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现代作曲技法中三全音思维的分析

2020-10-21 05:20杨一伦黄靖茹
黄河之声 2020年6期
关键词:技法

杨一伦 黄靖茹

摘 要:近年来在音乐创作思维以及技法应用中存有回溯历史发展趋势,随着历史全面发展,诸多非传统要素是当前作曲家创作中的主要对象。在近现代作曲技法中三全音思维是重要组成方面,其主要体现在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基本反叛态度,还要突出三全音在当前作曲家音响与结构控制力方面的基本创作要求。

关键词:三全音思维;近现代作曲;技法

一、三全音相关自然特性与逻辑分析

针对音与音程自然特性研究中能得出兴德米特相关理论体系,其中兴德米特相关和声原理就是在音的自然特性基础上,建立科学化的体系,对各类作品都较为适应。当前要在三全音自然特性以及逻辑基础上要从兴德米特视角进行分析,在兴德米特理论体系确立中重点就是创立音序Ⅰ以及音序Ⅱ。

在音序Ⅰ中产生基础音的特性就是泛音列,在兴德米特半音阶的十二个音中通过各类基础音振动数,基于振动数对应关系与弦长关系对各类音进行精确化推算,比如从始祖音C进行推算,能产生G、F、A、E等“儿辈”音,D、bB、bD、B等孙辈,bG、#F“曾孙辈”音。在此序列中的音与始祖音之间具有较大距离,其关系间隔较远,通过始祖音建立三全音,将不能得出其间存有的对应关系。在兴德米特理论中大多都是通过音序Ⅰ对和弦根音关系、音的联系等进行分析[1]。

音序Ⅱ主要是通过纵向音程进行组成,在音序Ⅱ中主要是为了音程价值高低次序进行集中表现。在音序Ⅱ产生中,主要是在结合音基础上产生,就是两个音在发声中会产生多个不同音,在结合音中强硬难以使人有效察觉。其中音序Ⅱ主要是依照结合音纯净性进行价值排序。在纯八度中音序Ⅱ价值最高,主要是其中两次结合音在音程中存有重叠音,以此类推,音程价值也在逐步变化。

基于a与b低音谱表部分中能得出,三全音产生两个和三全音自身没有重复关系的结合音,其中三全音与这两个结合音相互组合,建立了大小七结构四和音弦,其中大小七结构和弦具备七和弦以及传统大小调特征。三全音会受到结合音影响,在三合音全程中含有七和弦表现效果[2]。

二、近现代作曲技法中三全音思维的应用探析

一个音程对各个不同作曲家会产生不同意义,三全音是一个音程,在横向与纵向发展中,在音乐发展历史中经过了多个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多位作曲创作,具有不同作用。在近现代,三全音在传统调性中存有的模糊性以及不明确性受到当代作曲家重视,加上其在无调性音乐中长期应用,促使三全音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音乐发展标记。

(一)神秘和弦音高体系三全音思维

斯克里亚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的突出钢琴家与作曲家,其主要是对钢琴乐以及交响乐进行创作,在诸多作品中,《普罗米修斯》被大众熟知,其中渗透的神秘和弦是受到其个人风格音高关系体系所建立。神秘和弦中的重点要素就是三全音,斯克里亚宾对其进行规范化定位,对推动音高关系的创建具有较大意义。斯克里亚宾在创作早期阶段对三全音重视度较高,通过各类早起作品探究,开始提升三全音发展地位。在其晚期神秘和弦音高关系体系建设中,三全音是完整神秘和弦音高关系的重要基础。比如在6a中上部两个声部三全音bB-E,其中将纵向三全音音程进行转移,朝着横向三全音进行转移,能得到纵向bB-E的音程。其中纵向三全音要朝着横向三全音进行移位,将产生全部三全音。

(二)十二音序列设计中的三全音思维

勋伯格十二音序列技术是近现代音乐领域全面转变传统大小调的重要理论,其中十二音序列技术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作曲家尝试和实践,开始了不限制于无调性领域的序列设计。在极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序列加上具体传统调性序列设计创新,要对序列设计进行全面创新尝试。其中序列设计调性明确性,是对序列设计成果进行判定的重要标准。勋伯格注重对传统调性进行回避,在设计中三全音在传统调性中具有明确模糊意义,在序列音关系中存有半音音程以及三全音,对全面规避传统调性产生与确立具有较大作用。

(三)轴心体系三全音思维

巴托克是近现代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其在三全音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借助轴心体系进行全面解读。在轴心体系中,各个音上方以及下方小三度循环都是相同功能组别,之后再建立三个分支轴,主要是下属音轴、属音轴、主音轴。在小三度与八度等距离划分中,会产生轴心正极以及负极,正极和负极属于三全音关系,在对应的轴心体系中,正极音与负极音之间能实现相互转化,但是功能没有较大变化,比如主轴正极c可以通过负极f以及bg进行代替。

(四)保罗兴德米特和声理论三全音思维

在近现代作曲技法以及相关理论研究中,保罗兴德米特和声理论占据重要位置,在其理論中和弦连接、和弦构造、和声起伏、调性布局等都是建立在上文提到的音序Ⅰ与音序Ⅱ之间。在三全音处理中要合理应用三全音思维,对丰富完善兴氏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此项理论和谐分类要以三全音存在为基本分配判定标准,A类以及B类分别代表不含有三全音和弦类目以及三全音和弦类目。在三全音中存有丰富的自然特性,对和弦具有突出个性化表现特征,致使和弦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突出。

结  语

近现代作曲技法三全音思维是其中重要表现方面,能有效突出传统大小调体系中的反叛特征,还要突出三全音能适应近代作曲家对结构力控制与音响的基本创作需求,针对各类现象要选取包容态度进行观察思考。

参考文献

[1] 张岳.关于近现代作曲技法中三全音思维的探讨[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03).

作者简介:杨一伦,男,大学学历,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作曲教学研究与创作;黄靖茹,女,吉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猜你喜欢
技法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室内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应用
油画技法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研究
铜版画技法在作品Salute to my hero中的运用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浅谈油画材料与绘画技法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秀秀台
古筝演奏中传统技法和指序技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