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劳动习惯的研究

2020-10-12 14:04杜晓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家庭学校

杜晓丽

摘  要:劳动素质教育是当下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小学劳动素质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劳动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掌握,是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劳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需要,它理应成为我们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关键词:劳动素质教育;学校;家庭

受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开始,学校、家长都将智育放在第一位,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素质教育等素質教育。只要成绩,别的都不管,“五好”变成了“一好”。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独立生活,如何能适应?所以加强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和家庭都要担负起这个责任。

一、劳动素质教育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意义深远

《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小学开设劳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成为有理想、又到的、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有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生活条件逐渐优越,现在的孩子都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很少吃苦,甚至吃不得苦,他们缺乏好的心理素质,坚韧的精神,长此以往,这些孩子的生存问题难以解决,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因此,增强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立自强、敢于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培养小学生的劳动能力,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是任重道远的。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途径,只有从加强劳动教育入手。

(二)基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指生活上能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是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责任感,使其获得其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加独立自信,利于培养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抗挫能力及独立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这种坚强、独立自信正是适应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良好个性品质。

(三)基于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生活理解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当今社会对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是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是人的最基本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脚的基础,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劳动习惯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勤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代教育家都提倡的教育思想。劳动使人学会生活、生存、交往、发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独立意识,增强创新意识;劳动使人身心健康,劳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创造无数的精神财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通过辛勤劳动学生能体会其中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懂得劳动最光荣,不能轻视体力劳动。

(二)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极具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培养劳动意识的最佳时期。劳动是一个人,基本素质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对培养和发展孩子健康的人生有着细节重要的意义。劳动教育是青少年智力和能力的阶梯,利于开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劳动中观察现象、感受知识、解决问题,运用知识既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展眼界,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培养观察分析判断创造的能力,促进孩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激励机制

促进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一是建立管理体制必须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可操作性强的,并且要突出学校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使每位教师和学生在此管理体制下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二是建立的管理体制必须与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相结合,充分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三是建立的管理体制必须具备前瞻性,始终代表农村教育的最新改革。四是建立的管理体制对教师要有激励性,在实践中不断激励教师开拓进取,挖掘教师主动工作的潜力。

(四)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最早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充分认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共育意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以孩子为教育主体,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校共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由于学校现行体制原因,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实施以统一规范和标准的管理与教育,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大致相同,但由于每个家庭的差别,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同,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各不相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在家庭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孩子成才,使孩子成为国家栋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家校共育培养小学生劳动习惯,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和发展,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自理能力和对生活的理解能力,使之一生受益。基于此,学校需要让老师们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重要性,还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更要做到与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有效培养孩子们的劳动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旭琴.从劳动实践入手培养幼儿自信心.2007第一届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暨学术交流研讨会.

[2]王长银.加强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思考和尝试.2004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猜你喜欢
家庭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学校推介
上学校
反腐败——从家庭开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浪漫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