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2020-10-19 06:07赵成龙高剑峰门阁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精六科辽宁开原112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奥氮难治性休克

赵成龙 高剑峰 门阁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精六科 (辽宁 开原 1123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采用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符合研究条件患者,均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总治疗时间、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观察组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及总治疗时间分别为(5.11±0.84)d与(8.26±1.75)d,均远低于对照组的(7.86±1.65)d与(11.24±2.05)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0%。结论: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建立在抽搐性电休克治疗基础上的改良方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用药控制,且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总治疗时间更短。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药物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下症状可更快改善,具有应用价值。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并不罕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严重程度较高,常伴随着思维、行为、情感、感知等方面的障碍,其主要特征为环境与精神活动不协调,目前病因尚未下定论[1]。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为奥氮平,但精神分裂症需长期服药,可能引起患者服药依从性下滑以及体重明显增加之类的副作用,较长的疗程导致精神分裂症的持续控制可行性有所下滑[2]。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在奥氮平基础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9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区间处于45~60岁,平均(51.39±2.23)岁;精神分裂症病程1~6年,平均(3.19±0.65)年。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区间处于47~60岁,平均(52.07±1.98)岁;精神分裂症病程1~6年,平均(3.22±0.71)年。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年龄在60岁以内,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与《国际疾病分类》相关诊断标准,在近5年内至少服用过3种抗精神病药物且每种药物服用时间在6周以上,药物服用史包含至少2种化学结构,在充分、持续用药下精神症状改善不明显,入院时行血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无明显异常,研究前1个月内不存在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

剔除标准: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存在躯体严重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精神发育迟缓、癫痫病史、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疾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奥氮平(国药准字H2O090828)药物治疗,前两周以小剂量为主,两周后增至正常治疗剂量,即每日15~30mg,在此期间不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改良电休克治疗,选择美国SPECT公司生产的醒脉通多功能电痉挛治疗仪,将奥氮平每日用药量减量至每日5~10mg。令患者禁食禁水至少6h后开始改良电休克治疗,治疗前将衣带领扣解开、义齿取出、大小便排空,根据患者体质量,按照0.01mg/kg剂量静脉注射阿托品,按照0.3mg/kg剂量静脉注射依托咪酯。观察患者角膜反射,待反射消失后按照1mg/kg剂量将氯化琥珀胆碱静脉注射,开始改良电休克治疗。设定20Hz刺激频率,第一次双颞侧通电治疗时设定15%能量百分比,之后逐渐升至30%。在改良电休克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水平、呼吸节律,给予持续面罩加压。改良电休克治疗每周实施3次,一疗程为10~12次。

1.3 观察指标[3]

1.3.1 恢复速度。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好转状况,记录精神恢复正常状态耗时及总治疗时间;

1.3.2 临床疗效。选择PANSS评分对患者精神分裂症程度展开评估,依照分数下降程度判定临床疗效:治愈:PANSS评分下降程度在75%以上;显效:PANSS评分下降程度在50%以上;有效:PANSS评分下降程度在25%以上;无效:PANSS评分下降不及2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精神分裂症恢复耗时及治疗总耗时以±s表示,以t检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性以[n(%)]表示,以χ2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恢复速度

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及总治疗时间,显示观察组两项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0%(P<0.05),详见表2。

表1. 恢复速度对比(d)

表2. 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患者在行为、思维等方面的障碍直接对其社会成就、健康认知、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产生影响[4]。认知损害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主要涉及到执行力、记忆力、注意力三个方面。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率通常在50%以上,但约有30%左右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长期、足量服用下仍无法达到理想疗效,被归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5]。

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建立在抽搐性电休克治疗基础上的改良方式,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机制在于通过短暂、适量的电流对大脑产生刺激,引起其意识丧失。在麻醉状态下完成,通过肌肉松弛剂避免在治疗过程中机体出现剧烈动作而引发一些不必要损害。通过电刺激可在恰当的脉冲电流帮助下刺激大脑皮层,使之广泛性放电,让脑细胞发生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对精神症状予以快速有效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改良电休克治疗后需持续监护15min左右,避免在患者意识恢复过程中出现跌倒或其他损害。若存在躯体病症或属于年老体弱患者,更需强调治疗后监护,以防个别体质虚弱者出现继发性呼吸抑制危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单纯用药控制下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联合了改良电休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0%,且精神状态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总治疗时间更短。说明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而言,单独应用奥氮平药物治疗在治疗速度上较慢,联合改良电休克方案后疗效更具满意度。

猜你喜欢
奥氮难治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真实世界中联用丙戊酸盐对奥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