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精神和数据分析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

2020-10-12 14:46陈雯梁伟军程华东吴春梅李恺吴珊吕叙杰吴斌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数据分析科学

陈雯 梁伟军 程华东 吴春梅 李恺 吴珊 吕叙杰 吴斌

【摘要】研究发现随着信息化发展,学生课堂偏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偏好新鲜知识;二是偏好能够证实的知识。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始至终都是崇尚“科学”的,在信息化背景下,不应该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局限于思辨式教学,而应当用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让学生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优势。因此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当加强教师的实证研究。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来深挖理论内涵,从而增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实性;第二,应当增加因果逻辑推断。通过在教学中增加社会事实变化的因果解释,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引导学生的自主判断和科学思维方式;第三,应当使用数据分析。通过借用数据分析,将宏观和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实证科学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趣味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学  科学  数据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受华中农业大学2020年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农科高校思政教学的仿真实验与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xnk2020087)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7-0027-02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和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信息爆炸使得“注意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稀缺的资源。不仅如此,新生代大学生知识自主选择性的增强,简单的知识点的灌输和单纯的依靠书本逻辑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建构过程中的学习特点。也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中也广泛地出现“注意力贫乏”[1]的问题。如何才能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上保持注意力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这也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问题:信息化背景下的思辨式教学的尴尬

信息化的发展,不仅造成信息爆炸,不断地使得学生的“注意力”碎片化,难以集中到课堂学习,还不断地强化着人们理性主义思维和“科学至上”的观念。在这种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使得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呈现出两种特点:

其一,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学生偏好新鲜的知识。心理学家普遍认同:某项特定知识对于受试主体越是熟悉,人们对该知识的注意力会相应的减弱[2]。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对耳熟能详的概念和关键词表现出消极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源自于对这类知识传播方法的熟悉度。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广泛采用思辨式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所采用的频率甚至已经使得这类教学方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刻板印象。因此,继续沿用这类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起到改良的效果。

其二,在现代化理性主义的影响下,学生偏好能够被科学证据证实的知识。如果仅仅采用思辨的方式进行教学,容易导致“理论与实际分离”,这一结果不仅直接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甚至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心态。从学生的行为特征来看,容易表现为“对中国问题无兴趣”,“对党的指示不重视”,甚至会使得学生对原本科学部分产生怀疑和反感情绪。这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教学,更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大众化。仅谈理论,而不涉及实际的问题,早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已经提到过。然而,当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和宣传过程中,尽管从主观意识上,教育者反对形而上学,并不断强调科学内涵,但是由于缺乏实证的内核,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特征始终停留在表面,而大众更多的感受到的是形而上學的特征。

根据以上特点,使得在信息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只满足以往的思辨式教学方法,而时代特点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两个特点,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融入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需要教师不断提供能够吸引学生眼球的、新鲜的,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接轨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对新鲜信息的偏好;第二,是需要教师能够对所支持的理论给予真实的证据支持,以满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事实证据的需求。而这些都可以通过科学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当中的运用得以实现。

二、策略:让科学精神优化马克思主义课堂

马克思主义从始至终都是崇尚“科学”的,并且这种对科学的推崇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贯彻着“实证”的逻辑。从马克思早年对普鲁东、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作品中与科学精神不符之处的批判,到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对“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思想的提出,再到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重视调查研究,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无处不体现出我党对科学分析和实证调研的重视。

因此,从教学的效果出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应该还原原有的科学精神,把原有的思辨式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甚至是科学精神进行传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变成注重当前、注重未来的探索过程。本文认为,增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用实证研究展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真实性

马克思主义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零距离的接触,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理论内涵的深挖。老师的研究基础扎不扎实,对马克思理论理解得透不透,运用得好不好,直接接受学生的检验,并且影响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受与兴趣。因此,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教学之间通常是并行不悖。教师如果只进行单纯的哲学思辨研究,并将这种思维推及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容易让学生在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失去与实际状况的联系,而且还容易丧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实践中的精神优势。相反基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基础上的实证途径,从客观事实出发,推导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科学逻辑,并将这些实证研究结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从源头理解该理论形成的科学路径,其科学效能总能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实性的感受。

(二)用因果逻辑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借用历史图片或记录片进行历史事实的展示,但学生往往只是走马观花的跟着看一看。这种方式尽管可以展示一部分社会事实,然而不对其中因果逻辑进行讲解,学生对这些事实的理解只会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认识层面,这种认识方式在主客观结构上是非确定性的,而非确定性有可能招致危险的怀疑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教学不应当只给学生说明某个事实确实存在,更重要的应该是向学生说明这一事实存在的科学逻辑是怎样的,如在何种因素影响下某一社会现象必定产生,而在哪种因素影响下某种社会事实必然不会发生。基于这种因果推断的科学逻辑,可以让学生从宏观层面了解到,政府制定某项政策的出发点在何处,这项政策出台在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在这一效果中,我们可以预计哪些好的成效,并且可能产生哪些负面的外部性效应,对于这些意外的后果应该如何预防?通过这种教学思路,将书本上所提及的相关目的和意义活化,使学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社会运行过程中的正确性。这种强调因果逻辑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自主地思考国家某些政治决策的正确性,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将教学从知识层面的传播提升到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上。

(三)用数据分析带动马克思主义教学的趣味性

因果逻辑可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而数据却可以将这种因果逻辑变得真实可见。特别是在新技术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借用数据能够让主客观明显可分。在主观意识不对社会事实施加明显影响的情况下,数据可以让学生看到社会现象所变动的方向,如借用国民受教育年限、人均GDP水平、城市化率等多项指标的变化趋势来看不同时间段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水平,比单纯告诉学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更加真实。这不仅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我国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的发展过程及当前实现程度,同时让学生能够明白相关理论结论是依据客观事实所得出的合理定论,而非空口白牙的主观判断。模糊复杂的思辨容易在学生思维中遗留下对结论的犹豫和抵触,我们不能不注重这种隐秘的反作用力,而数据展现和数据分析,正好可以消除这一反作用力,通过让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宏观和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实证科学中的具体问题,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特征。科學特征会将马克思主义教学推向趣味化的发展方向,而这种趣味性实际上是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结论: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科学精神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不应该继续作为束之高阁的“珍藏美酒”,而应该成为公众都可以品尝和回味的佳酿,让大众学会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通过过程教学启发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让公众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理论从无到有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意义之所在。所以,我们要将科学精神放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讨论的中心,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科学地规划一个社会,从而让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的利益可以最大化。这不仅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的发展方向,更是武装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其真实性和趣味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雯,许鸿文,江立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注意力与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性研究——基于图像识别跟踪技术的Cox回归生存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9):84-89.

[2]Beneli, I.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arousal.Journal. Retrieved from http://www. csun. edu/~ vcpsy00h/students/arousal. htm.1997

猜你喜欢
数据分析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