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融通的有效策略

2020-10-12 14:04阮海燕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

阮海燕

摘  要:读写融通是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当前语文教育教学领域的主流观点认为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有效结合二者,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先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读写融通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以及提高教学效率,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语文课程;读写融通;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一般比较注重阅读教学,对于写作课程教学并不重视,以致于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语文课程最为基本的特征是工具性以及人文性,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有利于实现和谐统一,同时这也是语文课程教学效率得以提升的基础和保障。

一、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和形式愈来愈丰富。然而,传统的固化教学思想和模式依然根深蒂固,应付考试的阅读与协作教学现象屡见不鲜,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该种教学思想和模式下,对于师生的影响都比较大,比如,阅读课堂碎片化现象严重,课文内容也会因此而显得支离破碎,教学思路模糊不清。从实践来看,该种教学现状并非鲜见,在当前国内初中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时有发生。语文教学文本具有整体性,在阅读过程中字不离句,而且句不离文,实践中不能忽视词句的内在逻辑性,应当将阅读与写作教学协调好。

二、初中语文读写融通的必要性

读、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的作用和意义都非常重要。从目前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无论是教材、师生,还是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比如,学生对阅读、协作没有兴趣,存在着“大语文”倾向;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动力,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写作教学体系不科学等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为了应付考试而硬性教学。同时,对语文学科本质存在着认知错误,重分析、轻阅读,读写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现象。事实上,写作与阅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教育家们对此已经达成了共识,而且该种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使得二者结合教学独具特色。比如,在读中逐渐积累写作素材,通过阅读来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和短板,以写来促进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由此可见,读、写应当并行,这样才能使得读写水平的共同提升。在读写结合过程中,阅读并非写作工具,而写作也并非阅读教学的附庸,二者之间的正确关系是读写互助,在读中学习写作,通过写作来督促阅读。

三、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读写融通策略

基于以上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融通必要性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二者结合教学势在必行,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读带写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独立阅读,并且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提升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适当延伸课程阅读范围。比如,从单篇的阅读,逐渐扩展到群文的文章阅读,从原来碎片化的文章阅读,逐渐转变成系统的整体阅读。基于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获取丰富的知识以及培养和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阅读期待性,即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性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阅读期待应当是积极主动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习惯以及意愿等对文本材料优化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文本阅读不能只是局限于课程内容和教材,而是应当巧妙应用学生们的阅读期待性,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和热情,从原来的要我写作,转变成我要写作,一旦转变了心理机制,学生的写作动力就会变得持久。

(二)以写促读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最棘手的就是日常写作以及考试中的“命题作文”,这与他们日常的笔记、日记以及随笔等大相径庭,学生对命题作文感到头大。事实上,写作本身体现出一定的个性化特点,这与学生字数的阅读量、深度和感悟能力等有密切的关联性。笔者认为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语言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意识和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完成教育任务。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写来促进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写作建筑在阅读基础之上,通过写作来提高阅读的针对性,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读写融通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提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让我们拓宽眼界,写作给我们讲述的机会,达到读写融通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老师要借助阅读来促使写作教学。同时,也要通过写作介入阅读,这有助于对课文细致透彻的解析。语文教材中的读写融通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去发现运用,借此激发学生对阅读写作的兴趣,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组织方式,达到教学相长、和谐共建的课堂氛围。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读写融通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读写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说到底,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阅读教学,二是写作,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成为语文教学的整体。事实上,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读写融通具有多元性,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模式。对于初中学校的语文教师而言,切忌一味吹捧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学生的特点、教学要求等,不断创新和改进读写结合教学方式与方法,这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经志芹.基于语用的读写一体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

[2]胡崇海.“大师阅读”——个性化读写的桥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2).

[3]蒋军晶.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4]肖培东.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