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0-10-19 18:15耿艳灵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不良反应

耿艳灵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研究样本定义为:56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根据就诊次序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技术,研究组接受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比较不同诊断技术临床价值、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诊断吻合率(96.43%)高于对照组(75%)(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7.14%)低于对照组(32.14%)(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操作简单、检出率高、不良反应小,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价值;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236-01

冠心病多发于45岁以上人群,病因: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导致机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给患者生活带来影响。“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金标准。超声心动图有无创无痛、操作简单的优势。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安全、稳定的微创诊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此,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诊断技术效果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病例选取时间: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研究样本定义为:56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根据就诊次序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

对照组:男患者12例,女患者16例,年龄47--77(平均:62.5±12.5)岁。病情持续0.5--7.5(平均:4.1±1.2)年。

研究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10例,年龄48--76(平均:61.4±11.4)岁。病情持续0.4--7.4(平均:4.0±1.3)年。56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保持平卧位,消毒、穿刺。经下肢股动动脉将导管输送至主动脉确定冠状动脉,当确定插口后注入造影剂,结合造影剂冠状动脉对患者病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流向异常。

超声心动图诊断:患者保持平卧位,超声检查,分段对心脏切面、心室长轴切面与系列的短轴切面检查。对患者左心室阶段划分,重点为9、16节段。检查各切面运动状态,异常运动图像冻结截图分析计算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范围。

1.3评价指标

(1)分析两种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结果:右心室流出道异常、左心室舒末径异常、左心房内径异常、左心房与右心室内径均异常。(2)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

1.4数据处理

本次统计软件版本为SPSS22.0,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认为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结果比较

研究组诊断吻合率(96.43%)高于对照组(75%)(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恶心1例、无呕吐、低血压1例。对照组分别为4例、2例、3例。总不良反应(7.14%)低于对照组(32.14%)(P<0.05),详见表2。

3讨论

常见冠心病诊断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CT等[1]。其中,心电图临床较为常见,但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现象难以成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金标准”,检出率高。不过,该项诊断技术费用高、操作繁琐,对患者身体有一定损伤。超声心动图诊断通过声波特有的性质展开心脏检查并诊断,较以上两项技术,超声心动图既综合了优势又弥补了不足,被很多患者、医生所认可[2]。

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病情状态、心脏生理功能、生理解剖结果,监测左心室收缩、舒张性、二尖瓣返流、假性室壁瘤等[3]。本研究中,研究组诊断吻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7.14%)低于对照组(32.14%)(P<0.05)。总而言之,超声心动图诊断精准性高,医生能够根据其他手段(如:运动负荷、多巴酚丁胺)等提高诊断敏感性。其原理为: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切面上,叠加彩色编码的实时血流显像,在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下显示血流方向与相对速度,提供心脏与大血管内血流时间、空间信息。该诊断技术不仅能定性还可以定量[4]。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原因为:经运动负荷的超声心动检查是否有运动下的心肌缺血、有无心脏功能受损、收缩减低、射血分数下降等。同时还可以检查有无瓣膜关闭不全、心肌穿孔、心包填塞等。在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有较高准确性,操作简单、费用低,适用于临床诊断应用。

综合分析,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诊断效能高、不良反应小,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黎明,赵博文,洪玉才.初学者应用5分钟A-F简便记忆法床旁超声心动图在诊断急性胸痛中的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1):90-95.

[2]鄢磊,阮琴韵,屈朝阳.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节段室壁运动异常的价值[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7,14(4):233-237.

[3]陈捷,章瑾瑜,陆建洪.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研究[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7,17(2):152-154.

[4]伍瓊,罗喆,洪李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超声心外膜脂肪垫厚度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1):34-36.

猜你喜欢
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不良反应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超声心动图指导下的起搏器植入术的研究报告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芒硝冷敷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肿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全方位深层次冠脉介入培训探讨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