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2020-10-12 14:46田晓声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田晓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课改的全力推进和高等教育的普遍推广,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受到教师的重视,并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多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随后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7-0114-02

引言

初中语文作为初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主要是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进行培养,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广,新时代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也应当适应时代需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传统教学以升学率为基本目标,接受传统教育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发散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联想能力,而新课改则要求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如何记忆,也应该教给学生如何观察想象,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拥有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良好的思维能力对学生发展十分重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的思维能力教学

(一)逻辑思维能力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包含的思维能力教学以语言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为主。语文教师在阅读教材分析和语言学习技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用教材内容和生活实例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逻辑思维体系。学生在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后,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和自身逻辑思维体系的中心架构,对相关语言进行正确的排序和运用,从而保证语句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二)推理判断能力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除了能够满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推理判断思路和分析总结模式。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时需要结合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情节、人物动作、语言等重要文字来分析推理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多个专项训练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推理判断总结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完成思维能力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分析语言文字。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授学生综合运用思维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思维方法,将适合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就含有两种较为常见的思维方式,观察法就为其中之一。观察在学生将自身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起着基石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在学习时融入观察能力的运用,将思考与观察合二为一,最终得到思维水平的提升。同时,在现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使用的教学课本中的文章也与该方法有着紧密联系,这也为观察法的实行提供了工具,在使用时更加便捷。其二就是联想法。联想法不仅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求学生能根据事物产生联想,通过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中人教版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这一章节时,那一系列的想象出来的景象让人不免感到震撼,这些也并不是作者的亲眼所见,而是通过充分的想象与联想来描绘、勾勒出这美轮美奂的街市。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多阅读此类文章,对文章中所含意境进行理解与领悟,感受作者所思所想,体会其创作时的内心情感,并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将自身的思维水平进行提高。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学生要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初中语文的学习,首先就应该在思维上具备独立性。初中语文不是简单的字词上的教学,更需要教授学生如何透彻地了解文章内涵、诗词意义,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1]。比如,在学习初中人教版鲁迅的《孔乙己》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猜测孔乙己已经死了的原因”,让学生自己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这些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思维獨立性的培养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自身写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长处和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培养思维独立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课堂中将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提高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进行思维能力提高的最好场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直接传授方式,而是善于利用课堂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而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则是最好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学生能够大胆发问、拓展思维。在教学环节中采取分小组合作讨论、模拟实际场景等方法,让学生不再觉得枯燥,而是潜移默化进行思维的发散,对于反向思维与归纳思维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莫大的好处[2]。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桥之美》的学习时,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关于桥的图片,当然,在展示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其都曾见过什么类型的桥,以此来引入文章。通过询问可以让学生更有代入感,也让其积极性得到展现,对文章内容的思考增多,让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并对文章有着更深的印象。总而言之,抓住教学的第一地点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在拓展知识中提升思维能力熟练度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大多节选于各类文学著作,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局限于课文范围内,这不利于学生连贯的学习相对应的思维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教材中包含的思维能力训练内容和相关资料,尽可能的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根据相关参考资料来掌握相对应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时,还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语文知识的学习连贯性,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思维逻辑体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空间,保证学生思维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和语文知识的连贯性,语文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该散文集,并借助在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掌握的分析推理思路和语言逻辑判断能力来分析散文集中的文章。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学生思维体系框架的正确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安排一到两节专项课程来帮助学生分析相关课外阅读资料,并帮助学生更正自主学习中的错误思路,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中的正确程度。在课外拓展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扩大自己的语文知识范围,还能够获取充足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机会,从而提升自身语言思维能力的熟练度。

(五)結合计算机技术降低思维教学难度

目前,计算机技术对各行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更加直观的教学活动掌握相关思维能力。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为传统口头授课、板书授课、资料分析授课等,这些教学方式过于抽象,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思维能力训练的相关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将相对应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视频、图片更加直观的理解相关思维能力。此外,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文《观潮》时,受到地理位置和实际生活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没有近距离接触和观看过钱塘江的海潮,因此,学生在学习该篇课文的过程中无法直观的了解到相关语言运用技巧,也无法准确掌握相关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钱塘江海潮的视频,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文章中的语言使用原因,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对钱塘江潮的文字描写来掌握相对应的思维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不仅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式。

(六)丰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效果检测方法

除了上述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效,并借助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知识点学习漏洞和思维能力运用误区。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总体教学内容指定合理有效的测验方式,在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测试中不仅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误区和知识点漏洞。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第六单元的古诗词时,这一单元主要的古诗词为《隆中对》《唐雎不辱使命》《陈涉世家》《望江南》《出师表》等,学生在学习各朝代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写作环境来推断出诗人的情感和写作意图。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诗人的生活时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情感、分析理由等绘制成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将该章节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同时,还能构建古诗词学习的思维框架体系。教师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思维导图来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正错误、弥补漏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迅速变迁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初中作为学习的黄金阶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思维思考能力得到增强,教师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三种方法,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联系学生的特征和长处,对学生的问题采用辅助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应注重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为新时代发展培养全新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继恒.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4):135.

[2]何琴清.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233.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