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构建策略探究

2020-10-12 14:04叶玉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叶玉婷

摘  要: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不断改革完善,课程改革在不断丰富、拓展和延伸中,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引起一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结合具体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面临的困惑,从多元化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和实践活动的组织三个角度入手,有计划地组织和调整教学环节,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清学生学习历史的思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运用丰富的历史材料,拓宽学生学习历史的范围,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探究,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内容,分析历史事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能够在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涵养和技能。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策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

一、教师需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

作为历史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储备及一定理论高度的历史分析能力,才能够科學地指导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史观分析历史问题,不随便美化或贬低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学会全面而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首先,教师应熟练掌握国家教育改革的内容,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且加强对自身精神内涵的培养,利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历史教师在课前教学准备过程中时应充分了解掌握相关的历史史实,如在进行《辛亥革命》这课的教学过程时,教师可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如金冲及、胡绳武合写的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只有自身专业知识足够丰富,才能以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且将整个历史事件完整地呈现给学生。

二、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科目教学期间,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或“填鸭式”知识讲解教学模式,即历史教师结合知识教学目标来编制教学方案,之后在课堂上按照所编制教学方案来为学生讲授有关的历史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指导下,学生只需要坐在课堂下认真听讲即可,不需要过多思考,这无形中会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所重点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即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降低他们学习有关历史知识的难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这对于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章节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该章节知识教学的目标,即要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明确军机处、内阁以及宰相制度废除等相关知识。但是由于高中生缺乏该方面的历史知识,自己的经验不足,学生自主理解难度比较大,所以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对这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之后为各个学习小组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宰相制度废除的历史背景以及流程”“内阁的运行机制”“军机处建立的缘由以及运行机制”等等。通过引导各个学习小组的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由于采用了小组学习模式,那些平时比较内向,不敢表达自己的学生也可以畅所欲言,真正实现了全员参与和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有助于提升该部分知识的学习效果。

三、布置课后作业,引发学生深思

一般来说,高中历史老师在开展问题引导教学时,其主要针对于课前的思维引导和课中的问题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教学。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历史老师在带领学生系统梳理历史课堂知识之后,便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继续引导学生深思。这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是为了将问题引导教学的方式贯穿教学始末。但是,历史老师在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深思时,要注意所提课后问题的深入性,而不能再用类似问题贯穿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问简单问题。例如在教学“汉代儒学”一课之后,历史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先秦以前的儒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区别、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为什么不能被当时的君王所采纳等,启发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和探索历史。

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标得以落实的重要表现,也是课堂改革得以深入的集中体现。高中历史教师在对上述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更应潜心研究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教学,布置科学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索历史学习的高效方法,汲取丰富的历史知识,总结历史学习的经验,从不同的教学角度提升学生的历史涵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晓倩.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2019(05):29-30.

[2]王红丽.浅论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8(09):107-108.

[3]张丽敏.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4(11):59-60.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