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10-26 06:37易玲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9期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对策研究

易玲

【摘 要】目的:讨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及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将7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5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剩余35例纳进实验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根据高胆红素血症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价值。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其相关因素实施有效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9-261-01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中常见疾病之一,该疾病主要与喂养方式、遗传、地区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可导致患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且可诱发胆红素脑病,从而严重降低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可增加死亡风险。因此为该类患儿实施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完善,据有关研究显示,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其相关因素实施有效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关键[2]。因此,本文选取70例该类患儿实施相关因素分析,并给予护理干预,且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 将7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本次实验,按回顾分析法,将其中35例纳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剩余35例纳进实验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根据高胆红素血症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两组患儿男女比例分别为19:16、21:14,胎龄分别为36—41周、36—42周,均值分别为(38.52±1.73)周、(38.46±1.68)周,出生体重分别为2.87—3.82kg、2.72—3.34kg,均值分别为(2.03±0.21)kg、(2.11±0.12)kg,组间患儿的各项基线资料差异经检验显示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患儿各项指标进行严密观察,并对其大小便、肌张力、吃奶状况进行查看,若出现不良症状,需立即通知医生。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护理人员需对患儿家长进行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且介绍胆红素血症治疗,并指导其家长观察该疾病的程度、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若出现病发该疾病留有后遗症患儿,需及时给与正对性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告知其需暂停母乳1—4d,或改成隔天母乳,待疾病恢复再进行母乳喂养。空细胞G-6-PG缺陷患儿,需禁止使用蚕豆食物,并注意药物的使用,且严格防止樟脑丸出现在患儿衣物中,从而避免溶血症状发展。(2)严格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观察患儿高胆红素出现的程度、颜色、时间,同时密切观察患儿血压、体温、肌张力、吸吮力以及哭声等变化,并观察其有无黄疸,且进行早期喂养,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并观察小便量、次数以及性状。(3)对其实施抚摸护理,在患儿吃奶后1h左右开始进行抚触护理,抚触前将室温调至28-30℃,护理人员将双手涂上润肤油,按照从头面部(前额、下颚、头部)到腹部再到四肢,最后到背部、臀部的顺序依从对患儿进行轻柔的按摩,每日上午和下午各抚触1次,每次按摩15分钟。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各项指标状况(黄疸持续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观察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x±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达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各项指标状况

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患儿恢复情况比較

护理前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胆红素主要是因为患儿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且血脑屏障功能减弱,因此当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时,可导致非结合胆红素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其脑室内,从而发生胆红素脑病,且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

新生儿高胆红素主要相关因素有排便时间、缺氧、产前应用抗生素、喂养方式、感染、母子血型不合、分娩方式、头颅血肿、出生体重以及胎龄等,上述因素均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严重者可诱发胆红素脑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从而影响患儿生命质量,甚至可增加死亡风险。而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该疾病临床症状,且提高治疗率,主要通过与患儿家属进行科学、有效的沟通,对其宣教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家长能够有效掌握该疾病的注意事项以及危害性,从而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症状发生,且提高患儿生活质量[3]。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说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其相关因素实施有效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其相关因素实施有效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鉴定。

参考文献

[1] 梁侠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7,7(29):280-281.

[2] 卢冬梅,周静,蒋琳.G6PD缺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预后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13-15.

[3] 林丽芳,袁天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疗与DNA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2019,34(6):476-479.

猜你喜欢
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对策研究
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换血治疗对5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疗效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围产期危险因素调查
血清中NSE及S100B蛋白检测对预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胆红素脑损伤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