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

2020-10-12 14:04王依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王依君

摘  要: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要明确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地位,并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活动。以此丰富和完善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根基。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文字训练

引言:语言文字作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奠定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关键。为学生科学开展语言文字能力训练,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等,制订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计划,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语文学习提供有效助力。

一、于精彩处仿写,激发语言文字兴趣

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应结合学生这个特点,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通过仿写的方式,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迁移。另外,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能够转化为文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调动想象、联想、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将阅读中获得的感受,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因此,仿写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整合与驾驭能力,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例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主要表达的是老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这篇课文结构很清晰,主要展现了老人与海鸥相处的三个画面。从三个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海鸥之间这种跨越式的情谊,可以感受到老人十分喜爱和关心海鸥,海鸥也十分信任老人。教师可以在对课文进行感悟的基础上,将阅读和仿写有机结合,并组织学生进行如下小练笔:“大家阅读课文发现作者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方法,将老人呼唤海鸥、老人喂海鸥、老人盼海鸥这三个画面展现得十分真实,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老人与海鸥相处得幸福、友爱的画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生活中看到的飞鸟场景,想象一下老人与海鸥在平时相处中还会有哪些温暖人心的画面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拿起笔,将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动人画面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这样的仿写中,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激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更有利于高年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

二、于概写处扩写,深化语言文字能力

充分借助语文学科的优势,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中寻找最为合适的切入点,从概写处进行扩写,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包含了大量概括性描写,这是组织学生开展扩写训练的良好素材。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挖掘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引导学生针对略写词句进行适当的扩写,以达到扩展语境、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另外,利用概括性描写进行扩写,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中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桥》是一篇小说,语言文字具有简洁生动、震撼人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在朴实简洁的语言文字中能够感受到老汉高尚的精神品格。而在这篇课文中“揪”“推”“瞪”的短句,属于概写部分,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其进行扩写,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教师可为学生提炼如下扩写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想象,完成扩写训练,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驾驭、运用能力的目的。(1)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儿子______。(2)儿子瞪了父亲一眼——父亲______。(3)儿子推了父亲一把——父亲______。(4)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儿子______。样的扩写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悟课文中心思想,而且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其语言文字能力[1]。

三、于空白处入手,升华语言文字内涵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优秀的文本,这些文本中往往会留下一定的阅读空白,以达到发人深思、引发想象的目的。一般来说,作者会根据文章的详略进行空白处设计,使文章更具深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使其对文本产生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片段、语句文字等进行赏析,结合情境,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在真实的情境中,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美、文字美,从而使语言文字内涵得到升华,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另外,在小學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育理念,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空白补写,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素材,开发学生语言文字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基本原则。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世界闻名的童话故事,其中“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这段用简单的文字,就将圣诞夜的美好情境描绘了出来。学生在阅读时仿佛可以看到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抬起头,眼中映射出这幅美好的幻象,让人感觉到既美好又悲伤。在阅读时,教师要引领学生用心体会童话的语言,通过细读和想象实现学生审美体验的升华,进而奠定学生的审美基础,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

结束语:

简而言之,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要素之一,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出发,为其制订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策略,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自主投入语言文字的研究与学习中,为其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以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为例,对其中语言文字训练的相关策略进行了详细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艳玲.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开展[J].学周刊,2020(03):90.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