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2020-10-20 16:11赵新川
数码设计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赵新川

摘要:在我国有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力流出,这导致我国留守儿童和留守青少年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孩子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在成长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问题。基于此,本文将要分析的就是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关键词: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1-0172-01

Abstract: in China,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go out for work,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adults labor outflow, which leads to the numbe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left-behind teenager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Due to the lack of parents' company for a long time, these children are very vulnerable to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aused by various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 up.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ntal health of left-behi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 left-behi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fluencing factors; Education development

留守儿童和留守青少年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些学生和父母分隔两地,长期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系和爱护以及及时有效的管理和引导。这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介于一个较为特殊的身心发展时期,因此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留守初中生在心理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呢?笔者在此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一些实际的研究调查,对此展开具体的分析。

1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管理

都说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但是其实父母才是学生最重要的教师。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地位和作用是没有办法被人取代的。而留守初中生由于父母长期无法陪伴在身边,所以缺乏和父母的有效沟通,父母难以得知孩子的具体心理活动状况,很难给予及时有效的关系和爱护。在孩子出现心理状况和异常行为的时候,因为距离原因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管理。这会让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父母疼爱,极其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孤僻心理,从而在生活中和学习中不愿意和他人进行交流,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能及时的对学生这样的心态加以有效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日益严重,导致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学生长大成人之后这样的心理也会对其生活和发展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

2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因为留守初中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人生观价值观等都还没有定性,思想观念也还不够成熟,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现在,各种思潮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理防线,一些庸俗低级趣味的社会风气很容易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而学生的父母又没有在身边,学生缺乏有效的约束,所以很容易被引上歧途。对此,笔者认为社会风气的改善必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工作,要给予留守学生一定的政策扶持,要求加强对社会风气的整顿,大力宣传积极向上的优质文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此来带动学生,避免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荼毒,让学生向更加积极的方向成长发展。

3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不到位

学校是留守初中生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地方,在学校中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接受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在这里获得成长的力量。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对于留守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学校开展的心理教学工作,更是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从许多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相关教育工作得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用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措施都非常的简陋,很难起到高效的辅助作用,这导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大打折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预防和解决。

笔者认为在初中教学中,学校必须要清楚的了解留守学生的具体情况,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设置心理问题咨询室,给予学生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校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位教师的工作中,在教學中形成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动态观察体系,有效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及时的进行解决,必须要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降到最低的程度。

4  学生监护人监护能力低

在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之后,学生的监护人大多都是老年人,比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而这一类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一般都是比较低的,一是因为他们的年纪比较大,文化程度普遍都比较低,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认为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管好孩子的学习就可以了。二是因为在现在的家庭中,许多老年人对孙子辈的孩子都有溺爱的情况,对孩子非常的纵容。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极端的行为举动和心理状态,是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三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留守学生,他们的监护人在照顾学生的同时,还要做很多的农活,劳动量比较大,所以很难仔细的照顾好孩子,容易忽视学生出现的异常情况。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非常棘手的,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和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沟通,向他们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他们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经常和教师进行沟通,以便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观察。

5  学生自身因素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关键的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但还极其的不成熟。而留守初中生更是因为自身的特殊情况,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爱护和管理,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学生自己的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在遇到问题时容易钻牛角尖,容易出现极端的想法,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作为教师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抓住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情绪和心理上的疏导,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渡过这个特殊时期,避免心理障碍的产生。

6  家庭环境和氛围存在问题

都是家是人们最温暖的港湾,但是一旦家庭环境和氛围出现问题,对人们的伤害和影响也是最大的。在留守初中生的家庭中,因为父母长期在外,父母在家庭中的存在感是很低的,父母在家庭环境中的角色缺失,会给整个家庭环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学生会容易产生一些自卑、低落的情绪,长期如此容易导致抑郁状态,造成心理问题。因此笔者建议,留守初中生的监护人应当尽可能改善家庭生活环境,营造出比较轻松自在的生活氛围,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留守初中生是初中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但是同时他们也只是留守学生中的一部分。在我国还有着非常庞大的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比普通的学生要大很多。为了更好的守护祖国的花朵,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心和爱护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够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小红,钟玉芳.让留守的心灵不再孤单———谈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244-00244.

[2]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大学.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