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课堂构建

2020-10-12 14:04祝继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祝继华

摘  要:寓言故事是用言简意赅的文字记录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由于寓言故事生动有趣,所以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小学語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秉承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生动有趣

寓言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体裁,传统的寓言教学一般是由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分析,最后揭示道理,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师生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应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领悟更多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以《守株待兔》为例,从“创设情境,揭示主题”、“先学后讲,自主学习”、“课堂活动,活跃氛围”、“结合生活,升华思想”四点来谈有趣的小学语文寓言教学课堂构建。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优秀的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起到激发学生兴趣,揭示教学主题的作用。在导入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投入课堂,集中精力地学习,另一方面能够为学生之后的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学习《守株待兔》时,笔者首先出示相关图片,并结合图片为学生讲守株待兔的故事。通过故事导入,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了解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向学生提问:你认为那个农民为什么再也等不到兔子了?他为什么成为了宋国的笑柄?引起学生对寓言深入解读的欲望。

二、先学后讲,自主学习

小学时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年纪小,缺乏独立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提前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的方向,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守株待兔》这节课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认识文中折、冀等生字,并要求学生学会正确的书写。其次,结合文本引导学生探究以下问题:1.“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如何理解?2.在文中,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3.这只又大又肥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4.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它可能发生了什么?5.捡到了兔子之后,农夫是怎样做的?6.农夫为什么会成为宋国人的笑柄?然后,组织学生将探究的答案与其他学生分享,这个过程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最后,笔者安排学生回答问题,并针对学生回答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教学,加深学生对寓言的理解。

三、课堂活动,活跃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小学生无法在四十分钟内始终集中精力学习,经过了自主学习之后,学生可能会感到疲惫,这时教师需要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以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教学任务。

在完成《守株待兔》基础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自由结组,按照原文的内容,开展情境表演。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表演农夫,有的学生表演树,还有学生表演撞到树上的兔子,同学们把农夫的懒散,兔子的乱窜演绎地活灵活现,整个课堂充满了笑声,学生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涨,课堂氛围十分愉快。这样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寓言内容的记忆。

四、结合生活,升华思想

寓言虽然文字简短,但是寓意深远,对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寓言教学时,联系生活现象,揭示寓言道理,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语文课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延伸,为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守株待兔”案例,使学生懂得只有努力才有收获的道理。

在生活中,有很多像农夫一样不愿意付出,就想得到收获的例子,就比如:“一个人第一次买股票赚了很多钱,于是他就倾其所有天天买这种股票,盼着有更多的收益,结果倾家荡产了都没有见到好的收益。”还有:“一同学由于一次考试作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于是他就认为作弊就能取得好成绩,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结果在下次考试中,监考老师一直站在他旁边,他丝毫没有作弊的机会,成绩一塌糊涂。”在寓言教学时,教师通过《守株待兔》的寓意,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能够使学生懂得那些不想努力,却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是错误的。这样做,不仅达到了升华教学思想的目的,还能教育学生要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收获,不要存在不劳而获的心理。

结束语:

寓言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想增强寓言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寓言故事的内涵,然后懂得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于指导生活实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地学习新课程理念,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为语文寓言教学增添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吴三福.寓言,要上出“语文味”[J].华夏教师,2019(21):23.

[2]黄伯龙.浅析小学语文寓言的有效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76-7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