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020-10-26 06:51杨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电教利用多媒体

杨梅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常规电教手段可以形成诱因,产生诱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惊异感,创设情趣盎然、轻松和谐的情境,进而形成内驱力,使学生自觉地参与语文学习。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篇新课文,学生是否学得起来,能否积极开动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入新课是否成功。如在教授《老王》这篇新课时,我先用多媒体打出姚明、刘德华、毛泽东的图相,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疑问:这些人与新课有关系吗?紧接着让学生回答这几人是谁?你们之所以记住他们是因为什么?然后导入新课:我们之所以记住他们,是因为他们在某些领域取的了令我们钦佩的成绩,而在生活中,却有着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在他们身上,有着一种让我们难以割舍的情怀。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钱钟书夫人杨绛的《老王》,去了解老王让我们感动的平凡事吧!这样以来,学生就被所问的问题所吸引,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的涉及面很广,有些题材的文章尤其是说明文,借助多媒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有关说明对象的多媒体的演示中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利用搜集整理来的四季的照片,候鸟的去来……用优美的导语让学生知道这些自然现象就是这课要学的物候学要研究的对象,激发学生思考物候研究的意义以及这些物候现象来临和那些因素有关呢?总之多媒体的应用让单调的教师讲解的知识变的形象可感,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思想情感,让语文的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作用

语文的德育教育作用在教学中不言而喻,而借助多媒体,让语文教学中的内容用形象可感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时候,那种对学生的感染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还是在《老王》这课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情感上对弱者的同情,仅靠老师的说教和语言的动员是不够的。为此,在教学后的课堂延伸时,选择了这样一组画面:马路边一对残疾的父子,孩子坐在划板上,没有双腿的父亲,用手推着划板在马路上缓缓移动着,孩子伸出小手喂父亲乞讨来的食物,父子相助的情形让人潸然泪下

一对盲人,相互搀扶着过马路,小心翼翼,相扶相依的情景令我们想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

一副副诠释着本课主题的画面在无言的诉说着在“共同关爱,和谐社会”今天,我们该做些什么?“多媒体的便利让学生对《老王》所带来的情感教育如同身临其境.正是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才使的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紧结合起来,在语文的教学中情感教育目标得以圆满实现.

三、利用电教手段规范板书,延伸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同一,我们教学工作者不能不利用多媒体来扩大课堂的容量.在教学中,把一些课外的知识用多媒体的手段显示出来,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教学的要点与需要学生记忆的东西,课本知识与学习内容的延伸,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清晰有条理的展示,使枯燥的板書也变得栩栩如生,津津有味。

如《爱莲说》先打课题,作者。然后用多媒体在右上角介绍“说”这种文体。在课文分析中依次在中心部位打出“莲”让学生找出描写莲的语句后总结莲的品质后显示。在以下的分析中,依次根据讲课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显示要强调的重点知识及课文的手法:以莲为中心的上方是菊、下方为牡丹,箭头标注显示和莲的关系是正面衬托与反面衬托,最后通过分析的结果用箭头指明本文写法:以物喻人。

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的应用,知识点在边讲边记中让学生掌握,板书设计也在水到渠成。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式朗读

由于学生阅历浅,知识水平不够。课文包罗万象,这就更需要借助多媒体,播放依据课文选定的情景,利用录音、电视等多媒体,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画面中,获得艺术的熏陶与感染。

在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歌的教学中,就让这种教学模式大显身手。伴随着缓缓的音乐,多媒体显示:夕阳中,一艘船只行驶在海面上。随文而生的意境、感情深沉的配乐朗读,使学生的身心都进入特定的氛围中,体味诗歌的深层含义。选用与诗感情相协调的音乐能映衬出诗歌的意境与内涵,使内涵之情外露成可以感受的音乐,鲜明的画面,这首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诗歌教学在电教手段的帮助下顺利完成。

实践让我认识到多媒体的利用所带来的便利与可喜的教学效果。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要让学生语文教学变得活泼、生动,充满情趣,除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外,还要合理的使用我们所能利用的电教手段,只有拥有了智慧与技术的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有更精彩的天空,让我们翱翔。

猜你喜欢
电教利用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画与理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
废物巧利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