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的临床价值

2020-10-19 06:07李博辽宁省本溪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本溪1171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心梗血气心衰

李博 辽宁省本溪市第三人民医院 (辽宁 本溪 1171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本院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6月~2019年5月,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n=41例)及观察组(n=41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的pH值、PO2、PCO2与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H、PO2、PCO2等血气指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急性心梗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于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持续性胸部疼痛症状,并且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这时患者心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临床上需要对急性心梗患者治疗时及时进行溶栓、止痛措施,并保护心脏功能。若急性心梗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患者会出现左心衰和呼衰等严重并发症,这时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要对患者实施快速、科学的治疗措施加以干预[2]。本文主要研究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82例本院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6月~2019年5月,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n=41例)及观察组(n=41例)。

参照组:年龄52~80岁,平均(66.16±6.48)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

观察组:年龄53~81岁,平均(67.05±6.53)岁;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

纳入标准:①均经过心电图和血清标记物等检查,并确诊为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疾病;②患者动脉血氧分压<60mmHg;③研究经医学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者;②严重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③依从性较差者;④伴有恶性肿瘤疾病者。

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要保持卧床静养,在卧床静养期间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予患者合理的止痛药物,并适当调整患者的血容量;给予患者常规吸氧治疗。

予以参照组常规治疗,治疗方法为:在对患者治疗时,主要给予患者抗凝治疗、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并给予患者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口服剂量为75mg/次,1次/d;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剂量为100mg/次,1次/d。治疗时间为30d。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气指标情况对比(±s)

组别 pH PO2(mmHg) PC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1) 5.26±0.51 7.44±0.71 42.92±4.03 132.74±12.96 40.95±3.87 35.95±3.36参照组(n=41) 5.37±0.52 6.32±0.60 43.19±4.08 81.28±8.05 41.04±3.92 40.04±3.84 t 0.9670 7.7149 0.0315 21.5975 0.1046 5.1326 P 0.3364 0.0001 0.7638 0.0001 0.9169 0.0001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方法为:对患者实施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模式为P-SIMV+PEEP,呼吸机参数设置为:呼吸频率为6~12次/min,PEEP为3~15cmH2O,气道峰压为25~45cmH2O,PEEP的初始值设置为2~3cmH2O,并且每次上调2cmH2O;在治疗时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并根据指标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PEEP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血气指标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改善幅度在80%以上,并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改善幅度在40%~79%,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指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书+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述。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气指标情况对比

在治疗前,两组的血气指标对比,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H值、PO2、PCO2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pH、PO2、PCO2等血气指标对比,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较多,老年人群的身体机能处于不断退化的过程中,其身体的各项器官均不断衰退,容易出现多种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多种器质性疾病[3,4]。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此病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缺氧症状而产生的疾病,此时患者的心肌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的胸部疼痛、胸闷等症状,并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其动脉压不断降低、心输出量不断减少,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左心衰和呼衰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5]。

临床上在对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患者治疗时,会对其实施合理的止痛、扩容、溶栓等常规治疗,以快速有效改善其病情[6]。临床上为了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多会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通过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气体交换障碍症状,显著提升血氧饱和度,使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恢复平稳,有效提升了疾病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得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H值为(7.44±0.71)、PO2为(132.74±12.96)mmHg、PCO2为(35.95±3.36)mmHg,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pH、PO2、PCO2等血气指标对比,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梗合并左心衰及呼衰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pH、PO2、PCO2等血气指标,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心梗血气心衰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浅谈急诊科POCT血气分析仪及血气标本质量控制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