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的要点分析

2020-10-12 14:04欧燕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欧燕华

摘  要: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让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满足更多的要求,也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德育教育的开展,教师应针对问题找到相应措施。本文就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音乐;音乐教学;渗透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青春期,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还有道德观都没有完全成熟,如果这时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这对于初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初中音乐教学虽然不是初中阶段的主科,但是却备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音乐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艺术情操,将他们的潜能激发出来,从而让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对教学提出的要求。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心是将学生的审美和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出来,从而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教学时依旧使用灌输式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学生也无法在音乐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凸显主体地位,所以这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应该重视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理解音乐是什么,从而将自身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提升上去,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1]。但是在实际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是认为教会学生唱教材中的歌曲就够了,这并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甚至可以说相差很大。除此之外,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会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来教学生如何唱,怎样唱,这会营造一个枯燥无味的课堂,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形成和发展,将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降低。

(三)没有有效互动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教师在教学音乐的时候还是先讲述知识,然后提问让学生回答,这样会缺少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就无法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养成。并且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也无法真实地一同鉴赏音乐作品[2]。在讲解音乐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对音乐作品有相对的知识引导,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作品中体会出音乐的价值,融入到音乐中,感受音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这样,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和音乐作品“交流”,也无法在鉴赏音乐时去思考,使音乐课堂变得枯燥,降低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在音乐课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组织人员和指导人员,而学生需要在这其中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群就是同学和教师,也会将教师作为模仿的对象,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教师是独特的[3]。这就意味着如果音乐教师想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要以身作则。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和培养道德品质重要时期,因为他们的年龄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并且他们对于比较新鲜的事物还会有较高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去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引导,从而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例如穿衣打扮要得体,使用规范但是又带有趣味的语言和学生主动问好。最主要的是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可以深入地进行指导和渗透。

(二)将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挖掘出来

爱国情怀是德育教育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初中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歌颂祖国和人民英雄的歌曲,如果学生学习这些歌曲,可以让他们的爱国情怀得到培养,增加责任感和对中国的热爱,也可以领会其中所表达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伟人——孙中山》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大概讲的就是孙中山求学、革命,还有创建民国等一些爱国事例。在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将这首歌曲播放出来,歌曲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着孙中山年轻时候以及革命的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孙中山的伟大,为孙中山而自豪。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唱出这首歌,学生在唱歌时因为了解了孙中山的爱国事例,也就自然而然地带入了爱国情感,丰富这首歌的情绪,从而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技能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增加学生自信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需要将“以音乐为本”的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突出,不能只是为了引导学生提升对音乐的兴趣而将音乐课变得不像音乐课。音乐技能课程是音乐教学中不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可以在丰富的技能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歌曲唱出来[4]。

例如,在教学《荔枝颂》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都吃过荔枝吧,荔枝是广东的特产,很多人来到广东都会带一点回去,那么《荔枝颂》这首歌到底表达了什么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之后就可以播放一段歌曲视频,让学生在观赏中明确歌曲所表达的内容,从而产生兴趣。在视频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先唱一句,让学生跟着唱,唱出那种自身对荔枝的情感,在歌唱中跟着教师去学习这首歌的音色变化和音准等技巧,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让他们可以更加自信地歌唱。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教学对于德育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所以,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道德素质去引导学生。与此同时,还应该深挖教材,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增加音乐知识的同时,增加爱国情怀,将团结合作意识和综合素养提升上去,从而体现出德育教育和初中音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金龙. 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北方音乐,2018,38(14):127+130.

[2]夏明珠. 德育教育與初中音乐教学关系探索[J]. 北方音乐,2019,39(6):145-146.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德育教育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