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的“以本为本”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分析

2020-10-16 09:50顾永红王心雨
社会工作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庭课程课堂

顾永红 王心雨

一、问题的提出

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调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教育新闻.(2018-06-21).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2018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指出:“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围绕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重大项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教育新闻。(2010-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在拔尖计划2.0中增加了新文科,新文科的增加给人文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希望。文科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审美情操、社会责任感等,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是观照理工农医发展的一盏“灯塔”(吴岩,2019)。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等学校坚持“以本为本”的基础地位,应是今后一段时期开展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改革的总遵循。

《家庭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缓解、解决在婚姻和家庭中遇到的困境,通过使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方法、技巧,以家庭为中心、视家庭为一个系统,采用家庭治疗理论,使处于困境中的家庭缓解其在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养老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有效实现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专业课程(朱东武、朱眉华,2011)。基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以及专业特色,《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中,不仅需要教学生如何服务家庭问题,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尊重生命的本性,在学习服务家庭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做人”,提升自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一观点与当前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高度一致性。具体而言,一是以问题为牵引,引导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去看待事情本身,培育尊重生命的本性,“教”新的信念、新的模式,实现价值重塑;二是以感知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实务技巧,提升实务能力;三是以服务为载体,从课内到课外,关注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做”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

二、以本为本,“教”的措施

2019年8月12日,教育部某官员在“第一届新结构经济学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班暨招聘会议”中提到:“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没有课程,人才培养质量讲多少理论都最终无法落实到学生身上;没有教师的革新,教学质量就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没有高质量的教材,就算有一个好的专业、好的学科、好的老师,也很难把一个人培养成高水平人才。②2019年8月12日,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致辞“第一届新结构经济学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班暨招聘会议”。参见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网站:https://www.nse.pku.edu.cn/jxpy/szpxykczc/496205.htm.可见,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离不开教材、教师、课程等关键要素。

(一)教材丰富、内容新颖

传统教学中,一般以指定的教材为蓝本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教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程的考核也多局限于所学教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中,突破教材中心地位,让教材回归本位。在吸纳国内外经典教材以及近10年来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不断地探索、发展、完善,编写最新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大量国内外经典文献。教师通过对知识点的讲解以及学科前沿理论的探讨,使得学生普遍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大量阅读指定文献,查阅相关资料过程中,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把握。

同时,为了深入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家庭社会工作》教材形态,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字资源,发挥新形态教材在课堂教学创新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丰富课堂的深度与广度(别敦荣,2009)。为后期教学和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多元、强化实践

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程改变以往“重教轻学”的观念,教师更多扮演引导者、鼓励者与使能者的角色。《家庭社会工作》课程由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授课,改变以往单一教师授课的局限。

1.国外教师参与授课

课程邀请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参与授课,授课内容为“家庭暴力”专题,授课12学时。让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化背景,了解国外家庭暴力的处理技巧和方法。国外同类课程的嵌入,丰富了学生处理家庭问题的视角,使其能以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国内家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地的实情,采用符合本土、多元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中的家庭暴力问题。通过中外教师授课内容的相互对比,相互嵌入,积极探索家庭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服务方法和技巧。

2.国内知名学者开展专题讨论

课程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对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原生家庭”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教师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结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家庭治疗的相关信念,引导学生对“原生家庭”进行深入全面的讨论和认识。

3.一线社会工作专家分享实务案例

邀请一线社会工作专家进教室负责实践教学模块。如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部分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危机处理专题,请经验丰富的一线社会工作专家引导学生,并传授实务方法和技巧。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专家对于方法及实务技巧的灵活运用,填补了学生实务技巧运用不足的情况,生动的案例分析给学生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观摩实务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感。

多位教师共同授课,以不同主题、不同教学形式的嵌入,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以不同角度、不同风格启发学生思考创新,对于拓展学生能力素质、启发思维的意义可能更大,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试点。

(三)课程线下与线上相结合

《家庭社会工作》采用线下小班授课以及线下智慧教室+线上云平台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线下小班授课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每班学生约30人。现有研究表明,小班授课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朱红、马莉萍、熊煜,2016)。事实也是如此,《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在小班授课过程中,因人数较少,课堂中能有效保证学生充分参与分享和讨论。教师在小班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担任引导者的角色,而非教练、导师、讲授者。绝大多数学生在小班授课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率高,讨论活跃。班上的学习气氛影响着学生课后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预习和查阅资料,为参与课堂互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因此,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前、课中、课后积极主动的学习,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实务技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整体教学效果良好。

“课堂人数不多,每次课都有大量的展示和小组活动,老师鼓励每个同学积极参与,并对小组活动以及每个同学的讨论给予引导和点评,让我在课堂学习中有存在感和成就感。我慢慢喜欢参与展示、与小组组员分享讨论,也使自己课下查阅大量资料,为课上活动做准备。”(2018HS02011)

2.线下智慧教室+线上云平台

在倡导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家庭社会工作》课程以线下智慧教室为载体,线上云课堂为平台,探索“智慧教室+云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模式开展教学。

课前,教师通过线上云平台上传PPT、课程视频、课程文献等相关材料,供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

课中,利用智慧教室的优势,开展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上课前5分钟,通过线上云平台进行课前小测验,检验学生们对上一次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代替以往的课程签到。智慧教室课堂布局为360度的全景式屏幕,学生在教室的任何方位都能清晰地看到主页屏幕上的内容,并能随时参与屏幕内容的互动和分享。智慧教室的桌椅可以自由移动,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教室布局。《家庭社会工作》课程中,学生围坐成圆形,老师在中间,这样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观察和互动。在“移动式”教室,有利于开展小组活动和进行家庭雕塑。智慧教室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消除同学之间的陌生感,为建立信任打下基础(石映辉、彭常玲、张婧曼,2019)。课堂互动过程中,学生使用手机在云平台上匿名发言、讨论,避免其不好意思参与或难为情的一些家庭敏感话题,同学们在云平台上讨论更放松、更充分。

“现在的网络那么普及,很多的学习资料我们也是从网上获得,但是我们在其他的课程上都是不敢光明正大的拿出手机,在《家庭社会工作》的课程中,老师鼓励我们通过手机进行学习和讨论,我们可以在云课堂的讨论组里畅所欲言。课下,我们也有像慕课这样的平台与老师进行后续交流。这样的课堂让我觉的很有意思,上课也很少分心了。”(2018HS0203)

“课堂采用匿名互动的方式,我能够不受约束的跟老师和同学倾诉自己家里遇到的事情,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指引与开导,感觉十分温暖,真的没有想到在课堂上能像和朋友交谈一样说出自己的秘密和家庭问题。我觉得这门课与其说是让自己学到多少知识,不如说是让我们学会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与他人一起生活,受益匪浅。”(2018HS02023)

课后,教师将补充视频、布置习题、作业等上传至云平台,学生根据需要查缺补漏及时完成课后作业。课程利用云平台,将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时间进行整合、调整,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培养方案,以《家庭社会工作》第5章内容为例,如表1所示。

表1 《家庭社会工作》第5章课程设计

线下智慧教室+线上云平台的应用,构建了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框架,加强了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引导,学生也更加愿意参与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环节,有效促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生动性。

此外,课程还建设了慕课平台。慕课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平台,通过教育资源的开发构建交互性的网络课堂(徐晓飞,2014)。《家庭社会工作》从“自我、他人、情境”三个角度出发,结合当前家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建设了《家庭塑造人—让生命更有质感》的慕课课程。人人都处于家庭,都将面临着家庭问题,慕课课程形式扩展了授课人数,将小班教学拓展为开放式教学,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从课程中获得启发,寻找生活智慧。其次,慕课教学形式多样,采用视频讲解、直播答疑、案例引导、线上讨论等方式开展模块化、系统化的教学。学生课下自愿参加慕课学习,拓展理论知识,查缺补漏,反思总结。最后,慕课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库,教师在平台上链接了大量的文献材料供学生进行补充学习,此外创建了“好书杂货铺”、“心灵树洞”等专题模块,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交流与学习。

“我今天把MOOC上的课程视频全都看了一遍,对上课过程中有些没太理解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及对课程中没注意到的知识点,有了新的发现。我将MOOC的链接发给了我妈妈和好朋友,让她们和我在线上一起学习。”(2018HS0216)

课程线下线上通过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和任务,提供及时的学业反馈,构建线下线上教学闭环流程,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个性化教学与协作式教学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率与注意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教”的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教与学的活力。

三、以本为本,“学”的转变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对于学生的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教师以学习为中心,将学生的角色转化为家庭内部的“自己人”,把家庭中的问题当成是自身家庭内部问题,把专业的服务方法与技巧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贯穿在整个学的过程中(陶宇、朱晓玙,2018)。课程通过构建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帮助学生自我成长,提升生命的意义与自我价值感,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知识教学向情感教学的转化。

(一)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课程以参与式学习为手段,通过开展小组研讨、感悟分享、角色扮演、情境雕塑等多种教学方法参与教学,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式教学将学生与课堂紧密联系,转化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学习理念。课程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创建参与、启发、探索课堂(周湘林,2014)。一是专题讨论。以家庭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和学生共同探讨家庭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以新视角、新思路来寻找解决家庭危机的途径。二是小组分享。学生以小组形式(一般为4—6人)自由组合完成分享与讨论任务。教师负责创建某个具体的家庭情境,将问题引入课堂,学生依次进行分享,在聆听中相互补充。教师对讨论进度与时间进行掌控,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问题上。三是角色扮演。针对某一主题,学生将抽象的知识通过表情、神态、动作、语言表现出来,利用肢体动作将抽象的概念变成真实可感的情景,使学生能感同身受。四是案例重现。将家庭问题以案例的形式进行重现,教师通过讲授亲身经历、同行的经历或者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沟通理论、冰山模型、家谱图等方法进行探索。五是情境雕塑。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家庭情境,让学生进行情境雕塑,在雕塑中探索不一样的情感,并学会表达感受。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与过往不一样的情感,对课程有较高的认同感。

“之前感觉自己在与家人、朋友的人际关系中挣扎着很累,现在学会了客观地去看待、分析所处的关系,整个人变得通透了一些,能理解自己产生这种应对方式的原因,学会去接受自己的情绪,即使是不合理的宣泄,只有接受了自己才能冷静分析,才能尝试着做出转变,迎接新的自己。课程将我们生活中的困惑拿到课堂上一起讨论、进行角色雕塑、一起探讨解决的教学方式,让我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落到了实处,真正的解决了家庭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会像小太阳一样在以后的生活中发光发热,乐观生活的同时去感染、帮助更多的人。”(2018HS0217)

针对课程中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程,笔者将这种学习过程归纳为“质疑—对话—合作”。一是形成质疑。课前学生通过自学了解课程的大致框架,引导学生对模糊的观念提出质疑,形成一套思辨式的逻辑框架。二是促进对话。学生将问题带到课堂,与同学对话,学生之间通过经验分享、观念整合、交流互补等方式,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与老师对话,老师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解读,将家庭生活的“身边事”“身边人”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将清晰化的概念标准化。三是形成合作。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与他人、外界进行探索。小组可通过案例呈现、报告反思、情景雕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家庭问题,并运用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介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点评小组成果。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交流。我之前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总是怯于与他人交往,学习的过程也是大家相互交往的过程,我学会去分享自己的观点、感受,聆听他人的观点,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这门课程,让我充分体验到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关注,我变得更有信心了。”(2018HS0202)

课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邢以群、鲁柏祥、施杰、陈随军、戚振江,2016)。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变教师为“知识生产者”,学生为“知识消费者”固化角色关系(周林兴、孙瑾杰,2019)。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不断提升,自信心得以增强。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如图1所示。

图1 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二)知识教学向情感教学的转化

《家庭社会工作》是一门充满情境性的课程,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沟通游戏帮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锻炼形象思维,获得新的感受和观点,将经验迁移到家庭问题,提升课程认同感。整个教学是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过程,将教师的“我要告诉你”向学生的“我想学什么”进行转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1.情境创建,“知”的传授

情境教学创建来源于家庭,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如:学生与父母观点冲突、对家人的不理解等,教师带领学生运用情景雕塑,让学生在过程中进行感知、换位思考与反思,并将感悟用语言的形式具体表达出来(刘迟,2016)。

“老师将我们带入到特定的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旁观者和参与者对同样的事件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这对我震撼很大,让我感受到了以往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让我能够学会理解、接纳和包容。”(2018HS0204)

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家庭交往中的矛盾,学会感同身受,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课程通过家谱图的绘制,能快速清晰地让学生厘清家庭的结构、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的重大事件等,鼓励学生用“心”去感知、体验,感受家庭成员之间以及与环境间的互动,并看到家庭中可利用资源,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懂得发现资源、发现美,并成为能给他人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人。

“在这门课程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我的家庭,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以感恩的情怀看待家庭中的人和事情。”(2019HS0208)

熟悉的情境创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

2.沟通游戏,“情”的传递

交流是体验的关键,学生围绕体验感悟进行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体验时情绪和身体的感受,将经验与感受推广到同类情境中(于成文、史立伟、王艳,2018)。在沟通模式的学习中,让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生活中的真实沟通类型,体验萨提亚5种沟通模式①萨提亚的5种沟通模式包括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一致型。,以及同学们在生活中应对不一致性沟通姿态的真实反应,然后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不同沟通姿态下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用心感受并认识到每种沟通姿态下所隐藏的资源。

“我扮演的是指责型人格,我觉得自己仿佛真的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当我不断做同一个角色时我觉得自己很愤怒,别人都不理解我,在这种情境下我感受到指责者的心理其实也是不安、害怕的”。(2018HS0201)

“生活中当我面对父母和他人的指责时,我就很害怕,想着我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对,惹他们生气了?我要听他们的话,不让他们生气和失望。”(2018HS0209)

生活中的沟通必不可少,通过沟通游戏的交流和分享,学生和老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看待彼此,并愿意尝试在生活中学习使用萨提亚一致性沟通模式,积极正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3.经验迁移,“行”的转变

学生将课堂上的所学、所思、所感、所得应用于家庭生活中,将知识服务于自身家庭问题。课程学习的目标不仅限于知识的吸收,更在于教授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通知识、学懂知识、学用知识。

“在课程中,老师会教授我们与家人沟通的技巧。在课程学习完后,我主动和家人进行了联系。以往和家人聊天时,我总觉得不耐烦,现在我学会如何与家人心平气和的聊天。”(2018HS0207)

“家庭治疗信念的学习,让我更加理解父母抚养我的不易,对于父母的批评和指责,不再只是生气、不满,而是看到他们在生活中尽所能的给予我,他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2019HS0211)

知识教学向情感教学的转化,给予了学生平等、尊重、自由的学习环境,将知识转变为具体体验的过程,实现“知”的传授。将人文情怀带入课程,师生之间坦诚相待,寓教于情,激发学生正向、积极的生活状态,实现“情”的传递。学生在“学中做”、“学中用”,将课堂知识迁移至生活,以教促学,实现学生“行”的转变。知识教学向情感教学的转变,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教学向情感教学的转变

四、以本为本,“做”的实践

“做”是《家庭社会工作》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教学实务环节内化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学习专业知识,累积实务经验,提升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教师为学生积极搭建实习平台,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社会工作与社会接轨,将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一)与“社会组织”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基地

教师利用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机会,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省级妇联妇女儿童孵化基地,了解基地工作领域及流程,实地观摩妇女儿童问题的介入过程。在观摩中,学生就个别问题进行询问和了解,专业人员进行解答。此外,针对学生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开展角色讨论、方案设计、模拟练习等活动,提升学生实务技能,深化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认识。

(二)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家庭问题实习

课程组与省妇联、社区机构合作构建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实习平台。学生利用暑期实践,参与“五好家庭建设”、“妇女儿童保护”、“家庭无暴”、“家庭纠纷调解”、“安心百合”等家庭服务实习。学生通过实地参与项目的策划、宣传、动员、介入等环节,以一名“准”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参与家庭问题的评估与介入过程,在真实的环境与问题中体验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技巧。

(三)学生“走进”社会,专业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拓展至社会服务,将课程学习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实务能力,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与社会研究中寻找专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契合点。教师通过暑期社会调研项目,带领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收集一线资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定潜在人群与活动目标,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有着明显的提升,正如学生所言:

“我们上课的形式多样,本来我对社会工作专业没有兴趣的,可是在老师一次次的引导下,我现在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大大提升,学习更主动,对今后的就业也更有信心了。”(2018HS0205)

《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实践环节,在依托课程优势的基础上开展“实习型”、“项目化”、“课题式”的实践模块,“引进”校外实践资源,“走出”校园,致力于培养“宽口径,能力强,高素质”的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模块,如表2所示。

表2《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模块

在“做”的方面,课程在落实三个具体实践模块的基础上,以提升学生实务能力为目标,提高专业认知为重点,构建了较完整的《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实践体系,如表3所示。

表3《家庭社会工作》课程实践体系

五、结论

(一)以本为本,学生为主体

以本为本的核心任务和根本要求都是培养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呵护学生的独特性,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姚姿如、杨兆山,2011),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探索的结果,学生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融会贯通。学生学习中经过质疑与疑惑后,才能领悟知识,与知识对话,实现学思结合。学生初学此门课时,有部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较低,不愿积极的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甚至部分学生对学习感觉较迷茫。课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带领学生体验角色,启发学生用心感悟,并分享、讨论、体验不一样的感受和角色,从而合理看待自身资源,学会接纳自己,并构建积极正向的自我。因此,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学”的传授,更是“思”的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学习,学习中对话,将“所思”、“所学”融会贯通,促进每个学生有感悟、有收获,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专业教育。

(二)以本为本,学习为中心

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成员,学习不仅要继承人类文化的精华,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而且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建设社会和发展社会。以学习为中心,提升学生实务技能,实现“坐中学”向“做中学”的转变,主张“脑心并用”,学会“用心感悟”,用心参与课堂,用心参与实践,在学习、实践中获得真知,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以科学的方法获得真知灼见。教学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由体验者转化为主导者的过程,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将体验变为实践,主动寻求解决家庭问题的资源与应对方式,在实践中磨练提升专业实务技能。

(三)以本为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以本为本的教育,要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科学研究新成果,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渐增强,但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了解度、认知度普遍不高,社会缺少“社工氛围”,不少非专业人士从事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缺少人才支撑。

以本为本的教育,强调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课堂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探索“教”的措施,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中改进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塑造他们的社会科学基本素养,激发他们的人文精神;寻求“学”的转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将知识转化为内心的情感体验,发掘个人内在资源与生命力,提升自我价值感;推动“做”的实践,拓展教学理念,链接多方实践点,形成“学校+社区+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学习时做到兴趣与责任并重、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专业认可度有一定的提升,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家庭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家庭“煮”夫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