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软岩层巷道支护加固技术实践探析

2020-10-26 12:20廖引
文存阅刊 2020年15期

摘要:针对晋煤赵庄煤矿西翼南辅运大巷在掘进期间局部应力积聚、顶板破碎程度严重、底鼓显著等现象,提出通过对巷道预留变形量+分层掘进支护+锚网喷初次支护+高预应力锚索二次支护+二次注浆加固+底角锚注加强支护+复注加强支护技术工艺,该工艺能有效抑制三软岩层巷道围岩变形程度,提高巷道整体稳定性,确保掘进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三软岩层;底鼓;顶板破碎;注浆加固

一、工作面概况

晋煤赵庄煤矿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境内,区域批复全井田可采煤层为3#煤层,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6Mt/a,区域地质构造复杂,煤质松软破碎,属典型三软岩层巷道,西翼南辅巷为井田辅运大巷,主要承担行人、进料等辅助任务,巷道设计断面为矩形,掘进断面尺寸为4800mm×4400mm,巷道在掘进过程中,遇复杂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垮落程度严重,巷道两帮内挤错动,底鼓显著,顶底板最大移进量高达1200mm,给支护造成了较大困难。为保证巷道掘进期间围岩稳定性,确保掘进安全施工,针对西翼南辅运大巷所处围岩条件以及掘进工艺,提出通过预留变形量+分层掘进支护+锚网喷初次支护+高预应力锚索二次支护+低压浅孔充填加固+底角锚注加强支护+高压深孔渗透加固技术方案控制围岩变形程度,以提高三软岩层巷道的稳定性。

二、三软巷道支护方案

(一)预留变形量

巷道掘进期间,受到高构应力、采动应力以及顶板上覆岩层自重应力等多重影响,局部应力积聚,围岩变形程度较大,因此,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应预留出一定的变形量,使巷道积聚应力得到有效的释放,将支承压力转移至深部围岩,确保围岩稳定性。西翼南辅运大巷设计掘进断面尺寸为4800mm×4400mm,考虑到三软巷道大变形情况,拟对巷道进行扩刷,即在巷道两帮各预留200mm的围岩变形量,在巷道顶板预留100mm的围岩变形量,为保证巷道整体稳定性,后期需对巷道喷浆加固,封闭混凝土的厚度为100mm,底板结构厚度为200mm,经重新规划设计后的西翼南辅运大巷巷道设计施工断面尺寸为5400 mm×4800 mm。

(二)分层掘进支护

西翼南辅运大巷巷道底板为泥岩,强度较低,遇水软化易发生流变现象,是造成巷道底鼓、底角发生严重内挤的重要因素,西翼南辅运大巷掘进期间,底板积水程度较高,加之施工设备对底板的碾压,造成巷道底板支承强度下降,底鼓严重,针对此类情况,拟预先对巷道进行上分层的掘进与支护,滯后800mm后再对巷道进行下分层的掘进与支护,以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

(三)锚网喷初次支护

巷道掘进成形后,需进行锚网喷初次支护以加固巷道,确保围岩稳定。高预应力锚杆能将巷道顶板松软破碎区域悬固在上覆坚硬围岩体中,形成稳定的组合梁结构,降低顶板变形情况,实现围岩的整体变形[1];对巷道表面喷注混凝土能够封堵围岩体裂隙,阻止瓦斯等有害气体涌出,隔绝空气、水体与围岩的直接接触,降低围岩的风化与剥落现象,维持围岩的强度与承载性能[2];在巷道顶板及两帮铺设金属网能够有效抵抗破碎围岩体的碎胀压力,防止破碎岩块的垮落,从整体上增强锚杆的支护效果。

西翼南辅运大巷锚网喷的参数选型分述如下:

高预应力锚杆选用规格为Φ22 mm×2400 mm的高性能螺纹钢锚杆,锚杆杆体质材为高强度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杆尾螺纹为M22,钢号为BHRB500,各锚杆间排距为800 mm×800 mm,锚固剂选用中速2360型和快速2335型树脂药卷,锚固长度≧800mm,锚固力≧150KN,预紧力≧400N·m,托盘选型规格为150 mm×150 mm×8 mm的高强度托盘。

巷道铺设金属网片选用规格为2800 mm×1100 mm,网格规格为100 mm×100 mm,网片之间通过勾接相连,勾接长度为100mm。

钢筋托梁选用规格为4100 mm×80 mm,钢筋直径为14mm,相邻钢筋托梁通过锚杆紧压,为方便锚杆的安设,需在锚杆打设处焊接纵筋,各纵筋的间距为100mm。

混凝土喷射的强度等级为C30,厚度为100mm,配合比1:2:2,在混凝土中掺3%~5 %速凝剂以确保混凝土成型速度,为便于后期对巷道进行复注加固,需确保注浆锚杆孔口外露长度≧30 mm。西翼南辅运大巷锚网喷初次支护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

(四)高预应力锚索二次支护

西翼南辅运大巷进行锚网喷初次支护加固后,开始进行高预应力锚索二次支护,锚索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制成的Φ22 mm×8400 mm或Φ22 mm×5400 mm的拉压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极限承载力为600KN,伸长率为6%,其中,巷道顶锚索选用规格为Φ22 mm×8400 mm,锚索预紧力≧120KN,巷道帮锚索选用规格为Φ22 mm×5400 mm,锚索预紧力≧80KN,各锚索的间排距为间排距为1600 mm×1600 mm,巷道断面预应力锚索支护布置示意如图2所示。

(五)二次注浆加固

对巷道进行锚网喷初次支护与高预应力锚索二次支护后,通过注浆管路对巷道破碎围岩区域进行二次注浆加固,一方面,可以将巷道深部破碎岩体胶结成稳定的整体,提高围岩整体的稳定性,实现巷道的整体承载。其次,通过二次注浆加固,能够将初次支护下锚杆、锚索的支护转化为全长锚固,形成复合锚注支护结构,加强锚固范围与强度,确保锚固的稳定性[3-4]。

二次注浆加固采用低压浅孔充填注浆,低压浅孔注浆管选用规格为Φ38mm×1000 mm,注浆孔径为Φ45mm,孔深2500mm,注浆液选择水灰比为0.9的单液水泥-水玻璃浆液,水玻璃与水泥含量比值为1:20,水泥选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二次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控制在1.5MPa-2.0MPa之间,确保浆结固体强度≧20 MPa。低压浅孔充填注浆管路布置示意如图3所示。

(六)底角锚注加强支护

西翼南辅运大巷二次注浆加固后,开始对巷道底角进行锚注加固,锚注加固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底板、底角与巷道两帮围岩的稳定性,抵抗破碎圍岩体的碎胀压力,加巷道围岩支护结构的强度,降低软岩巷道的变形程度。巷道底角锚注加固选用规格为Φ25 mm×3500 mm的自钻式中空内注浆锚杆,锚杆由中空特种钢制成,锚杆极限拉断力为150KN,最大延伸率为15 %左右,同传统锚杆相比,强度与抗剪切力大大提高,自钻式中空内注浆锚杆同注浆管路布置于同一断面上,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控制在1.5MPa-2.0MPa之间,对巷道底板喷注100mm的混凝土封闭底板裂隙,以防在锚杆注浆期间发生跑浆的现象。

(七)复注加强支护

复注加强支护采用高压深孔渗透注浆,即在低压浅孔充填注浆加固完成并形成一定厚度加固柱的情况下,布置深孔,利用高压泵进行渗透注浆,以提高浆液的渗透效果,扩大注浆胶结范围,对低压浅孔注浆进行补强加固,从整体上提高围岩结构的稳定性,抑制巷道出现大变形的现象[5]。

高压深孔注浆管与低压浅孔注浆管选取规格相同,对巷道注浆前,预先利用钻机进行扫孔,孔深控制4.5m-5m之间,高压深孔渗透注浆管布置示意如图4所示。

高压深孔渗透注浆液选用水灰比为0.6的高强度水泥浆液,水泥选用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在水泥中掺杂0.7%的高效减水剂以提高浆液胶结的强度,当注浆围岩裂隙较小,注浆受阻时,可将普通硅酸盐水泥更换为超细水泥进行注浆,高压深孔渗透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控制在4.5MPa-6.0MPa之间,加固胶结范围控制在5.0m左右,确保浆结固体强度≧30 MPa。

结语

为解决三软岩层巷道支护难题,以晋煤赵庄煤矿西翼南辅运大巷为研究对象,针对巷道围岩变形程度高、强流变、支护难度高的力学特征,提出通过预留变形量+分层掘进支护+锚网喷初次支护+高预应力锚索二次支护+低压浅孔充填加固+底角锚注加强支护+高压深孔渗透加固技术控制围岩变形程度,构成锚固与注浆加固的动态迭加耦合支护结构,有效提高了围岩体的稳定性,实现了巷道安全掘进。

参考文献:

[1] 孟庆彬,钱唯,韩立军,陈轲,黄小忠,张玉烽,沙学伟.软弱矿体中巷道围岩稳定控制技术及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36(05):906-915.

[2] 许昌毓,韩立军,杜跃.深浅孔-高低压耦合注浆加固机理与应用[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6):733-740.

[3] 李飞鹏,郜建明.围岩松动圈锚注联合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4(02):38-41.

[4] 李云,韩立军,孙昌兴,董叶茂.大松动圈破碎围岩二次注浆加固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2):19-23.

[5] 刘学晔,严国超,张远方.近距离煤层下组煤回采巷道围岩破碎机理及加固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2020,29(05):86-90.

作者简介:

廖引(1990年-),男,湖北天门人,硕士,研究方向:煤层气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