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2020-10-20 06:07禹亚辉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学生

禹亚辉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的能力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基本因素,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培养人才。本文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进行分析,从发展意义展开,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思维模式

引言: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我国人才的全面性发展,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如何将学生创新能力和高校教学相结合,实现二者的融合性发展,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进行分析,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需求,进而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据调查显示,我国有90%以上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选择行业大多数以IT、服务及快消品为主,进而实现学生创新的发展。其中,学生选择的创新行业多以本专业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业理念,提升学生产学对接的意识。创新创业是指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技术的发展,完善创业的目标。创新是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基础,其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创新能力,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转变,保障创业的开拓性与原创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我国高校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提升我国创新行业的发展能力,使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建设。

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创新思维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学校、政府及社会等多方面进行配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全面性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提升创业者的特质和专业能力。创业者需在创业前对自身能力进行评估,充分认识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由此提升创业的成功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时,其表现具有一定的不自信性,缺乏创业的动力,学校需要结合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提升,实现对于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其中,高校生面对长期的应试教育,其过分重视与追求分数,忽略了创新性能力,由此降低了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转变教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创新性认知水平,激发其创新性能力。

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发展培养人才,进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其中,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根据其个人特征有针对性的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学校需要转变课堂教学的形式,提升其作为创业者的能力和潜质,进而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心理认同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其中,进行高校学生能力和特质的培养时,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与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科学的培养理念与思想需要高校转变思想,将教学管理与创新思想的教学相结合,与发展的眼光相结合,进而推动创新性思想与人才培养的相符性,将现代化的人才作为高校发展及培养重要因素,将市场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导向,实现人才培养的科学性,进而落实创新性人才的发展。科学性的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培养有利于实现学生创新性的建设及发展,保障创新手段的提升。例如,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由此制定创新教学计划,将其向学校的创新性水平进行提升,从而实现学校的现代化发展[1]。

(二) 转变课堂形式,建构科学创业课堂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学更加注重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系统相结合,其更加重视课堂的系统性及完整性,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的全面性培养。其中,创新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的培养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促进二者间的融合性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课程改革,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性的能力,提升我国创新创业性教学的效率。例如,学校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融合创新性教学,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动手能力进行提升,使其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

创新创业教学的模式的完善有利于转变高校课堂建设的形式,由此实现创新性教学的完善。其中,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课程的管理部门,形成工作小组,保障创新创业工程建设的专业性。例如,学校可以聘请相关的专业人才,向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增强学生的心理认同感。学校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生创新性水平的提升,提升课程内容的专业性[2]。此外,学校教师还需进行创新性教学的全面性分析,进而培养出具有专业素质和心理能力的学生,实现专业性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间的融合,实现课堂发展的专业性,保障创新创业课堂的实效性发展。同时,高校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性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动手能力分不开,学校要注重将创新创业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建设创新型工程的实际操作性。

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是高校发展的重点,学校要转变创新性教学体系,建设其教学课程与教育体系,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主要的目标与手段,加强二者间的连通性,进而建设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实现创新性课程与学生培养的结合,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性思维,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高校要将创新创业型人才与其原有课程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其中,进行课程建设与实践时,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水平,保障其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学校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将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将创业的项目选择、成本控制与资金管理进行规范,加强学生的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3]。

(三) 提升教師专业能力,打造创新型师资团队

教師的专业能力能够增强高校教学的专业化,形成学校创新性队伍的规范性建设,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为我国相关人才的培养形成专业的支撑,保障高校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其中,我国创新创业教学的模式引入时间较晚,因此教学经验与手段需要被借鉴,进而为高校的教学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学校需要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打造出一个具有专业化、创新性师资教学队伍。其中,学校可以将“走出去”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入,将高校的教师与专业性人才送到企业及相关单位进行学习,进而将教师人才进行专业化培训,从根源上提升高校创新性教学的发展。

创新性思维模式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因而要转变学校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学习,实现实际项目与理论教学的有效对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由此进行实践性教学,提升高校教学能力与水平,实现创新创业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高校还可以采取“引进来”的措施,提升学校的建设及发展能力,引入社会中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及创新创业人才,向学生分享其创业经验,转变人才培养及发展的现代化手段,保障创新教学的效率提升。此外,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将专业对口的学生输送至企业学习,既满足了学校实践性教学的需求,又解决了企业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实现二者间的融合性,进一步激发企业与学校培养人才的动力。企业与学校的结合发展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与水平,保障学生的运行手段的提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而增加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结论:综上所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转变高校教学模式,增加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中,可以通过加强创新思维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方式,从而转变课堂形式,建构科学创业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我国人才的全面性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传统课堂与教学理念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卫卿,朱俊杰,陈粲,等.高校学生干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基于URCP体系视角[J].产业创新研究,2020(09):168-169.

[2]侯振鞠.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8):148-149.

[3]杨兵兵,郭新玲,王博,等.高职材料成型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J].铸造技术,2020,41(04):391-393+404.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