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器”不受穷

2020-10-20 06:06小鱼儿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做官蒲松龄读书人

小鱼儿

文人穷这个枷锁像座大山,千百年来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虽然读书可以有功名、可以做官,拿到很不错的俸禄,但毕竟是少数人的好运,很多的读书人照样是穷困潦倒,留下“文人穷、酸秀才”的说法。

历史上很多的读书人都是穷困潦倒,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精神上受孔子“君子不器”思想影響太深。孔子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君子来说,吃饭睡觉都不重要,不需要什么谋生的手段和技能。文人费了那么大的劲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吗?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读书人把做官看得很重,看得很有面子。做官不成,宁可穷死,也不愿意“有器”。

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中借族人的话说:“官场就像一片汪洋,所有官绅家庭的孩子们都往这里丢,他们要是不当官就没办法养活自己。”既然是一片汪洋,丢进去会否淹死呢?反正上岸的不多。

清朝王丹麓《今世说》记江南才子毛稚黄多次落榜,功名不就,中年穷困,闭门著书,可惜他写的书一本也卖不出去,卧病床榻十余年,含恨而死。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快50岁也没谋成功名,写出的书不足以谋生活,家里穷得叮当响,孩子出门没裤子穿。他的一个亲戚实在看不下去,硬是把他拉到县衙门通过关系做了一个文书,生活才勉强有所好转。蒲松龄落榜写小说,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他始终不肯放下文人的架子,咱好赖也是个贡生,怎么可以去学雕虫小技呢?

其实博弈是讲究成本的,为某件事投了大量的成本,到头来却发现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时该怎么办?此时最理智的做法,不是用坚持换取奇迹,而是停下来想一想,观察一下,问问自己:这个方向对吗?是不是该转个弯呀?

有个远房亲戚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爹说:“你就跟着我做酱油吧。”儿子不满:“太搞笑了,上了4年大学就是为了做酱油吗?”后来勉强做了酱油制作师,结果一下子豁然开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没日没夜地研究起做酱油。他发现:自然发酵是一个人工控制菌群的造味过程,蕴含着很多科学解释不透的东西。人为制造出来的味道,可能比自然味道感觉上更好,却瞒不过美食家的嘴巴。自然发酵里面的香味非常复杂,细细品来,绝非人工能及。而且他还查了相关资料,欧洲食品委员会证实:来自红曲中的莫纳可林k,能有效降低病人体内胆固醇值。用药,可能对肝肾有副作用,而红曲里的这个成分就没事,对人体有好处,对任何人都适用。红曲米是中国传统的药食两用品,已有上千年的安全使用历史。

现在,他们家制作的酱油和腐乳品,成为著名品牌,年获纯利润在百万元以上,买房买车,比打工强多了。

你看这个书生,掌握了“器”的技术和应用,不光做到最好,还研究出它的价值。他把读书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丰富了自己的头脑,也填满了自己的腰包,发财、科研、事业三不误。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成为行业中的翘楚,必须有自己的独特绝技。要想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神”的境界,不脱上一层皮,流上三船五车的汗,是断难成功的。(摘自《视野》)

猜你喜欢
做官蒲松龄读书人
说说做官
蒲松龄纪念馆举办“道法自然——王佑学山水写生画展”
说说做官
我是快乐读书人
东山再起
蒲松龄
读书人
错别字先生
蒲松龄隐诗批文章
蒲松龄妙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