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互动策略的有效实施

2020-10-21 04:08杨小平
文存阅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校互动班主任工作实施策略

杨小平

摘要: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也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家庭和学校是每个人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在面对新的社会发展环境,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加强家校互动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做出了指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家校互动是小学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更是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缩影。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小学家校互动建设的意义,进而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关于加强家校互动关系建设面临的难题,并就难题的解决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对小学家校互动关系的建立提供具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家校互动;实施策略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同样的家也应该是孩子的第二个学校。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父母与老师的共同守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默契”配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所以学校与家长必须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拥有一致的教育目标,畅通有效沟通的渠道,建立建设有效的沟通方式。班主任是实行家校互动策略的重要的践行者,班主任沟通工作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家校互动的效果。因此,提高对班主任家校互动工作的有效性对于构建良好的家校互动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实现家校互动的意义

(一)实现家校互动是学校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小学对于学生的管理不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之内,还应该关心到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父母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造成影响,父母关系和睦,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信而热情、纯良而真诚。相反地,如果家庭关系不和睦,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容易缺乏自信,或内向不喜欢表达,或过激容易暴怒。学校虽然无权干涉学生家庭内务,但是有权为孩子争取到安全和睦的成长环境。另外,学校的管理的优化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通过家校互动,家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或者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助于优化学校管理体系。

(二)实现家校互动是为小学生营造良好成长环境的需要

学校和家长进行良性互动和沟通,一方面是家长通过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社交情况等,这样有利于家长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样让父母能够更加确切的了解到孩子所面临的压力。通过家校互动平台教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孩子成长的教育计划,以实现其全面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通过学生的父母了解到孩子的各个方面的信息,例如性格、爱好、学习习惯等,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在家的真实生活状态,从而更确切的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自主学习状况等方面在学校无法了解到的信息。班主任或者其他教师通过掌握到的信息可以进行教学调整,引导学生建立符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

二、小学班主任家校互動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家校互动体系欠缺

家校互动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班主任的工作任务中,既班主任的每天的工作在低质量、机械性的进行。班主任的工作量大,每天除了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况外,还要将这些情况在当天进行汇总并通过网络平台告知家长,还要做好随时回答家长问题的准备。实际上,能够每天都要了解孩子做了什么的家长比较少,要求班主任每天一报在工作安排上表现出了很强的机械性,这样既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又没有太大的实用性[2]。

(二)家长参与意识不强

就目前小学家校互动模式的执行情况来看,有部分家长对于班主任反馈回来的孩子在校信息与学习任务安排信息多是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很少主动跟班主任沟通,也很少参与到学生家长的交流中来。甚至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孩子的家长会都很少参加,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不了解。从家长与学校互动的整体情况来看,家长的参与程度较低,家长的参与意识呈现出低意识的状态,这让学校构建起家校互动平台效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家校互动渠道较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通讯平台被使用和推广,小学班主任在家校互动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建QQ群、微信群来实现与家长的实时互动,这是利用信息网络的一种体现。但是,家长在这些交流群组的活跃程度在逐日下降,具体分析,有些家长工作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起居由老人家照顾,而老年人对于现代通信的使用能力也十分有限;有些农村家庭,因为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有限,家长未必能够及时接受信号;有些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另寻他径,开通其他家校沟通渠道。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实施家校互动的有效策略

(一)建设家校互动体系,创新家校沟通方式

学校在班主任工作任务这一块可以适当降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量。班主任有关注每个孩子学生生活的义务,但不可能无时无刻紧跟其后,况且也需要留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也就是说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还是以引导与指导为主。家庭教育是学生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班主任就是家校互动的沟通桥梁,通过班主任在搭建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构建起学校与家长间的一个良性交流平台。在这些交流平台中,建立家长委员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可以在家长们当中选出在教育理念上有较为深刻认识,有较为突出的组织能力的家长作为家长代表,组建家长委员会,建设家校联系的必要规则和要求,组建家长联系群,营造互动交流氛围,解答一些家校联系中的基本问题,协助班主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邀请家长定期到校走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提出有意义的意见和建议[3]。这样一来,在家长委员会的协助下,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增加家校沟通的活力,创新家长与老师与学校互动交流的方式。

(二)开展家校联系活动,提升家长认知水平

为了进一步增强家长交流互动的积极主动性,班主任可以定期举行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活动,如教学理念宣讲活动,亲子阅读活动,游戏活动,家长课堂等等,提升家长对教育教学的认知高度,向家长传输现代思想教育理念提高家长对现代化教育模式的认识,同时通过活动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亲自互动活动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互动机会的同时也从中传递学校的教育理念。家长不再局限于家庭的自我教育理念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得到及时更新才更好地推动家校互动的开展与进步。

(三)丰富家校沟通方式,促进家校互动交流

小学班主任除了通过QQ、微信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外,还可以利用时下热门的短视频软件,例如抖音、微视、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制作短视频,将学生平时活动视频通过视频软件推送给家长。重要的通知还是可以通过QQ、微信群告知家长,充分利用现在通信软件的人性化功能,制作软件使用指南,指导学生家长能够掌握基本的使用技能[4]。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茶话会,通过现场交流的方式了解家长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采用线上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家校互动形式的多樣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家校互动建设是优化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学校通过完善家校互动体系,班主任通过通信媒介建立起多元化的家校互动方式,与此同时家长也要不断提高参与意识,参与到孩子成长的旅程当中,做好孩子的守护者和引路人,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建设家校互动体系,创新家校沟通方式,开展家校联系活动,提升家长认知水平,丰富家校沟通方式,促进家校互动交流,一定会提升家校互动效果。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能够为小学生营造出一个全面、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雷玉平. 分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动策略的有效实施[J]. 考试周刊, 2019, 000(045):186.

[2]高龙霞. 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互动策略的实施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8, 015(030):216.

[3]周云云. 家校互动中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分析[J]. 求知导刊, 2018, 000(017):30-30.

[4]许丽. 小学班主任工作期间家校互动策略分析[J]. 中华少年, 2018(18).

猜你喜欢
家校互动班主任工作实施策略
基于家校互动网络平台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爱在字里行间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搭建家园互动平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