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2020-10-20 07:16陈艳霞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陈艳霞

摘要:生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知识来源和提炼源自生活,并不断丰富生物研究领域和内容。而生活又在高效实践生物理论,使抽象化和概念化的内容迅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生物与生活如此密不可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也要积极沿用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生物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11-01

Abstract: bi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daily life. The source and extraction of biological knowledge come from life, and constantly enrich the biological research field and content. And life is also in the efficient practice of biological theory, so that the abstract and conceptualized content quickly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iology and life are so inseparable, so we should actively use the concept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in bi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Life-oriented teaching; Biological experiment

生物是一门内容丰富精彩,趣味多样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生命的坚强与多彩,了解到自然的伟大与神秘,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增添了别样的乐趣和体验。事实上,生物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具有强烈的生活性特征,因此,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展现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活化特色,带领学生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生物世界。基于此,本文探究类生活化教学策略与初中生物教学结合的方法。

1  构建生活化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课堂和谐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生物教学课堂中最基本的两个主体,而师生关系则推动了完整教学课堂的建成。师生关系的好与坏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而师生关系的特点则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风格,影响课堂氛围的形成。因此,在构建生活化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教师先要做出改变的是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融入生活化精神,推动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形成,最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和谐的生物课堂。

生活化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弱化师生距离感,淡化师生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意识,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推动生物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塑造具有吸引力和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与课堂风格,通过展现个人的教学幽默感,展现对生物学科和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展现对学生的关爱来打造张弛有度生动有趣的生物教学风格,并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教师要改善与学生的相处方式和交往方式。教师自身要克服管理者的自负情绪,避免对学生的高压管理。

2  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和自然,展现生物学科灵动的一面

生物学科涵盖内容之广,影响领域之宽是一本书所无法全部描述的,也是一堂课所无法全部展示的。要想真正揭示生物学科的内涵本质,展现生物对自然、对社会的影响力,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及时走出狭小的课堂,及时摆脱枯燥的课本,走进自然,走入生活,去感知生物知识最真实,最精彩的灵动的一面。

针对不同的生物教学内容和板块,教师要根据其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需要合理安排室外教学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大自然中,感受生活化与自然性教学的魅力与乐趣。例如,在教学植物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半节课讲解,剩下半节课则是让学生根据讲解的内容到校园中去寻找对应的植物进行观察,一边验证教材中的描述,一边通过文字和实物的比对加深学习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安排社会实践调查任务、自然调查任务等,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生物研究主题等进行调查和观察,真正将教材运用于生活,在生活与自然中了解最直观的生物学知识,发现生物的多面性和丰富性。

3  鼓励学生开展生活性的生物实验,提高学生生物实践能力

生物实验是生物生活化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验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有效串联课内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够有效串联专业课堂与日常生活,从而不断提高生活化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生物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要安排适量和合适的生物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和记录来发现生物变化的全过程,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技巧。

例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植物种子播种,每日浇水、适当施肥并做好观察笔记。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教材中植物种子萌发的必须条件设计过程性简单实验譬如遮光实验,验证种子萌发过程是否需要阳光。而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定期记录种子萌发日期、萌发高度、假叶和真叶萌发和替换时间等,完整记录种子从种下再到生长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种子的一生所经历的不同阶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学生还能够在充分调动自身感官感受的同时不断积累生物学习的兴趣,发现生物与生活相联系的奥秘,继而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丰富生物学习方法。

4  善用生活化的案例、表达方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一方面,教师要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转化,善于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和所闻来重新诠释抽象的生物概念和生物过程。比如询问学生在一棵枯木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哪些植物和动物,将学生引入到对群落概念的研究教学过程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简化和趣化。另一方面,教师要实现生活化内容的及时补充丰富。针对生物教学,教师同时还要及时进行拓展延伸,通过补充相应的生活现象来丰富学生对生物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相关素材。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生物学习兴趣才能够不断提高。

5  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练习,培养学生长久学习兴趣

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练习,是生活化生物教学的总结性环节。通过不断优化学生的作业结构,改变传统重理论和教材的作业模式,为学生安排更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特色的作业任务,有助于学生延续生物课堂学习积极性和理解效果,并不断积累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应适当为学生布置观察性、实验性和实践性的作业任务,并将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生物调查报告纳入到综合考评中,以此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进而推动学生生物综合素养不断提高,生物学习积极性不断上升。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凸显生物学科的本质特色,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成就感和兴趣,教师必须要科学落实生活化的生物教学策略,通过加强教学课堂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加强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联系来帮助学生了解一个别样的生物天地,不断提升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养成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歷史的良好学科品质。这样,学生学习生物的过程才能对学生的情感世界和认知世界产生积极全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戴明杰.构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2007,000(009):P.30.

[2]李江鸿.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浅论--兼谈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9(003):15-16.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