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建构途径

2020-10-21 22:41林国朝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8期
关键词:五壮士德育教学模式

林国朝

【摘要】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模式达到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和谐统一。通过对新型教学观进行分析,确定将“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当中。并试图探索构建该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希望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进行教学审美改造,使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自由的欣赏,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字】小学高年级   语文教学   “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   教学观   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104-01

一、新时期德育教育下的教学观

(一)师生观

在新的推崇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观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中呈现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教学方法更加的符合学生的需求。努力打造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课程观

德育教育下的课程观,主张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从以高分数的课业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中做出转变。建立培养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主的新的课程教学模式[1]。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如何实现德育教育全面发展?这些方面来展开课程的设置。

(三)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教”上面,而忽略了学生“想不想学”,“ 能不能学好”等问题,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断的下降等问题。而德育教育模式下,希望教师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提高其主动学习能力上面。

二、“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的构建

开展欣赏性德育教育教学的宗旨,是通过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改革。将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造后,使教学模式成为一个融合审美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一個过程。在本课题中,欣赏型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造,需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也就是说,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素材进行挖掘。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情景的改造,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欣赏认同,使其主动进行道德的升华[2]。

(一)深入挖掘德育教育素材,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从当前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的整体布局来看,其中涉及的很多案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在进行学习时,他们很难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自行消化。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挖掘后,通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其在课堂学习中以及课余时间,主动查阅资料,收集相关的案例,对自身道德素质进行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5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展现的内容,结合唐山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以及汶川地震的图片以及音频内容,为学生呈现大地中人们受到苦难时的互相帮助以及挚爱亲情难以割舍的情感。并指导学生发表相关评论,对他们的评论进行鼓励和赞同,使他们更加勇于在德育教育的海洋中“徜徉”[3]。通过对学生实施欣赏型教学,也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

(二)改进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验探究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渗透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灌输,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新型的欣赏型教学模式,则是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和探究。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见解,允许不同的意见的存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的学习中,教师如果只是通过对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进行讲述,来使学生获得德育教育,效果会不尽人意。而通过指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五壮士所处的年代和社会背景进行调查,并采取上网查阅资料的形式,形成学习笔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五壮士的英勇事迹进行分析。使他们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为了祖国和人民可以牺牲自己的伟大烈士精神。这样,在学生体验到自我探究的过程后,他们能够对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对德育教育的领悟能力更有信心。通过教学模式的改进,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更加愉悦,德育教学的效果更佳突出。

(三)设置合适教学场景,促进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欣赏性德育教育教学模式,主张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处理,并赋予其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辅助教学。情境教学的形式,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表演、讨论以及做游戏等。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将教学情景进行精心的布置,运用审美因素的组合,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使得教学效果更好。情境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能够身在其中,与德育教育的内容融为一体,在情感共鸣中实现德育水平的提高、教师通过充分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使其更加明确自身主体地位[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责任,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相比低年级更加具有挑战性。学生年龄不断的增加,思想境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使他们在学习中受益,还会增加其反叛心理和厌恶心理。而应用“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则更符合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能够促进其德育教育成果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吴笑永.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考试周刊, 2018(2):61-61.

[2]刘瑞霞. 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应用[J]. 好家长, 2018(8):24-24.

[3]杨燕.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 学周刊, 2017(28):55-56.

[4]林流澜.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 2017(13):72-72.

猜你喜欢
五壮士德育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对话“你我他”:深度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之魂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暨《狼牙山五壮士》公映6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