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让学生学会成长

2020-10-26 06:46王柳茵
教师·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现实意义高中

王柳茵

摘 要:随着班级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出,班级自主管理作为一个新颖且重要的课题为大家所关注。在极力倡导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今天,明确与推行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广东省博罗县华侨中学2015届以来推行的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经验,对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自主管理;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009-02

一、引言

班级自主管理涉及“自主”“自主管理”“班级管理”等一系列概念,本文将“班级自主管理”界定为由班级主体成员,即学生采用自主的方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过程。准确地说,它是一种由传统的以班主任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理念。但是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绝不是脱离班主任的,而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变被动为主动,自己当家做主,在班级管理中培养自主发展意识。

以广东省博罗县华侨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中心,对周边不同类型的县区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能够真正实行自主管理的学校班级少之又少。在极力倡导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今天,明确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现实意义,对推行班级自主管理至关重要。基于我校2015届以来推行的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经验,下面简单谈谈普通高中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现实意义。

二、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力

当下,虽然班级自主管理的具体化措施研究盛行,但是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大部分的普通高中仍采用以班主任管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这一传统管理模式剥夺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大部分自主权。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一般强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判断及评价。特别是在学生自主性凸显的今天,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要求掌握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不再唯班主任或学校是从。很多时候,学生都在有意无意地宣示“主权”,可见其对班级自主管理的意愿是很强烈的,他们是希望“我的班级我做主”的。

以我校2018级高一(6)班的班主任杨老师为例,她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大胆地放手,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大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出现了班级纪律比较散漫、班级事务比较凌乱的现象,因为此时的学生还处于初高中衔接的兴奋时期,他们经历了初中时期事事由班主任管著、约束着、牵着去做,到现如今班主任似乎什么都不管的过程,就像离开了笼子的鸟儿,完全放飞了自我。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这样的自由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反而在这样无边界的自由中,他们感觉某种平衡开始被打破,慢慢地有一些自主意识较强的学生开始主动站出来管理班级,也有部分学生开始向班主任提出班级管理的建议。于是杨老师顺势而为,通过班会、班委、舍长,甚至是小组长去管理班级,而她始终处于运筹帷幄的暗处。之后,班级原来的“无组织”状态,由于学生的出面管理,突然间发生了变化。一些想要好好学习的学生相比较下很享受这样井井有条的班级,所以非常配合;而那些违反纪律的学生,在造成了班级矛盾后,现在有人管,自然也就顺坡下驴,收敛自己。同时,杨老师抓住机会,适时引导,“为什么别的同学就能管班,我只能被管呢?”激发高中生的自主管理意识。随之班级内部就形成了初步的自主管理机制,而且在杨老师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和调整中,班级管理模式趋于成熟。整个班级的学生互相监督,作为管理者,一部分学生自然想要管好大家,而其他同学不仅不想被同学处罚,也希望能够抓住这些“管理人员”的问题,所以也十分关注他们。就在这互相监督、互相督促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管理的意识更强,自主管理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因此,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既能强化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当学生真正融入了班级,形成了“我的班级我做主”的自主意识时,一切的管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尊重、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不断成长,这是班级自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有助于班主任从班级琐事中抽身,把握班级发展大局

众所周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对班主任的要求极高。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准确来说,作为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包办了班级管理的大小事务,对班级事务事必躬亲。

以我校为例,班主任往往有班级管理者和班级科任教师的双重身份,早读的巡班、白天的教学任务、课间琐事的处理、学校班级任务的落实、晚修结束后的查寝,一整天的时间可以说都是围绕学生、班级在转,同时还有学生请假、违纪问题的解决、后进生的转化、与家长的沟通等一系列的问题,排着队等着班主任处理,从而导致的后果是,班主任被班级琐碎事务缠身,大量的私人时间被工作占据,进而引发教师不愿意,甚至惧怕当班主任的现实问题。本应作为班级管理主体的学生,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仅仅扮演班级管理服从者的角色,完全听从班主任的安排,有事情就找班主任,如果班主任不在,就打电话。这导致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薄弱,自主管理能力低下。

可见,班级自主管理的推行,从班主任角度来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班主任从班级琐事中抽身,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班级的发展走向上。

具体来说,还是上文所提及的高一(6)班,推行班级的自主管理,大大调动了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积极性,将班级的常规管理、特殊情况、班级较大的矛盾,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流安排,落实到各个班干部,甚至是各个学生头上。因此琐碎的班级事务,就这么被切割分派到相应的学生身上,而作为班主任的杨老师似乎就无事可做了。其实不然,整个班级的运行都需要她在大方向上进行引导。杨老师从班级琐事中解放出来后,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从整体出发带领学生创设了良好的班级氛围,更全面地引导了班级的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日常管理。

正如杨老师的实践,班级自主管理方法的推行有助于班主任转变传统班级管理中事必躬亲的传统理念,认真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从大局出发解决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顽固问题,做好班级带头人,做好班级发展规划,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自主管理的推行,有助于让班主任从班级事务的绝对操作者,转变为班级事务管理的主导者,真正做到让班主任更多地从班级管理中抽身,把班级还给学生,从大方向上引导班级走得更好更稳。

四、丰富班级自主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性,丰富并发展基于核心素养下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各类理论研究

国内外都有很多与班级自主管理相关的文献,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上,教育各界都做了很多的探讨,但是班级的自主管理应立足于不同的地区特点、不同的学生特点,制订不同的实施方案。

另外,班级自主管理虽然在理论上已有很多相对成熟的材料,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顺利。就以我校为中心,对周边不同类型的县区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能够真正实行自主管理的班级少之又少,不仅是因为传统班级管理观念的根深蒂固,还因为班级自主管理没有形成成熟、固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探讨,应该是一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话题。以我校为实践据点,对高中班级自主管理实践的研究,能够丰富班级自主管理方法,提高班级自主管理的有效性,给同类型的周边学校提供可行性参考,为普通高中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相关研究添磚加瓦。

五、实行班级的自主管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

班级自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学生的成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而通过班级自主管理,学生可以培养个人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自主发展。

由于新冠疫情的暴发,高中生的寒假被延长,我校高二年级的教师于3月2日正式开始线上教学。没有了教室的氛围,没有了教师的实地监督,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此次新冠疫情考验下,高二(6)班的学生的意外收获。因为曾经在高一时接受了杨老师的自主管理理念,经过了长达一年的班级自主管理,很多学生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班级自主管理的意识,提高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线上学习期间,高二(6)班的学生,也因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线上学习中表现突出。他们进群上课时迅速,在线上课堂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时课后的作业上交也较为自觉。可见,虽然在高中阶段,班主任管班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时半会不会发生改变,而且在班主任存在的情况下,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似乎也是可有可无的,但是班级的自主管理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自主能力的锻炼,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是有长远意义的。

六、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普通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任重而道远。教师既要认清高中班级自主管理的现实意义,又要转变思想,突破传统班级管理的束缚,在班级自主管理的路上披荆斩棘,在实践中求实求新。唯有放手,让学生成长,才能让班级自主管理在高中这片土地上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穆 荣.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6):26.

[2]朱美芬.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德、智、情、能全面发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7(2):54-55.

[3]李 虹.高中班级民主管理探究[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现实意义高中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