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对建立人工气道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2020-10-19 06:07李娟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天津3018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输液泵氧分压血氧

李娟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天津 3018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对建立人工气道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10月行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20.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疗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断或者定时气道湿化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吸痰次数、吸痰时间以及吸痰时和吸痰5min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吸痰次数和吸痰时间分别为(9.18±2.06)次和(1.76±0.41)min,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3.24±3.17)次和(3.26±0.48)min(P<0.05)。吸痰5min后研究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分别为(96.12±3.29)%和(75.68±6.7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2.78±4.13)%和(66.83±6.24)%(P<0.05)。结论:对行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建立人工气道是救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1]。但是在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之后,患者的咳嗽能力会明显降低,呼吸道失水显著增加,同时患者会完全丧失上呼吸道对于呼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没有经过加温和湿化的气体直接通过气管导管或者气管套管,进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湿化不良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2,3]。此外没有经过湿化的气体在进入下呼吸道之后还会引起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损伤[4]。因此通过建立人工气道来对急性脑血管疾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气体的湿化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5]。为了寻求积极有效的气体湿化处理措施,本文将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疗法应用于本院行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10月行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PSS 20.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为14例和9例,年龄为33~77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为13例和10例,年龄为30~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间断或者定时气道湿化疗法进行治疗,应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每隔45min向患者气道内滴入4mL湿化液,并且在每次吸痰前后滴入湿化液4mL[6]。

表1. 两组患者吸痰时和吸痰5min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对比

研究组患者给予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疗法进行治疗,选择北京鑫禾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A211输液泵,全天24h持续不断均匀的向患者人工气道中滴注湿化液。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配置250mL0.45%的氯化钠溶液,将输液管链接在输液泵上,取一次性头皮针剪去针头部分,然后将其连接在输液器末端,另一端置入气管套管约3~5cm,并进行固定[7]。采用纱布帽扣盖将人工气道外口盖住。设置滴注速度,通常为6~8mL/h,启动输液泵,对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8]。在实际持续湿化过程中可以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滴注速度进行适当调节。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吸痰次数、吸痰时间以及吸痰时和吸痰5min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吸痰次数和吸痰时间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每日吸痰次数分别为(9.18±2.06)次和(13.24±3.17)次,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每日吸痰时间分别为(1.76±0.41)min和(3.26±0.48)min,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对比

吸痰时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差异均不显著(P>0.05);吸痰5min后,研究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分别为(96.12±3.29)%和(75.68±6.7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2.78±4.13)%和(66.83±6.24)%(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行人工气道治疗过程中,为了寻求积极有效的气道湿化疗法,本文将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应用于本院患者的治疗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吸痰次数、吸痰时间以及吸痰5min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和经皮氧分压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对行人工气道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湿化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猜你喜欢
输液泵氧分压血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基于专利分析的输液泵在战创伤救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及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