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看人下菜”典故(二)

2020-10-20 05:47许圣义许昌浩
烹调知识 2020年10期
关键词:介子肘子晋文公

许圣义 许昌浩

“看人下菜碟”彰显餐饮业者或烹饪业者随机偶然的创新能力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烹饪出好的菜肴必须有好的食材,正所谓“材好菜好”。但是,笔者发现,历史上偏偏有些厨师,偏偏能够以简陋的食材烹饪出独特的菜肴,且流传千古。有这么几个典故可作佐证。

◎“股肱肘子”

古典长篇小说《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介子推守志焚绵上,太叔带怙宠入宫中》记载一则典故——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君主晋献公非常宠爱他的妃子骊(又作炳)姬。想把君位让给骊姬生养的小儿子奚齐,就把原来立的太子申生杀害了。一时之间,晋献公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便互相残杀起来。申生之弟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的陷害免遭株连,就离开晋国流亡出走到国外避难去了。

重耳在国外避难期间,屡遭磨难,艰苦备尝。有一次,他在山里迷失方向,几天几夜没吃饭,饿得头昏眼花。他想到自己饿死了事小,恐怕今后晋国的老百姓就遭殃了。随从介子推认为他是继承国君的人才,自己应当尽心尽力辅佐。于是,背着重耳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用火烧熟送给重耳吃。重耳知道后,万分感动地说:“我日后将用什么来报答你呢?”介子推回答说:“你我流亡在外,饱经风霜之苦。但愿你今后多思治国良策,做一个清明的国君。”重耳听后十分感慨,表示一旦做国君后,一定要做个明君。

重耳流亡19年后,得到了秦穆公的帮助,打败其弟奚齐,果真当上了国君,立为晋文公。接着,他对陪同他一起流亡过的人都论功封官,唯独把那个赤胆忠心,割股献君,辅助君王的介子推给忘记了。介子推受到冷落,并不愿争功,但想到这样昏庸的君王如何能治国安邦,造福于民呢,不便心里十分失望难受。于是心灰意懒,万念俱灭,随想离开人世遁匿山中。当时他写了一首《龙蛇歌》悬挂于城墙上,歌词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流天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子中野。”接着就背着母亲隐居到绵山(在今山西介休县境内)去了。

介子推的邻居解张深为不平。上书以告晋文公。晋文公十分惭愧,深感不安,亲自到绵山求访。介子推看透了这个蛮横霸道的君主,所以避而不见。重耳派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仍然未见。有人建议说:可以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出一条小路,料想介子推一定会负母而出。谁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未见人影。待大火熄灭后,只见介子推背着老母,靠着一棵大柳树被烧死了,当时还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柳树树洞,洞里有一片衣襟,上有几行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非常惋惜,即把介子推母子葬于绵山之下,立子推祠堂,并把绵山封给他,改绵山为介山。后世于绵上立县,谓之介休县(又称界休县),意思是说介子推永远休息于此地。绵山周围百余里,山势巍峨,古木繁茂,溪流回转,鸟语花香,迄今仍为晋中一大名胜,山上有介子推庙宇,上有聯语曰:“主辱臣忧,当在外从亡,一饭已经肝胆碎;功成身退,间诸君食禄,千秋留得姓名无。”就是记述介子推的故事和后人的感触的。据说当年晋文公还把那棵柳树之木作屐,每天望着木屐叹道:“悲乎足下。”可见晋文公对介子推的感念之情。“足下”是古时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足下”之称就是来源于此的。

后来,为了追思怀念介子推,晋文公规定,以后每年介子推的殉难日,全国三天之内都不准动烟火,一律吃冷食,饮凉水。因此这一天称寒食节,又称禁火节。南北朝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称:“去冬(离冬至节)第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年,晋文公又把介子推殉难日之后的第二天(也有说是第三天)规定为清明节,晋文公亲自乘车远行,到介子推墓前为之扫墓祭奠,追思介子推的临终遗言“愿政清明复清明”,时常告诫自己要当个明君,好好治理好国家社稷,体恤百姓,强国富民。后来,民间逐渐把清明节演变成为踏青祭祖上坟扫墓的节日啦。而“足下”也成了有文化学识和社会上层人士之间的尊称,特别是在书信当中常用“足下”一词。

不仅如此,据说晋文公每每想起介子推“割股侍君”,便涕泣交加,心生愧疚。为了铭记介子推的救命之恩,后来,晋文公下令御厨隔三差五,用猪腿烹制一道菜肴,名叫“股肱肘子”。股肱原指大腿和胳膊,均为躯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辅佐君主的大臣,俗称股肱之臣。晋文公目的是通过食用“股肱肘子”来纪念介子推当年的救命之恩和辅佐之功。也许“股肱肘子”就是当代火腿的前身吧!不过,说不清楚“股肱肘子”的发明者到底是介子推还是晋文公重耳?真想不到,这对君臣人生邂逅跌荡居然产生了清明节并发明了一道佳肴,并且“股肱肘子”远比宋朝苏东坡的“东坡肘子”内涵丰富得多了。

◎“白边红心饭”

传说赵匡胤早年穷无立锥,流落江湖,曾经当过讨饭花子。及至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山珍海味,任他享用厌了,却觉得全不如当年有次讨饭讨来的一碗饭甘美可口。那碗饭的样子都是好看的,外边一圈白,当中一点红。他不知这碗饭用什么做成,便叫它是“白边红心饭”,吩咐御厨房重做来给他吃,厨师们翻遍菜单、食谱,也请教了学士、宰相,都搞不清这碗“白边红心饭”的做法。最后降下圣旨,寻访到原来舍饭的人,才知道这是一碗豆腐渣,所以看上去白花花的;碗头上又刮上了剩在锅底的小半勺红高梁面粥,这就形成了当中一点红。使得帝王念念不忘的竟是这样一碗东西!不知赵匡胤在捧起这碗“白边红心饭”时感觉如何,这该是他的一碗忆苦饭了!人们只知道赵匡胤是大宋王朝的开国之君,他还可能身兼着忆苦饭的创始人呢!

瞧瞧!原来,赵匡胤逃荒要饭时吃的“白边红心饭”居然是一碗豆腐渣配上剩在锅底的小半勺红高梁面粥,一碗典型的残羹剩饭!舍饭之人不经意间成为大宋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的“忆苦饭”的发明人!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当念恒力维难。民谣曰:人生何时饭菜香?唯有饥荒挨饿时。事实正是如此。“白边红心饭”的偶然成名,源于赵匡胤逃荒要饭时饥肠辘辘的食欲,源于舍饭之人随手施舍的爱心和贫穷简陋时刻的偶然拼凑。反过来想,如果说舍饭之人当初能够预知赵匡胤将成为大宋王朝开国之君的话,说不定也会象介子推一样“割股侍君”,也许就不会随机偶然间发明创造“白边红心饭”这样的“忆苦饭”了。

◎ “豆腐家法”

无独有偶,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也是曾乞讨为生。朱元璋打天下,历尽艰辛。坐了江山后,他就规定,每顿饭必有粗菜,让后来的皇帝们“知外间辛苦”。这成为明朝自始至终的一个家法,据说这是明朝宫膳制度中最有特色的地方。朱元璋大力提倡,自己也身体力行,他每顿饭都上一个豆腐,作为自己不忘苦出身的实例。人们俗称朱元璋的这道忆苦思甜菜叫“豆腐家法”。

原本朱元璋希望通过实施“豆腐家法”,提倡艰苦朴素、永不忘本的作风,但是,到了他的子孙们的手上,这每顿必有的豆腐,就变味了。清代吴骞《拜经楼诗话》讲述了一个明代宫廷豆腐的故事。故事说,京城各官署中,翰林院是清水衙门,平常清汤寡水,肠子里攒不下什么油水。皇帝如到别的地方赴宴,翰林们就可怜巴巴地向光禄寺索要剩下的御膳,改善一下生活。有一天,皇帝去赴宴,众翰林纷纷去讨皇帝的剩飯。一个年轻的翰林去晚了,只端回一盘豆腐,大为懊恼,放在桌子上生闷气。一个后来的老翰林知道了,十分高兴,连喊“拿酒来”,大快朵颐而去。原来这豆腐根本就不是普通的黄豆做的豆腐,它是用上千只小鸟儿的脑髓做成的。原来,朱元璋死后,其后代虽然保持了顿顿上豆腐的家法,但只是摆上豆腐做样子,其实那些豆腐的原料,已经不是豆子,而是鸟儿的脑髓。一份豆腐需要数百只近千只小鸟脑袋,这种特殊豆腐的味道到底如何?人们无法想象。当时就有人写诗说:“来其旧品何时换,鸟脑新蒸玉一盘。”

建国之初,不仅朱元璋自己节俭,明初几位皇帝也起着表率作用,使那个时期的朴素之气大盛。不过到后来,朱元璋的子孙已不复有其祖开国时的窘况,俭朴已如敝屣被弃之沟壑。毛奇龄的《明武宗外纪》云,武宗一生嗜酒成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饮酒的器具。侍奉左右的人,便趁着皇帝酒醉时做自己的事情,等到武宗酒醒,他们再将美酒进奉,于是又醉。毛奇龄还提到武宗的“豹房”,并说,武宗每天征召教坊乐工入内应承。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美女,“择其美者留之不令出”,天天淫乱,失却纲常。

在人们心目中,明朝是淫靡的,是奢侈的。不惟皇帝不再克己朴素,上行下效,大臣也同样如此。张居正是明朝万历时期的首辅宰相,同时张首辅也是一个用公款培养出来的著名吃货。张居正发明了一道名菜,唤作“鸡舌羹”。顾名思义,就是用鸡舌头做出来的汤。若是普通人家,做一碗鸡舌头汤,杀一只老母鸡,那也要心疼老半天。张居正是高官,气派自然不是普通百姓可比的,他老人家喝的这碗“鸡舌羹”,要杀一百只以上的肥鸡才做得成。想象一下,为了取悦张首辅的那根舌头,相府厨房里鸡飞人跳、大开杀戒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后来,张居正又喜食鲫鱼舌汤,每餐必饮,每餐必用鲫鱼上千头,取舌烹汤以进。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以,朱元璋的“忆苦饭”,最后都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其功效是一点也没有的。以致于明朝到了后期腐败无能,战乱四起,当农民起义军即将攻破都城之时,末代皇帝崇祯悲凄的杀死爱妃儿女后自缢于北京煤山的歪脖子树上。只是,真不知道,如果说朱元璋地下有灵,对其驾崩之后的明朝后厨所发明创造的鸟脑豆腐,又该作何感想?大概会痛心疾首,或怒不可遏,七窍生烟的吧!(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介子肘子晋文公
舌尖上的美味
清明节与介子推
“足下”的由来
肘子的一百种吃法
介子推守志
“足下”一词的由来
厨师辩冤
清明节的传说
五鹿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