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2020-10-24 12:57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461000董海锋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7期
关键词:房性扫查囊性

河南省许昌市中医院(461000)董海锋

囊性肾癌属于相对少发性的肾癌情况,属于肿瘤细胞核分裂与肿瘤分期方面相对较低,预后情况相对较好[1]。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可以及时的确诊治疗疾病,要与有关肾囊性病变相区别,与多房性囊性肾瘤与不典型囊肿的鉴别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误诊。本文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登记的囊性肾癌患者32例,观察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差异,分析其CT诊断与鉴别有关问题,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本院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接收的32例囊性肾癌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11例;年龄从37~72岁,平均(45.28±5.10)岁;所有案例均为良性病变,所有工作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运用CT诊断,与手术病理情况对比分析。患者进行4~8h的禁食,同时在检查前半小时进行600ml饮水,做好胃与十二指肠的充盈,防控肾脏附近肠管构成影响。保持患者仰卧位,要覆盖双肾范围做全面扫查,要保持平静呼吸屏气的检查结果。进行增强扫描之后采用优维显对比剂,将造影剂用高压注射器进行肘静脉输入,保持80~100ml的输入量,输入速度保持2~3ml/s。注射之后的30~40s进行动脉期的扫查,在60~70s的时间范围进行静脉期的扫查,在120~180s的阶段进行排泄期的扫查。

2 结果

如附表所示,病理结果中,良性11例,恶性21例;CT诊断符合率中,良性为8例,恶性为17例,其中有假恶性3例,假良性4例,诊断符合率为78.13%。

3 讨论

囊性肾癌在肾癌发病率中约为10%~15%,一般情况下可以划分为4类情况。第一,肾细胞癌一般是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开始,会呈现出囊性形式发展,呈现出大小不一,同时互不相连的多房性瘤体,囊内会存在不等量的血性液体与血液物质[2]。第二,出现瘤体中心缺乏供血,实质内会有缺血性坏死与出血等问题,容易有假性囊肿状,该属于单房性囊肿[3]。第三,肾癌细胞对肾小管、血管构成侵犯好,瘤体变大都会导致阻塞引发的囊肿,癌肿会被包裹到囊内。第四,肿瘤会从囊肿壁或者囊间隔开始,表现为结节样与乳头样的逐步发展[4]。在专业角度上,肾癌囊性病变与多房性囊性肾癌属于不同情况,后者是肿瘤囊性区域有透明细胞,细胞核分级与肿瘤的分期相对更低,是一种肾细胞癌的亚型情况。

囊性肾癌情况特殊,临床有多种影像技术来辅助做好检查,要充分地了解囊性肾癌的具体影像学特点。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分为各种特点情况。如果属于单房囊肿情况,一般属于肾癌囊性坏死问题,整个肿瘤体积相对更大,CT影像多为不规则形态,同时有混杂密度异常区,会有中心不规则低密度状况,周边囊壁与分隔表现为等密度状况,病灶的部分区域可以有相对高的密度分隔表现[5]。通过增强扫查肿瘤囊壁强化,会有囊壁与分隔表现为不规则的增厚状况,内壁缺乏光滑感,中央坏死范围持续没有强化状况[6]。CT密度呈现高分辨率,在增强扫描中较为清晰。囊性肾癌可能有钙化表现,在本研究中,有6例患者有钙化表现,占比约为有18.75%,有关文献则统计大概有20%的钙化情况,说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CT平扫则多呈现稍低与均匀情况的密度。肿块没有特异性的形态,一般表现出较为规则的类圆状,会有分叶样。在增强后会由于肿块明显的肿块强化,表现为分房样、蜂窝样与花瓣样。如果属于3cm内的小囊性肾癌,则表现为均匀密度状况。如果属于3cm以上达到大囊性肾癌则表现为不均匀密度,会有坏死囊变与不规则增厚分隔等情况。通过CT增强扫查可以了解肿瘤组织的血供与病理状况,对于囊性肾癌的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囊性肾癌需要与多房性囊性肾瘤、肾结核性囊肿、感染性肾囊肿、肾脓肿相区别。如果属于感染性囊肿,会有发热与肾脏区域的疼痛感,会有囊壁增厚状况,囊壁厚度相对均匀,同时有钙化情况,囊液有提高的密度表现,部分情况下可以有气泡影。增强后囊壁会有均匀的强化表现。多房性囊性肾瘤在鉴别上,与多房性肾囊肿、多房性囊性肾癌的鉴别也有一定难度。一般患者多属于成年女性与儿童,囊肿中出血情况较少,一般表现为多房囊肿分隔,薄弱光滑且规整,其附着的位置没有增厚表现。肾结核性囊肿表现为不规则的形态,囊壁比脓肿相对更厚,囊液为不均匀的密度状况,一般会有较多的囊壁钙化情况,在增强扫描中会出现病灶不强化或者囊壁微强化状况。肾脓肿则一般出现低密度状况,比附近肾实质更低,但是比水更高。病灶中有气体为其特点,如果含气多则会有液气平面状况。脓肿壁会有环状强化表现,脓肿壁相对薄,没有壁结节,脓肿中有条状分隔情况,有强化。肾筋膜有变厚状况,肾旁脂肪层相对模糊,情况严重会导致腰大肌受累。

附表 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n(%)]

本研究中,病理结果中,良性11例,恶性21例;CT诊断符合率中,良性为8例,恶性为17例,其中有假恶性3例,假良性4例,诊断负荷率为78.13%。虽然存在一定误诊可能性,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发挥一定诊断辅助价值。临床影像诊断技术多样,可以通过B超、MRI等技术辅助,提升漏诊可能性。具体操作上,还与医师的操作水平有关,要考虑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同时要做好患者情况的了解,通过辅助情况做好影像诊断的参数设置与细节调整,避免漏诊。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做好情况的比对观察,提升检测水准。

综上所述,CT诊断可以保证一定程度诊出率,但是也容易有误差存在,需要保证更专业的鉴别能力,减少误诊率。

猜你喜欢
房性扫查囊性
16排螺旋CT不同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影响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如何看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联合运用3种心电散点图快速解析特殊复杂心律失常
海洋工程结构焊缝手动超声波检验扫查面的选择分析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应用于囊性脑肿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