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青少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效果评价

2020-10-19 06:07关明明胡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椎动脉多普勒颈椎病

关明明 胡苹

1 沈阳二四五医院电诊科 (辽宁 沈阳 110024)

2 沈阳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34)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对青少年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评价疾病对于收缩期峰值流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9例CSA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青少年49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椎动脉内径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I高于比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检测CSA,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研究显示,人体双侧的椎动脉供应着大脑半球后40%区域[1],而椎动脉血流减少会导致椎动脉颈椎病出现。现阶段,颈椎病是比较常见且多发疾病,同时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近年来青少年患者人数出现明显增加。椎动脉主要供应脑组织血流量,一般情况下,椎动脉血流左右侧相互对称且相对稳定,颈内、外动脉以及椎动脉因神经根炎症、椎体排列错位、椎间隙狭窄等受到一定压迫,从而压迫交感神经和动脉内膜斑块。由于血流动力学与椎动脉管腔存在相关性[2],因此,椎动脉血流检查对于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可重复、创伤小、操作简单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本次研究观察CSA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特点,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9例青少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有关检查确诊为CSA,男28例,女21例,年龄15~19岁,平均(14.8±3.5)岁,诊断标准:具有跌倒发作、颈性眩晕病史;旋颈试验为阳性;进行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存在交感神经症状。另选取同一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青少年49例为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13~18岁,平均(15.1±3.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探头频率5~12MHz。①观察管腔内斑块、主动脉管径、位置、走向情况使用2D超声;②观察椎动脉充盈情况、血流方向使用彩色血流显像;③观察频谱形态,当出现血流不易显示、流速过低时,则调整彩色增益和速度标尺。

1.3 疗效判定标准

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为:RI>0.72;PSV<35cm/s;EDV<10cm/s。

记录椎间段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血流量(Q)、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流速(EVD)]、内径(Inner diameter)。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RI、PSV、EDV、Q、Inner diameter水平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检查结果

观察组49例患者中,闭塞3例、扭曲3例、窃流11例、发育不良13例、狭窄19例。

2.2 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动力学

两组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s)

表1. 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s)

组别 RI Q(mL/min)PSV(cm/s)EDV(cm/s) Inner diameter(mm)观察组 0.8±0.1 87.1±22.3 33.2±12.2 7.5±2.1 3.3±0.4images/BZ_129_1253_562_2267_719.png

2.3 CSA患者颅外椎动脉结构和血流变化

CSA患者的右侧椎动脉血流阻力高于左侧椎动脉。病变血管远端血流速度显著降低。

3.讨论

椎动脉主要供应大脑后部、脑干、小脑血液,是主要的供血来源[3]。椎动脉血流在健康人中始终处于恒定状态,两侧且对称供应,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本身行走状况、管腔直径大小之间关系密切。本次研究中,许多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原因为管腔狭窄、椎动脉行走弯曲,从而导致血流在颅内的速度降低,最终出现不同临床症状。临床诊断CSA期间,应将颅内高压、高血压、脑血管病变情况排除,并按照具体情况和症状进行判断[4]。左右椎动脉行走方向不一样,左侧在分出主动脉弓后分出椎动脉;右侧发出位置为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右侧椎动脉因走向较左侧复杂、每级血管成角大而导致其血流阻力高于左侧椎动脉。所以当出现诱导椎动脉病变的原因,最先受到影响的椎动脉为右侧,以血流速度反应最突出,显著降低;同时导致阻力指数升高[5]。

诊断CSA的方式有很多,如CT、X线、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6]。其中X线和CT是检查颈椎功能位,可将异常情况清楚显示,如椎骨畸形、项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等,但是此方式会辐射人体;而MRI可分析脊髓状态和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是此种检查方式需要较高的费用;MRA只能检查椎动脉狭窄、弯曲、走向,同时费用高;DSA可对椎动脉形态结构、走向进行观察,但是创伤性大[7]。

上述检查方式都存在不足之处,并且部分检查需要的费用较高,特别是基层单位很难普遍应用。所以,本次研究则对CSA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椎动脉内径、EDV、PSV和血流量比对照组低,观察组RI比对照组高,说明血管阻力会因椎动脉出现狭窄后而显著升高,同时导致病变血管远端的血流收缩期下降速度、上升速度、血流速度降低;舒张期会因狭窄较为严重而出现全部或部分断流情况,血流量也出现明显减少,提示患者需要在检查时将彩色增益调大才可使血流信息清晰显示出来。椎动脉血流量同样会因为椎动脉弯曲而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一般情况下,临床症状在椎动脉弯曲不严重时不会出现,但是若出现严重扭曲时,患者会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如眩晕、头痛等[8]。当椎动脉出现窃血情况,会导致无名动脉出现狭窄或闭塞,最终出现降低近端压力的情况,若压力不足体循环压力1/10时,血液会因虹吸现象自健侧椎动脉至基底动脉到供应患侧[9],患者此时会发生部分血流在患侧椎动脉反流情况,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情况出现,导致患者出现脑缺血。

综上所述,在对青少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血流有关指标检查时,可有效检查,并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椎动脉多普勒颈椎病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