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作用

2020-10-21 07:58叶自剑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0期
关键词:学生学习传统教学朗读

叶自剑

【摘要】语文教学包括四项基本功,那就是听、说、读、写。传统教学中通常把“读”依附于“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实际上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读”都是极为重要的。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深刻的从篇章中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教学   朗读   学生学习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153-01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要求:读一般的现代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读文言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统编教材中更是加重了传统文化的分量,增添了要背诵的内容,显然也是为了强化朗读。

初一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相对较弱,可是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很强,他们对写作技巧、文章立意等还没有产生学习上的兴趣,却热衷于朗读,对录音的语速、语调,教师的表情等模仿得又快又準。因此在小升初语文学习的衔接上,朗读环节尤为重要。那么,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操作呢?

一、教师示范,激发朗读兴趣

语文教师一般都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读起来,可激发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这种感情共鸣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带入情景,并且弥补学生预习的不足之处。教师如能读得动情,肯定能带动学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

每个语文教师要抓住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用有声有情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对课文的准确理解,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实际备好朗读指导课,以便在指导时得心应手,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

二、朗读的三个黄金时间段要抓好

(一)注重课堂上的朗读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采用的方式便是出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形式,不能单一,而应该是灵活多变,积极多样,比如可以采取分角色的朗读,配乐朗读、个性化的赛读等,从而诱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理解文本。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绿》这篇课文时,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他们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文本的感情基调,同时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要求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进入文本的意境。在此可以要求学生自由选读课文中喜欢的片段,或者是一些优美的句段等,然后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演赛读,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中,更加深刻地进入文本的意境,把握语言特色,受到美的熏陶。

(二)说明早晚读的好处

早上大声朗读能把身体里瘀积一夜的浊气发泄出来,有利于生理、心理健康。因为朗读的时候,眼、耳、手、口、脑各种记忆器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培养语感,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朗读时要做到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我会偶尔带着她们朗读,将朗读者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语感素质。

我上两个班的语文教学,自己做班主任的一个班,学生读书读得比较好,整齐又响亮,所以培养了很多喜欢朗读的学生,我感觉,她们很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所以语文成绩也很好。但是另一个班在初一开学的时候,我虽然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引导他们去读书,但是读书声还是很微弱,学生不管怎么引导还是不肯大声读书,所以班级的凝聚力也不够强。

(三)调动好课前三分读的技巧

要求学生,在每一节课预备钟声响起后,科代表就发音读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记忆,也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长久坚持,形成习惯了,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言文和要求背诵的精彩片段,读多了,她们很快就能背诵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有感情的朗读,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朗读教学带来的诸多好处

(一)朗读可认准字,读准音,掌握字词

不注重朗读,语言把握不准,语感能力差,每年中考的拼音标调,辨析题都做的不理想。要想流畅的朗读一篇文章,首先要认准字,读准音,这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这样促使学生在朗读中,查字典,看注释,标好调,读好音。其次,在多次的朗读中,学生们会自觉地向弄清一些词的具体含义,一种方法是查字典,另一种方法就是在朗读中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来揣摩、推测其含义。

(二)朗读可提高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

由于不注重朗读,会导致不会说,不会停顿,语言表达差,课堂上回答问题口齿不清,声音不洪亮。课下组织学生开座谈会,学生不能按照提问者的意图回答,即使说也往往语无伦次,磕磕绊绊,吞吞吐吐。只要强化朗读教学,就可以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朗读可充分的把握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

文章如果只单纯地靠教师在课堂上分析是不行的,这对学生来说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通过朗读,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中去认真、细致地把握,才是主动的,灵活的掌握,这样的效果才最佳。有些文章表面上杂乱无章,千头万绪,可多次读过,在上下段的揣摩比较中,就会豁然开朗,既能从客观上掌握中心,也能从微观上了解段与段的组合,层与层的联系。

总之,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就必须注重朗读,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到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感受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新智慧》9/2019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

猜你喜欢
学生学习传统教学朗读
鱼水情深,相得益彰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系统的实现与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