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的对策建议

2020-10-20 06:07吴洁
山东青年 2020年8期
关键词:德州市高质量发展

吴洁

摘 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成为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本文提出了走出一条富有德州特色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

关键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德州市

为了使黄河流域更好地发挥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9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德州市在抢抓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过程中,应立足于本市的实际,把握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走出一条富有德州特色的黃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

一、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积极参与构建山东黄河流域国家公园体系

利用人工湿地修复生态,由单一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逐步向整个水系水生态循环转变。利用现有盐碱地和现有河流,尽量不占用耕地,构建湿地公园,变废为宝,化污水为清流。建议在具备条件的德州市其他县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重点直排企业、大型社区污水治理设施下游修建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把治污工程变成生态工程,全市每日可实现提供水资源100多万吨,由此向河流进行生态补水。推动该项工程进一步提档升级,由单一的人工湿地生态修复向整个水系水生态循环转变,中心城区以三河水生态循环工程为核心,鼓励县(市、区)在区域内,特别是建成区,推进水系连通工程,以人工湿地出水为生态补水水源,实现黄河水生态循环,增强水体流动性,逐步恢复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

积极参与构建山东黄河流域国家公园体系。构建国家公园体系,能够保护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夏津黄河故道、京杭大运河等纳入山东黄河流域国家公园体系,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二、调整产业结构,探索绿色发展方式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德州市一产、二产相比全国、全省占比偏高,由此提出应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走绿色生产之路;以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为方向,发展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三产占比。

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走绿色生产之路。根据不同乡镇的气候、土壤特点,发展适合本乡镇的特色种植业,减轻家庭小户种植产生的综合环境压力。根据调研,平原县坊子乡种植的西葫芦、王杲铺种植的黄瓜,占据了北京西葫芦、黄瓜市场的一半,张华镇种植的芍药、丹参、芦笋、航天黑小麦等正在起步,平原县的其他乡镇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发展适合本土的特色农业,塑造绿色品牌。发展特色农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完善配套技术和装备,强化生产标准,综合运用绿色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药残留,减轻对土壤、水源的污染。二是做好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和农产品产地重金属例行检测工作,设立样点,至少每三年对土壤、农产品取样化验一次。三是开展地膜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标准地膜和生态地膜,推广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乡镇,同时探索建立废旧地膜回收体系。

以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为方向,发展新兴产业。有效规划产业园区,形成不同园区各具特色、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以园区为依托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改变过度依赖传统行业、重点企业的产业布局。培育新兴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高端制造等六大新型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现代展服务业,提高三产占比。服务业发展对德州市经济增长,对财税、环保、节能降耗的贡献突出,提高现代服务业占比,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一是高度重视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创意产业、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如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家庭和社区服务等,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三是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深化产业融合,增强服务功能。

三、挖掘黄河流域的独特文化元素,打造文化发展新高地

一是保护黄河沿岸文化,挖掘新元素。加快“黄河文化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且进一步研究、挖掘德州地区的黄河流域文化资源,讲好德州的“黄河故事”,同时挖掘德州大地上的运河文化、儒家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推动黄河文化和齐鲁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性发展,把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大德之州的靓丽新名片。

二是做好黄河文化的弘扬、传承。形成一批普及黄河文化的载体,例如在本市规划建设运河文化博物馆,举行黄河文化博览会,拍摄有关黄河文化的视频等。培育一批深入生活的品牌,在传统工艺、文化艺术、数字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入“黄河文化”元素。利用好传播交流平台,尤其是利用好微信、快手、抖音、秘乐等普及民众的传播平台。

三是让“黄河文化”产生切实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挖掘黄河流域独特的文化元素,打造旅游目的地,打造数字湿地生态系统体验目的地,做好齐河黄河北展区文化旅游项目,推进夏津黄河故道旅游开发,开发精品生态旅游路线,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黄河文化”的弘扬。

四、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长效机制,作为重要的战略支撑。

一是建立健全跨区域协调机制。构建适合流域发展的整体框架,黄河流经的山东九地市以及黄河上下游地区,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前提下,应统筹规划、联动发展,提升整个黄河流域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建立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根据各地的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上下游的协调发展布局。建立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利益补偿形成上下游生态关系的协调。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共享机制,促进土地资源、水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黄河流域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联合研发,建立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共性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二是建立责权明晰的责任体系。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下,要明确党委、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党委层面,实施“党政同责”,建立书记、市长“双主任”制,在环境治理工作中,不应该只有政府部门参与,党委组织也需要负有一定责任。环保治理责任不仅仅是行政人员的责任,更应该和党委工作人员的职责相挂钩。一旦有重大环保问题产生,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党委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人事安排等。政府层面:实施“一岗双责”,党政机关工作者和相关的事业单位工作者一方面担负岗位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需要担负和岗位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德州市要严格落实一项攻坚任务、一位市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张任务清单“四个一”工作机制;企业层面: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因此应自觉承担起减排的责任,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1-5.

[2]沈彦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民主与科学,2018(6):16-19.

[3]金凤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N].大众日报,2019-10-23.

[4]吴平.生态补偿的实际运作观察[J].改革,2017(10):71-74.

[5]王东.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问题与对策[J].民主与科学,2018(6):24-25.

(作者单位:德州市委党校,山东 德州 253000)

猜你喜欢
德州市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构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德州市雷集镇为例
德州市城市园林绿地土壤现状和改良建议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