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部扩张皮瓣与胸三角扩张皮瓣在颈部烧伤瘢痕患者修复中的效果比较

2020-10-14 09:10崔培善崔培新崔亚茹崔培昂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6期
关键词:供区活动度皮瓣

崔培善,崔培新,崔亚茹,崔培昂

(兰考第一医院 烧伤整形科,河南 开封 475300)

颈部烧伤瘢痕是由高温、电、化学物质、热辐射等引起组织损伤而形成的产物,严重影响颈部活动功能,且由于颈部与面部、手部等部位外露频率较高,瘢痕形成后会影响患者美观度。目前,临床修复瘢痕以松解瘢痕后,用皮瓣、皮片修复创面为主,修复时不仅要考虑颈部旋转、屈曲功能,还要考虑皮肤厚薄度、质地等[1-2]。且随着人们对美观要求的提高,临床修复时还需考虑美学满意度。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兰考第一医院38例颈部烧伤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比分析额部扩张皮瓣修复、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兰考第一医院38例颈部烧伤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19例。A组:男11例,女8例;年龄为23~49岁,平均(36.25±3.87)岁;瘢痕面积为15~32 cm2,平均(21.31±2.96)cm2;烧伤原因为火焰8例,热液7例,电烧伤4例。B组:男12例,女7例;年龄为22~47岁,平均(36.23±4.50)岁;瘢痕面积为15~32 cm2,平均(22.18±3.05)cm2;烧伤原因为火焰7例,热液9例,电烧伤3例。两组性别、年龄、瘢痕面积、烧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兰考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颈部瘢痕;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肺、肝、肾功能障碍;②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手术禁忌证;④中途退出。

1.3 治疗方法

1.3.1A组 接受额部扩张皮瓣修复,具体如下。第1期:于锁骨下部经胸三角处做横向切口,约6 cm,分离胸肌筋膜,植入容量为500 mL的扩张器,止血,缝合。术后7 d拆线,14 d后定期注水扩张。第2期:第1期手术3个月后,行皮瓣移植术。沿瘢痕挛缩处做切口,充分松解瘢痕,根据创面大小、形状,设计扩张皮瓣切口线,掀起皮瓣并分离,移植至松解后的创面,供区行中厚皮片移植,止血,缝合,包扎固定。第3期:第2期手术14 d后进行。设计断蒂线切口,断开皮瓣蒂部,止血,复位蒂部皮瓣,至供瓣区,修正、缝合远端皮瓣。包扎固定。

1.3.2B组 接受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具体如下。第1期:根据颈部瘢痕面积,在额头顶部发际线处做矢状切口,约4 cm,分离组织,至帽状腱膜下方,完全剥离后,置入500~800 mL扩张器,充分止血,缝合,升压包扎,固定。术后7 d拆线,14 d后注水扩张。第 2期:第1期手术3个月后,行皮瓣移植术。沿瘢痕挛缩处做切口,充分松解瘢痕,根据创面大小、形状,设计扩张皮瓣切口线,掀起皮瓣并分离,移植至松解后的创面,止血,缝合,包扎固定,扩张皮瓣中央,做1/2皮瓣总长度的切口,以保证皮瓣供区无张力缝合。第3期:第2期手术3周后进行。设计断蒂线切口,断开皮瓣蒂部,复位双蒂部皮瓣近端,至供瓣区,止血,缝合供瓣区、受区,包扎固定。

1.4 疗效评估标准(1)治愈为移植皮瓣可充足扩张,功能、外形良好,皮肤色泽匹配;(2)有效为移植皮瓣扩张数量不足,部分出现血运障碍,存在明显的瘢痕;(3)无效为移植皮瓣坏死,缺损皮瓣不能修复,外形无改变。将治愈、有效计入总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2)两组修复前及修复后1个月颈部活动度、颏颈角的角度。(3)两组术后1 a修复满意度,采用自制修复满意度量表评估,包括皮瓣回缩程度、瓣质地色泽、整体美学效果、供区美观效果4个方面,分为满意、不满意。(4)两组并发症,包括感染、下颌骨坏死、神经损伤。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A组治愈10例,有效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18/19)。B组治愈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17/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

2.2 颈部活动度、颏颈角的角度修复前,两组颈部活动度、颏颈角的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修复后1个月,两组颈部活动度、颏颈角的角度均得到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前后颈部活动度、颏颈角的角度比较

2.3 修复满意度修复后1 a,A组修复满意度较B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n(%)]

2.4 并发症A组出现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19)。B组出现4例感染、3例下颌骨坏死、2例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47.37%(9/1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较B组低(P=0.008)。

3 讨论

以往临床主要采用全厚片移植术修复颈部瘢痕,但皮片移植具有供区损伤、美学效果差的缺点。随着皮瓣移植技术的发展,其对供应区损伤小,与损伤周围皮肤质地色泽等接近,能克服皮片移植修复术的缺点,在临床中逐渐得到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修复后1个月,两组颈部活动度、颏颈角的角度均得到改善,但两组无显著差异,说明颈部烧伤瘢痕患者接受胸三角、额部扩张皮瓣修复,均能有效促进颈部活动度、颏颈角角度恢复,与谷世行等[3]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发现,术后1 a,A组修复满意度较B组高,表明与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比较,额部扩张皮瓣修复美观度较高。分析原因为: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的营养血管蒂选择为胸廓内静脉、动脉,从而修复颏部、颊部、颈部等组织瘢痕,具有与颈面部皮肤色泽、质地相近的优势,但其不能有效拉拢缝合胸部供区,需要另行移植皮修复。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通过将颞浅动脉额支、眶上动脉、滑车动脉作为血供血管,能有效补充血供,且术中能有效拉拢缝合额部供区,且切口隐蔽,还能最大限度减少供区损伤[4-8]。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可见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额部扩张皮瓣修复均能有效修复颈部烧伤瘢痕患者瘢痕,但额部扩张皮瓣修复并发症少。

综上,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额部扩张皮瓣修复治疗颈部烧伤瘢痕患者,均能有效改善颈部烧伤瘢痕患者颈部活动度、颏颈角的角度,但与胸三角扩张皮瓣修复比较,额部扩张皮瓣修复美观度较高,临床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患者需求选取手术方式。

猜你喜欢
供区活动度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游离前臂皮瓣术区闭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下腹部浅动脉穿支皮瓣与前臂皮瓣供区远期功能恢复的比较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