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保育教师队伍专业性发展

2020-10-21 06:04高金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保育员保教专业性

高金芳

【摘要】 说到保育教师,人们常常会想到生活老师、卫生阿姨,以为他们只负责幼儿的吃、喝、拉、撒等,但从来不会想到跟教育有关。真正意义上的保育教师,保和教是分不开的,从生活到学习,幼儿不但在生活中学到知识,更应该学到生活的技能,而这些都是跟保育教师分不开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构建保育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保育教师专业性,组织开展各种保教保育实践跟教学活动,促进青年保育教师的快速成长。一是建立学习机制,搭建学习平台;二是选择学习方法,抓住学习重点;三是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学习成效;四是开展专业性学习,提高保育保教专业能力;五是建构课程框架,确立学习目的;六是保证项目合作,深化共同体建构。

【关键字】保育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习平台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08-001

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园保育教师的保教作用,同时,也为了促进不同年龄段的保育教师有一个更好的成长平台,发挥保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我园整体保育工作水平,我们于2019年7月12日成立了保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成立,开辟了我园保育教师专业性发展的新道路。我们以学习为目的,以文化为指引,以制度为保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保教保育实践跟教学活动,促进新入园的青年保育教师的快速成长,形成团结向上的美好愿景。

一、建立学习机制,搭建学习平台

我们课题组成员,组织成立学习共同体小组,为了探索适合保育员共同体的学习机制,首先结合我园的发展前景跟学习方法,学习共同体成员提出相关的要求和适宜的学习管理机制;进而创立学习流动机制,让保育教师具有前瞻的目光,通过交流,达成共识;促使保育员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带动幼儿生活方面学习的成效,继而在组织和个人不断成功的循环下实现专业性保育教师发展。

二、选择学习方法,抓住学习重点

首先要求保育员教师以自愿为原则加入学习共同体,成员学习研修的内容项目包括:日常如何护理幼儿、教育感悟、保教结合、卫生小窍门、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等。

其次在实践中学习,加强研修。建立“学习平台”制度,每月组织共同体学习一次,通过平台建设学习共同体内容,让保育员感受从学习平台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研究,讨论护理幼儿的专业性知識。比如,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新的学习困惑,护理难题等。

三、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学习成效

在学习平台上我们不分你我,不分等级,注重成员合作、加强沟通,促进共同体成员积极合作、不分彼此,共同学习上进的良好心态关系,从而在分享彼此的智慧中共同成长。学习的方式上,我们除了普通的共同体学习形式,注重结伴合作、分组讨论、骨干及专家指导、形成教育心得等。教师学习共同体定期开展“读书分享沙龙”,让保育教师如何读好三类书:日常照顾幼儿的书,丰富精神底蕴的书、拓宽教育观念的书。同时进行专业学习研讨,最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交流与反思,促进保育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打造一支专业性更强的保育教师队伍。学习共同体承担着我园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对专业性保育教师有一个新的认识,而且能以老带新,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对于新手保育教师开展工作也不会茫然无措。新手保育教师刚上工作岗位会有一定的问题,通过平台学习共同讨论研究,有助于新手保育员教师更轻松地学习保教方面的知识,让更多的保育教师有一个专业性的认识。很多保育教师不善于发表,我们要通过此学习平台让更多保育教师把想法跟点子讲出来,大胆发言,表现自我,不再像过去一样,只干不说,与幼儿没有沟通。通过把平日的护理方法经过口头教育,让幼儿更好地学习生活的技能。

四、开展专业学习,提高保育保教专业能力

在保育教师学习共同体中,通过优秀的青年保育教师,开展每批一月的定向专业学习。我们学习的目的:一是提高青年保育教师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了解;二是让一线教师的工作沟通水平提升;三是让保育教师能够更加吃苦耐劳;四是储备学校的专业性人才。

五、建构课程框架,确立学习目的

通过课程的建构,可以提高保育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课程建构的过程其实是保教、教研、培训的相结合。这个过程是互赢互助的,也是共同的学习的新方法,它使培训者和受训者共同成长为新时代保育教师提高。我园根据自身实际特点,建构了一套完整的保育教师专业性发展课程培训体系,该课程包括道德情感板块、专业提升板块、经验分享板块、实践提升板块、技能训练板块、阅读分享板块、拓宽视野板块、通过几个板块的学习,更好地促进保教队伍的发展。

六、保证项目合作,深化共同体建构

为促进学习型学校建设和保育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我们以护理幼儿跟教学改革难点问题研究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学习力和领导力为方向,坚持保与教的相结合。我园也很注重“微团队建设、微教学改革和微课题研究”,将保育、教学、培训、教研等保育教师培育途径巧妙相结合,为不同年龄段的保育教师提供有计划有目的且高效的学习共同体培训课程。希望通过保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帮助惠州市机关幼儿保育教师更好成长,形成一个完整的保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培训体系,打造一支优秀的保育教师队伍,进而带动保教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升我园的核心竞争力。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构建幼儿园专业型保育员队伍的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0522)】

[参 考 文 献]

[1]陈蓉.浅析幼儿园保育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科学咨询》.2015年39期.

[2]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绿叶工作室的足迹/张燕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10(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  ISBN978-7-303-14990-2.

猜你喜欢
保育员保教专业性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荷兰0~4岁婴幼儿保教质量评估和提升项目及启示
漳州市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探究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演员的专业性和多样性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检察官办案与检委会议案的冲突与调适
德国汉堡市将增加幼儿园保育员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