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2020-10-12 14:24王湘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4期
关键词:建筑艺术传统文化应用

王湘越

摘 要:在建筑设计中不仅要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同时还要兼顾文化性、民族性、观赏性和艺术性,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在其中。在二者融合下,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物的观赏水平,而且还能够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文章对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相关表现、联系、意义和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应用

在我国5000年历史文化沉淀中,传统文化随着中华文明的演变发扬壮大,对现代我国各个行业都有深远影响。在建筑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与设计者、建筑师形成了良好的发展体系。运用传统文化精髓,将其特点和理念融入建筑设计理念中,在提升总体建筑水平基础上可以提升建筑物体的艺术性,进而也能将传统文化展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因此,在进行建筑艺术设计时需要将艺术设计的道路拓宽,结合形式设计和其他方面设计要求,增强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底蕴,为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奠定良好基础。

1 传统文化与文化的主要内涵分析

传统文化其实是文明经过演化和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能够反映出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文化形式,也是历史长河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与形态的具体表现。在全球中,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以儒、道互补为基础内核,其中还存在墨家、法家、回教以及西学格致类,另外还包含古文、诗词、曲赋、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歇后语等①。而文化是一种较大范围的概念,通俗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的体现,也是人们在长期发展中所创造的一种形象和现象,同时更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在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包含人们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而在细节上讲,其中又包含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一些非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总体而言,文化主要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的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地理、历史、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现。

2 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和特点分析

①人文情怀较高。在传统文化中,其最主要的艺术价值就是具有较高的人文情怀。在建筑设计中应当注重人文情怀的设计,在人文关怀的建筑物体面前,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内涵,在这种文化艺术设计的熏陶下,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快速深入人心②。

②实用性较强。我国传统文化包含了具体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但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这两点都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并且没有受到较大关注。在传统文化长期发展和传承下,建筑设计在传统文化的带领下逐渐向着标准化趋势迈进,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在保障建筑艺术性设计的同时,需要注重其建筑的实用性,其中包括建筑物体的内部空间等,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我国很多建筑都在要求布局和空间的相互统一,这不仅是建筑风格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艺术特点的体现。

③哲学思想熏陶。受到先秦诸子的文化思想引导,设计人员应当在追求建筑物体拥有一定人性化特征的同时,融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统一结合的思想。在建筑设计中,人与自然统一结合的思想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元素体现,同时也有着强烈的哲学思想,并且在相关自然法则的约束下,良性发展。

3 传统文化对建筑艺术的重要意义

①在建设布局方面的设计意义。建筑布局中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是风水思想,但在实际设计中所涉及的风水思想大部分都是封建迷信,并没有一种真正的传统风水文化的体现。而现代建筑设计一般融入传统文化都是体现在哲学、美学和地方地质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并且从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上发现,其中还存在一定的文化气息和文化意义。现阶段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体现主要表现为房屋的朝向,如我国东北地区都提倡“坐北朝南”形式,需要在建设布局过程中对当地的气候、光照、风水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加以考虑。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时间长久,并且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如北京地区的四合院是将四个方面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四面形布局,结合这样的布局形式,能够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①。建设布局主要的影响就是能体现建筑物的设计标准,进而将内部的环境氛围加以控制。

②在建筑思想方面的设计意义。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就是通过其文化内部存在的思想来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和韧性修为,进而通过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传统思想的引导和影响,逐渐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现代多种文化体系。但是从根本上讲,传统文化主要就是这三家思想文化的融合,进而将我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内涵进行完善和充实。另外在这三者的融合作用下,能够形成不同的性格、个性和思想道德观念。而在建筑设计中,设计的思想表现就是在于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设计的总体风格,保证其内部环境具有较高的创意和较为科学的设计,对于建筑思想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保障建筑思想水平稳步提升。

4 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中的主要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支持,其不仅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创新的灵感,同时能够在建筑设计的表达中体现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融合。另外由于地域与文化不同的原因,导致建筑行业中设计人员的个人审美和建筑形式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造就了各个地区建筑的多样化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建筑艺术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

①材料的文化性体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和文化方面,同时体现在建筑材料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各种新型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到建筑行业中。新型材料就是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资源形式和环保需求发展而来的,在不同程度上可以体现文化特征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材料是目前建筑行业设计更新的主要动力和基本要求,传统材料逐渐被新型材料所代替。但是在目前建筑材料的发展中不能将传统文化内涵完全摒弃,因为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材料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传统文化特征和优化产业特征,同时也能够在激发群众爱国主义思想基础上引发群众的思想共鸣。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和体现,进而在实际设计中提升建筑物体的装饰品位和观赏性。在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中,随着图案的逐渐丰富,其不仅能够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同时在其不同的材质和工艺特点基础上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如我国古建筑装饰常取材于某些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并以绘画、雕刻等形式呈现,其中或带有浓重的宗教意味、或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如著名的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大型壁画及石雕,北京故宫中的九龙壁,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

②审美的文化性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逐渐提升,在建筑设计中审美已经不是简单的几何对称图案的体现,要求其还要具备一定的形式美规律和审美规律,能够从美学的角度去研究装饰元素,进而不断地满足用户的视觉要求。另外审美装饰与室内空间相互结合,如古代的雕梁画栋、书法、绘画等都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

③传承的文化性体现。5000年的文化底蕴在发展中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是古人生产劳动智慧的结晶,是原始图腾精神的结晶。它是历朝历代传承的结晶,它是社会制度进步的结晶,更是世界文明發展的巅峰。在目前看来,想要超越这种文化内涵是不够现实的,因此中国这种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需要被继承,无论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如何追求创新,都要在传统文化中追求探索之路。

5 结语

中国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当将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融入其中,进而为后世人们的传承、发扬光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建筑艺术传统文化应用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故宫乾隆花园的建筑艺术特征
论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
瑶山宝镜何家大院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