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

2020-10-12 14:04李娜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初中

李娜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化的教育规模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新课程改革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整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语文不仅与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其所涵盖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泛。而作为能够教育和激励后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着千年的历史,将其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拥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而且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求索中也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后代子孙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已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着每一代人的成长和成才。在初中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不仅能够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是,在融入与渗透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包括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等。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了相关部门及教师从业人员所需要面临的挑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要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化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由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文化养成的重要时期,再加上语文学科自身所具备的学科特征,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通过进一步的融合和渗透,不仅能够传承和延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帮助初中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一)引导学生感受经典作品的不凡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几百上千年的积淀,经过了社会的选择淘汰,留存下来的无一不是精华。里面有教做人的道理,也有诗词歌赋所展现出的特有魅力。在这浮躁快节奏的社会里,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品鉴经典作品,经典作品中承载着太多的精神文化内涵,若是能真正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感情,发现人生的价值,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自我的提高和升华。多读史书,可以感受历史变革的魅力,多读诗词,也能够体会文字的美妙。在诗词里,哪怕只有一字之差,其所蕴含的含義都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对故事感兴趣,不妨品一品《西游记》,翻一翻素有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当思想徜徉在书海时,中学生就容易化解一身的戾气,做一个一心向学的儒雅之士。

(二)教师提高自身文学修养

想要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与中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一定不能低。倘若教师自己都没有将传统文化吃透,理解阅读也是囫囵吞枣,那么在教导学生时,也就常常点到即止,解释起来是是而非,不懂装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打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只有教师自身不停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文学修养,加强在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学的魅力。

(三)结合实际,渗透语文教材及开展相关文学活动

要想进一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加深他(她)们对传统文学的理解和运用,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传统文学进行创作,不拘泥于格式,家书、日记、作文,小故事等,这都是可以用来当作写作的题材。只有真正理解了字里行间的深意,文化才能得以传承下去,不至于断绝。当用传统文化写作形成了习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生活各处,传统文化才会再度展现出它应有的光华。不让明珠蒙尘,是对上古先贤的尊重。二是要学校国家及社会配合,多开展关于传统文学的活动,练书法,写对子,做诗词,画国画,猜灯谜,著文章等。借此活动,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近年来,类似节目就有不少,比如中国诗词大会,里面有不同的闯关模式,多方面多角度展示了诗词的独特。这个节目的存在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诗词特有的韵味,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前去参赛,给了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人一个舞台,让更多志同道合的学者能彼此交流学习。同时让他(她)们明白,喜欢传统文化不是另类,也无需孤芳自赏。同理,在学校中多开展类似活动,也能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热爱,进一步为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提高中学语文成绩。

(四)通过校园内外的文化建设,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做好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以外,还要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宣传。只有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学生才能深受感染,养成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比如,教师便可通过展板墙、告示栏以及宣传板报等形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同时,也可以借助校园广播站以及多媒体室,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再者,还可以通过开展书法比赛以及国画比赛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度;教师还可以通过构建网上平台的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区宣传。

三、结束语

人们对于知识文化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国家对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也在逐年加大力度。文言文的考核,古诗词的鉴赏,是初中语文必不可少的两大部分,还有关于古文学作者的背景填空,也是从不落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学语文课堂上的渗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实乃大势所趋。教师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深入挖掘,改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谨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使命与责任,为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忠山.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李应平.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学周刊,2019.

[3]张锦全.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7.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初中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