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文化建设促自我教育发展

2020-10-26 06:46周新萍杨建军
教师·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学校教育文化建设

周新萍 杨建军

摘 要: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如何促使个体从自由散漫走向自律自觉,需要文化的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没有定例、很难统一的艰难工程。文章以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探究为例,从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出发,重点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以期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自我教育;学校教育;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6-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011-02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些都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是要唤醒个体的自觉,而不是靠一味的管教。今天的学校教育承载着巨大的高考任务,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比较单一,最主要的标准还是高考的成绩。这就使得学校教育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其他行为习惯、为人处世方式等教育被弱化,这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可见,文化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今天的学校教育更要借助文化的力量,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深挖内涵是形势发展的必然

(一)学校发展的现状急需借助文化的力量

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是萍乡市城区中学网点布局重点建设学校,一直以来受制于生源结构,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问题学生、学困生比较多,学生管理压力大。同时,新生问题层出不穷,很多问题已经超出学校管理的范围,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管教”方式即“堵”的方式,已经慢慢失去作用;新的“感化”方式即“疏”的方式日渐重要。

(二)学校悠久的历史成为内涵挖掘的源泉

我校是一所有着94年办学历史的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校园文化在传承中不断修改、变化,且保存不到位,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是学校多次搬迁校址使得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经过多方查找、问询,找到了办学之初的校训“诚、勇、朴、恕”;通过联系校友,找到了办学之初的校刊《鳌洲》等。这些资料的完善,为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发掘提供了必要保证。

二、深挖内涵必须立足实践

(一)以办学理念为标杆,指明办学方向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引领学校发展的灵魂,它关乎“办怎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学校在办学的前50多年里,办学理念一直在变动。1978年校址搬迁到现在的位置后,学校的办学理念才基本固定下来,即“让每一位老师尽展才华,让每一位学生大有进步”。这一教育理念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指引学校的发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三中人,也将长期保存下去。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办学理念也需与时俱进。正是基于此,学校从2017年开始,着手进一步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对办学理念的修订历时半年多,在提交学校教代会表决通过后,同意将“秉平常心,敬非常事”作为学校新增加的办学理念。這次办学理念的调整,也是综合考量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和国家育人方向后,做出的慎重决定。这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以学校校训为根本,夯实文化之基

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但90多年的历史积淀有没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存在呢?

在梳理学校建校历史的过程中,费尽周折,学校从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零碎史料中,找到了办学之初的学校校训“诚、勇、朴、恕”。这四个字的校训,简单明了,在建校之初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对四个字的解读也有不同,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对这些内容的解读既拓宽了文化建设的道路,又深挖了文化的内涵,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有助于夯实校园文化之基。

(三)以文化主题为推手,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为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进一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在梳理办学理念的过程中,也在考虑推出主题文化建设,希望以此为推手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经过多次讨论,在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和专家的建议后,学校决定推出以“敬”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之所以推出“敬”文化,是由时代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确立以“敬”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拓宽文化建设的宽度,也可以增加文化建设的厚度,是大有可为的。学校最终将形成“敬业乐群,厚德博学”的教风,“敬德乐学,见贤思齐”的学风,“敬事力行,明德向善”的校风。

三、深挖内涵必须多措并举

文化建设光有设想和规划还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落实,这需要多措并举、共同发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一)以细化校训,引导学生行为

我校办学之初的校训“诚、勇、朴、恕”四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内涵丰富,学生并不一定能够领悟到或者领悟到位。为此,必须用比较简单、直观的语句进行解读。针对刚入学的学生,学校特意提出新的“三大纪律”:穿校服、禁手机、讲礼貌。强调“穿校服”进学校不仅是规范学生的仪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都能形成质朴的本性,这是校训“朴”字的具体体现;强调校园“禁手机”,不仅是杜绝学生的攀比心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勇于与手机游戏做斗争,这是校训“勇”字的具体体现;强调“讲礼貌”,一方面是自古以来教育的必修课,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礼让、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来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目的,这正是校训“恕”字的具体化。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以上措施已经产生明显的效果。现在的学生不仅穿戴整齐,而且待人有礼;阅读长廊内四处是三五成群阅读的学生,考场上诚信考试已成习惯,课余时间运动场上到处是锻炼的学生,学校四处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

(二)以专业发展,引领教师成长

学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项举措是将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专业发展纳入其中,引领教师成长,打造师生成长命运共同体。只有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学校才能发展。学校主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立起来”三条途径,来造就一支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走出去”就是让广大教职工开眼看世界,到北京、上海、浙江等教育教学比较发达的地区去学习先进的经验。并通过开展校际的交流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以平台建设,发掘学生特长

搭建活动平台,是学校創新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外,还应该发掘个人特长,培养个人兴趣,既为个人发展谋出路,又为今后高质量的生活奠基。

一年来,学校想方设法地筹措资金,搭建多个活动平台,为学生的特长发展助力。比如,建设传媒中心,学校的传媒中心是一个集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鳌洲》杂志于一体的综合型平台。校园电视台从建成开播以来已经录了近30期节目,广播台每天定时播放,节目都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采编、制作、播放。《鳌洲》杂志复刊三期,学生发表了多篇优秀作品。传媒中心自成立以来,反响热烈,一大批学生得到了锻炼。同时,学校在萍乡市公安局、萍乡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打造了一个先进的禁毒教育展馆,这个集图片、影像、趣味答题等于一体的平台,自开馆以来吸引了大批学生参观学习。还有,学校花费巨资打造先进的录播教室,已经成为教学探讨、交流课展示的良好平台。此外,搭建的平台还有机器人教室、航模教室、国家级的心理咨询室等。

这些平台的打造,为挖掘、展示学生特长,开展特色活动,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特色课程,丰富校园文化

为丰富校园文化,学校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创了新途径。学校为规范管理校本课程,设立了综合课程中心,加强了对特色课程的研发、开展与管理。

首先,借助优势资源合力开展特色课程。为了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学校与南昌韩美国际学校合作,并先后与韩国湖南大学、白石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校际交流,在学校开设了韩语课程班;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系,开展以“走进高校、体验生活”等为主题的研学课程。

其次,根植本土文化开展特色课程。例如,萍乡春锣是赣西地区有名的民间艺术,为将此种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学校将春锣文化引进校园,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春锣艺术的传承人请进校园开展讲座,挖掘艺术苗子,并开设春锣艺术特色课程。这些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校在2017年12月入选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再次,学校通过开展足球、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田径等体育特色课程和音乐、美术、传媒、舞蹈、书法等艺术类特色课程,拓宽了学生升学的渠道,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立足实践,深挖校园文化内涵,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百花齐放,学校的特色文化正逐步形成,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也逐步显现出来。学校的文化建设正一天天呈现效果,师生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学生在文化的潜移默化下,正从自由散漫走向自律自觉。

参考文献:

[1]陈玉琨.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文晋,付 华.自我教育语境中的人本管理之道[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

[3]曾先锋.中学生自我教育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4]叶 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5.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学校教育文化建设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