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引导孩子走向好习惯

2020-10-12 14:04韩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好习惯成长教育

韩梅

摘  要: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由无数的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

关键词:好习惯;成长;教育

有人说,习惯的锁链隐而不易被察觉,直到有一天牢不可破时,人们才会发觉它的存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因此小学阶段就要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现身说法力行去感化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班主任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身体力行。老师要做学生的表率,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行去感化和教育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模范。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开学初,教室里的课桌总是摆得歪歪斜斜,为此我不是批评学生,而是轻轻地把桌子摆整齐,一次、二次、三次……就这样,每当桌子不整齐了,便会有学生摆整齐,从此班上的课桌时刻都像站岗的卫士一样。又如要求学生不要随地丢垃圾,自己就要首先做到,看到教室和其他地方有果皮等垃圾就随手捡起放到垃圾桶里。此后,班上的学生就会捡起教室和走廊上的垃圾放进垃圾桶里。这些事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成功,需要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二、正确的行为引导

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成为一种自动化行为,良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进行行为的引导。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

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因此,要养成边观察边思索的习惯,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从最细微、最贴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一年级的新生,刚进入学校时,他们身上的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在得到老师的肯定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模仿。比如:班上学生在进入教室时,有个别学生看见老师在教室不知道该怎么办,但还有一些孩子看见老师在教室会主动喊“报告”“老师好”“谢谢老师。”老师在给予充分的肯定与引导后,许多不知所措的孩子就会纷纷效仿,形成讲文明礼仪的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他还强调以身作则,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老师和自己的班主任。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

三、行为去强化与规范

习惯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学生的进行反复的行為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心。对于学生进行强化习惯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五年级的学生开设的书法课程,每天下午课前有二十分钟是用来练习毛笔字,可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每天练字时都会产生许多蘸墨的黑水,一不小心雪白的墙上、桌子上都会被蹭黑,一切根源都在废弃的黑水上,写毛笔字必须要润下笔,我发现有的学生巧妙地利用了饮料瓶,每天练字前用饮料瓶接小半瓶水,然后将毛笔放置在饮料瓶中,这个办法不错,我迅速在全班推广开,桌子上、墙上的的黑水确实减少了,可是地上的黑水会时不时地出现一滩,为了教室里的清洁,每天练完字后我都会督促学生迅速将用废的墨水倒到指点的地方去,除此之外我还开展了每周一次卫生评选活动,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卫生好习惯养成的一些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练字时间一结束班上的孩子就会迅速去处理掉废弃的墨水。

为养成学生的文明行为,我按学校的要求提出说话要轻,走路要轻,室内不乱喊叫,不乱扔果皮纸屑,外出时要走整齐。我让全班学生互相监督,并安排了班干部天天值日检查,天天及时总结,对于屡犯的学生一直跟踪,直到他自己意识到并改正才罢休。虽然刚开始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慢慢地在这方面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托尔斯泰说:“好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重视对学生的习惯培养,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只要我们勤动脑,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指日可待的。孩子的好习惯一旦养成,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将使他受益终身,为他们的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杨翠蔓.培养好习惯,迈好小学第一步[J].教书育人,2020(01):59-60.

[2]朱丽珺.好习惯成就好人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31-32.

猜你喜欢
好习惯成长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例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好习惯”培养
有些“好习惯”伤健康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