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析

2020-10-17 07:01王昊韦正波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鼻咽阴性淋巴结

王昊 韦正波

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是一类来源于黏膜上皮和黏膜下腺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这些上皮细胞能将胺的前体(amine precursor)摄取,通过脱羧作用合成和分泌胺及多肽激素。NEC好发于呼吸道及消化道[1],临床上少见,占人体全部恶性肿瘤比例不足1%,其中原发于头颈部更少见[2],鼻咽部来源则罕见[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例鼻咽部N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期提高该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10月至 2018年12月由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经鼻内镜鼻咽病变活检、病理学诊断为鼻咽部NEC的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常规及专科检查,并结合B超、CT和MRI等辅助检查明确肿瘤侵及部位与范围,根据AJCC(2010年第7版)分期系统确定TNM分期和临床分期[4]。

1.2 方法

所有患者肿瘤病理组织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4 μm后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标记采用EnVision两步法。一抗包括 CgA、Syn、CK、CD56、Ki-67,通过原位杂交检测EBERs表达情况,所有一抗、二抗、DAB显色试剂盒等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并设阴性对照。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胞浆着浅黄至棕黄色为阳性细胞。所有结果均由2位高年资病理科医师阅病理片并作出病理学诊断。2例院外首次诊断的复发患者,通过原病理切片及蜡块进行会诊作出病理诊断。

1.3 随访

通过门诊复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12月。出院后第1年内每3个月复诊1次;第2年内每3~6个月1次;第3年后每半年随访1次。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12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9.4岁;有吸烟史者6例,饮酒史者5例。其中2例为院外治疗后复发患者(病例1和病例9),1例(病例1)首诊时于外院行放化疗4年后鼻咽部复发,另1例(病例9)首诊治疗后3年余胸壁复发并出现肺、心包等部位转移后转入本院就诊。其余10例均为首发患者,且均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见表1。

表1 12例鼻咽部NEC患者的临床资料Tab.1 Clinical data of 12 patients with NEC of nasopharynx

2.2 镜下表现和免疫表型

2.2.1 镜下表现 12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小细胞型NEC。光镜下经CD56、CgA及Syn染色后总体表现为瘤细胞较小,呈圆形、卵圆形和梭形,核深染,胞浆少,核浆比例高,伴有较明显的病理性核分裂象,染色质细腻。瘤细胞呈片状或巢状浸润,有时可见细胞受挤压现象,局部可伴有明显坏死,见图1A。

2.2.2 免疫表型 12例癌组织中,CgA阳性或部分阳性6例,见图1B;CD56阳性或部分阳性9例,见图1C;Syn阳性或部分阳性10例,见图1D;EBERs检测的9例中表达阳性或部分阳性3例。Ki-67增殖指数检测9例,增殖指数为65%~100%,其中8例≥70%。所有患者CK或广谱CK表达阳性。S-100(5例),LCA(6例),NSE(3例),Vimentin(3例),CD3和 CD20(6例),HMB45(2例)均阴性。1例(病例 8)CD99(阳性)和FLI-1(阴性)。

图1 鼻咽部NEC患者肿瘤病理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HE×100)өFig.1 Result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tumor pathological tissues in patients with NEC of nasopharynx(HE×100)

2.3 治疗与随访结果

12例患者中,2例为院外治疗后复发患者(病例1和病例9),其余10例均为首发患者。单纯放疗1例,单纯化疗3例,其余8例行放疗和化疗。放疗采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或常规放疗。化疗药物以依托泊苷和(或)铂类药物(顺铂或卡铂)等为主,所有病例均无类癌综合征表现。随访时间为11~8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随访结束时,死亡3例,存活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3个月。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NEC是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鼻咽部小细胞NEC则更为罕见,至2017年全世界报道不超过10例[3]。本组中40岁以上者占75.0%(9/12),提示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12例NE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0∶2,提示该病可能好发于男性。其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考虑与男性吸烟比率较高有关。研究表明,吸烟可引起p53基因的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过表达,从而增加NEC的风险[5]。本组6例患者(50%)有吸烟史,均为男性。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所有首诊的患者(10/10)确诊时已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提示鼻咽部NEC存在淋巴结高转移的风险,其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组患者中9例进行了癌组织Ki-67的检测,约89%(8/9)的患者中该指标表达率均≥70%。本组NEC患者高淋巴结转移率可能与Ki-67高表达相关。

3.2 鼻咽部NEC的诊断

鼻咽部NEC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鼻咽肿物活检送病理学检查。本组病例均经鼻内镜进行鼻咽病变活检,并根据组织病理学表现确诊。镜下多数表现为瘤细胞较小,呈圆形、卵圆形和梭形,核深染,胞浆少,核浆比例高,伴有较明显的病理性核分裂象,染色质细腻。瘤细胞呈片状或巢状浸润,有时可见细胞受挤压现象,局部可伴有明显坏死等病理表现,而有研究报道鼻咽部NEC的镜下特点为癌细胞体积较小(常<3个静止淋巴细胞),核圆形或梭形,核仁不明显,细胞浆稀少,染色质为细颗粒状;常见核分裂象、坏死、凋亡;癌细胞常排列成片状、巢状,可见菊形团;其中细胞受挤压现象是比较特征性的表现[3],与本研究组中的多数病理结果表现相似,尤其是特征性表现呈现一致性。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是诊断NEC的关键。研究报道NEC肿瘤细胞可表达多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其中以CgA、Syn、CD56和NSE等最有意义,其中79%~90%的NEC组织中至少表达一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5-6]。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癌组织中(12/12)至少有一种标志物表达阳性,与以上报道结果一致。此外,病理分型也是诊断鼻咽部NEC诊断的重要步骤,目前NEC病理类型可分为4个亚型:⑴典型类癌;⑵非典型类癌;⑶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型);⑷混合型小细胞癌(非小细胞癌神经内分泌型)[1]。本研究中12例患者均诊断为小细胞型NEC,与FAISAL等[7]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该型是鼻咽部NEC的主要病理类型。

3.3 鼻咽部NEC的鉴别诊断

NEC在临床上需与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Ewing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ewing sarcoma/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neoplasms,ES/PNET)及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等相鉴别[8]。⑴ON:该瘤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起源于鼻腔鼻窦嗅上皮,但原发于鼻咽部者十分罕见[9-10]。镜下癌组织中可见小叶结构,伴血管基质及神经原纤维;肿瘤细胞也可排列呈假菊形团,可见核分裂及坏死。免疫表型Syn、CD56、CgA也呈阳性,但CK通常呈阴性[8],可与NEC鉴别。也有学者认为可通过S-100检测鉴别ON和NEC,该蛋白在前者组织中小叶周边的支持细胞和神经丝束中表达,若表达阴性,则可排除 ON[3,11]。本组检测 S-100的 5例患者结果均为阴性,也支持这一结论。⑵恶性淋巴瘤:肿瘤细胞常排列成片状并弥漫性生长,无巢状、菊形团结构;CK、Syn等不表达,而 LCA、CD20和 CD3等呈阳性表达[3,8],可与 NEC鉴别。⑶恶性黑色素瘤: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黑色素瘤罕见,镜下可见肿瘤细胞较小,也可排列成假菊形团状或巢状,病理性核分裂象常见[3,8]。但是,免疫表型 Vimentin、HMB45、S-100 可阳性表达,而 CD56、Syn[3]和 CK[12]则阴性,与NEC不同。⑷ES/PNET:该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极少出现淋巴结转移[13],且原发于鼻咽部者罕见。镜下可见小的肿瘤细胞密集分布,可形成分叶状或腺泡状结构,真性或假性菊形团可见。肿瘤细胞胞浆稀少,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免疫表型CgA、Syn等也可阳性,少数病例也表达CK[8]。但是90%以上的患者表达FLI-1和CD99,其中FLI-1特异性较高,但CD99特异性不高,NEC 中CD99也可阳性表达[14]。本组中1例患者CD99检测亦呈阳性,但FLI-1阴性。另外,本组中无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绝大部分(11/12)诊断时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转移,这些特点与ES/PNET不同,也可作为鉴别依据。⑸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占横纹肌肉瘤的80%[8]。病理学特点表现为疏松的黏液基质中出现核拉长的梭形细胞,可见较多核分裂,可出现肌原纤维或横纹[15]。desmin、myoglobin、MyoD1阳性,部分患者也非特异性表达CD56,但通常不表达CK,这有助于与NEC鉴别[8]。⑹鼻咽癌:鼻咽癌与鼻咽部NEC在临床症状上较相似,但在镜下表现中前者肿瘤细胞体积相对较大,分化型的癌细胞可排列成铺砖石样,细胞间桥可见。非分化型癌的癌细胞则出现空泡状的瘤细胞核,可见核仁;此外免疫表型Syn、CD56表达阴性[3],这些特征可与NEC鉴别。

3.4 鼻咽部NEC的治疗及预后

目前鼻咽部NEC仍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一些学者认为小细胞NEC分化差,单纯手术效果往往不佳,采用手术+放疗和(或)化疗的综合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16]。黄波等[17]认为,对于局部晚期(T4N0M0)的患者,手术+放疗或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鼻咽部NEC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也有学者主张鼻咽原发性NEC应按照鼻咽癌(非角化性癌为主)治疗方式。本研究中10例首诊患者,治疗上均遵循了鼻咽癌的一般原则,采用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方法。另外,本研究中1例(病例1)为放化疗后4年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行颈淋巴结清扫+胸大肌皮瓣切取移植术+侧颅底肿物切除术+术后颈部放疗及同期化疗,治疗后患者获得了24个月的生存期。因此,我们的经验是,对于一些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这与一些学者的观点一致[17]。有报道表明,头颈部NEC恶性度高,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为13%。而鼻咽部NEC的恶性度更高,是头颈部NEC中预后最差的一种,其中位生存时间为15.1个月,而头颈其他部位的NEC中位生存时间为36.4个月[18]。本研究随访结束时,3例患者死亡,9例患者存活,中位生存时间为33个月,高于以上报道的结果。

综上所述,鼻咽部NEC临床上极少见,好发于中老年者和男性。病理类型以小细胞型为主,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以放化疗为主,但以上结论需要积累更多的病例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鼻咽阴性淋巴结
幼儿罕见鼻咽部异物1例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反复鼻出血VS鼻咽癌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鉴别早期鼻咽癌与鼻咽良性增生的价值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