立即被转走。期间,由于嫌疑人威胁恐吓事主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导致事主往往错过最佳报案时机,无法快速挽回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网安北京市公安局事主
浅议网络安全法治化建设
国农科技“玩游戏”荒废业绩并购标的有巨大财务造假嫌疑
长春侦破部督网络诈骗案
“网上北京市公安局”上线试运行
三男女涉勒索禁錮就逮
港男賭敗搶80萬籌碼被捕
网安大队抓获一名历年逃犯
內地男子遇債主遭毆攬警求救
偷渡客呃賭客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