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保护建议

2020-10-30 01:54田明同叶开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古树名木问题

田明同 叶开云

摘要:通过调查掌握了无为市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建议及濒危、衰弱古树的抢救及复壮技术措施,以期为无为市及相似地区古树名木的保护复壮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树名木;资源现状;问题;保护建议;无为市

中图分类号 X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6-0095-03

无为市地处皖中,位于117°28'48"~118°21'00"E、30°56'21"~31°30'21"N,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气温15.9℃,日照时间1718~2288h,降水量1045~1518mm,平均无霜期242d;市域总体地貌为“山环西北,水聚东南”,西北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圩洲区水网纵横;山区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圩洲区为水稻土、紫色土、潮土等。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地域文化活动的历史见证。无为市自隋朝始建以来已有1400余年历史,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留存了众多的古树名木。根据安徽省第3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要求,无为市于2015年10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为期120d的普查,基本查清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掌握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市域内现存的古树名木与古树群。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分3级;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景观与科学价值及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不分级;古树群是指3株(含3株)以上成片生长的古树群落。

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胸围、树龄、生长势等主要测树因子,地理位置、立地因素、权属、保護管理现状、GPS定位及全景特征照片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古树名木资源级别和数量 无为市现存古树129株,3级古树占总量86.8%。其中:1级古树(≥O500年,青檀)1株,2级古树(300~499年)16株,3级古树(100~299年)112株,无名木,无古树群(表1)。

2.2 地域分布情况 空间分布:全市20个镇中有12个镇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古树,以石涧镇最多。10株以上的有石涧、鹤毛、严桥、昆山、无城、洪巷6个镇,共105株,占全市古树总量的81.4%。生长场所:以位于远郊野外和乡村街道为主,共110株,占全市古树总量85.3%。具体为远郊野外56株,占总数43.4%;乡村街道54株,占41.9%;城区13株,占10.1%;风景名胜古迹区6株,占4.6%。

2.3 树种分布情况 树木分类:全市古树隶属18科31属35种,总量占比10%以上的为榆科、金缕梅科、漆树科,以榆科古树最多,共计29株,占总数22.5%;其次为金缕梅科20株,占15.5%;漆树科13株,占10%。形态特征:落叶阔叶树占绝对多数。落叶树108株,占83.7%;常绿树21株,占16.3%。阔叶树121株,占总数93.8%;针叶树仅8株且全部为柏科树木。

2.4 古树生长情况 古树年龄:1级古树1株,树龄500年;2级古树平均树龄323年,最大400年;3级古树平均树龄157年,最大280年。树高、胸围:树高20m以上30株,胸围200cm以上82株,其中胸围最大700cm (青檀),最小57cm(枸骨)。古树长势:0前全市绝大部分古树长势正常,长势正常106株,占82.2%;长势衰弱20株,占15.5%;濒危3株,占2.3%。

3 问题与建议

无为市绝大部分古树长势正常,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胁迫现象,因古树是不可再生资源,濒危木抢救和衰弱木复壮显得尤为重要。

3.1 存在的问题

3.1.1 自然因素 随着树龄增长,古树自身各项生理机能在不断退化,不可避免地进入衰退期。除此之外,由于大多古树饱经沧桑,有不同程度的枝干空洞、腐朽、树皮开裂、树体倾斜等现象,易受雨雪冰冻、大风、雷电等极端天气的侵袭[1-2]。

3.1.2 土壤因素 古树长期生长在同一立地土壤中,土壤养分越来越少,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古树名木营养缺失。人为活动长年累月踩踏导致土壤板结,特别是地面沥青、混凝土硬化铺设,阻隔地上与地下气体交换,影响古树名木根系对水、肥、气、热的吸收,根系代谢有害物不能及时排放,势必影响古树的益寿延年[3-4]。

3.1.3 有害生物 古树名木虽已历经漫长的雨雪风霜,但日趋衰老的自然规律不可避免,生长势较弱,病虫害容易侵入。天牛、蠹虫和介壳虫等危害树干,天幕毛虫、尺蠖等蚕食叶片,烂皮病和溃疡病导致树皮腐烂、枝干枯死,影响树木生长,甚至导致树木死亡。薜荔、槲寄生等寄生植物也能加剧古树的衰亡[3-4]。

3.1.4 人为因素 保护意识不强,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水泥、石灰、炉渣导致土壤污染,树下栓养牲畜、牵绳拉丝则直接造成树体损害。这些人为因素都加速了古树名木的衰老进程[5-6]。

3.2 保护建议

3.2.1 改良生长环境 (1)地上环境:禁止树下栓养牲畜、堆放垃圾;清除影响古树生长的其他林木和古树树冠投影范围内及周边生长的竹子、灌丛;清除树冠垂直投影外2m以内沏青和混凝土地面,重新铺装网格砖或生态地面砖[4]。(2)地下环境:对衰弱木在树冠垂直投影外侧开挖2~3条复壮沟,深度80~100cm,宽60~80cm,长度和形状依环境而定,沟内分层埋人腐熟秸秆和枯枝落叶;对生长正常但地面过于板结的古树,在树冠垂直投影外侧打孔或挖穴透气,每树挖3~6个孔穴,孔径10~12cm、穴50cm×60cm,深度80~100cm,孔穴内填草炭土和腐熟有机肥[8]

3.2.2 修复古树树体 风暴雷电等自然因素的侵袭以及人为损伤和病虫为害,给古树树体造成大小不等的树洞和裂痕,影响古树生存生长,因此要及时填补空洞,修复树体。可先刮去腐烂的木质部,清理干净后,用5%季铵铜混合杀虫杀菌剂喷雾2次,进行杀菌防腐处理。然后用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古树空洞,削平填充材料,喷涂阻燃剂,罩上铁丝,在表面涂抹2cm厚硅胶或者玻璃胶,边缘用环氧树脂或蜂胶密封,防止雨水渗透和古树再度腐朽[4,8]。

3.2.3 支撑加固树体 采用钢筋或木质物等支撑树体,防止树体倾倒和大枝断裂。支撑立柱与树体之间要加装橡胶垫,接触面要大,降低摩擦力,防止支撑物对树木造成二次伤害[2]。

3.2.4 防治有害生物 古树叶面、枝干、根部易受病虫害侵入,削弱树势,严重的可导致树木死亡,应定期测报、及时防治。叶面病虫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及灭幼脲、吡虫啉、除虫菊酯等喷雾防治;枝干干腐病、溃疡病用溃腐灵、恶霉灵等喷雾或涂抹,蛀干害虫天牛、小蠹虫等可采取插毒签、打孔注药等方法防治;防治根结线虫、根腐病等可用克百威及恶霉灵、福美双对水灌根;对桑寄生、槲寄生等树体寄生植物,采取连年砍除的方法清除[2,7]。

3.2.5 加强日常养护 (1)加强肥水管理。由于古树年老体弱,根系吸收能力差,应薄肥勤施,忌大水大肥。以秋冬季树冠外侧埋施腐熟有机肥为主,衰弱木、濒死树生长季可叶面喷肥或树干滴注液态肥。注意开沟排水,避免根部缺氧烂根[4]。(2)定期松土除草。生长季节在古树根系分布范围内中耕松土,秋冬季深挖垦复,防止杂草与古树争水争肥,改善土壤结构[2,6-7]。( 3)及时整枝修护。剪除古树的断枝、病虫枝、枯死枝,改善树冠透光度,减少病虫害发生和蔓延;定期检查树洞封堵状况,喷涂封缝保护层,增强密封效果,防止雨水渗漏和病菌侵入[4,8]。

4 结语

古树名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承载着乡愁,是珍贵的“绿色文物”。无为市古树名木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胁迫现象,应“因树施治、一树一策”,改善生长环境,落实濒死、衰弱古树的抢救、复壮措施。

参考文献

[1] 宋涛.北京市古树名木衰败原因与复壮养护措施[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 57-60.

[2] 罗民.古树名木衰弱原因及其保护复壮措施[J].现代园艺,2017(1):232-233.

[3] 李莉,付惠萱.廊坊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4): 74-77.

[4] 柳庆生.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古树名木健康现状调查·分类与复壮技术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0(22): 12065-12067.

[5] 瞿田俊.舒城县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5): 135-136.

[6] 李文瑟.安徽省泾县古树名木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7(4) :46-49.

[7] 王开荣.全椒县古树名木现状普查分析与复壮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6(3): 105-106.

[8] 施海,郑波,张萍,等.(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DB11/T 632-2009[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责编:徐世红)

作者簡介:田明同(1975-),男,安徽无为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0-07-27

猜你喜欢
古树名木问题
婺源县古树名木调查和保护对策建议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避开“问题”银行股
庆阳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兴宁古树名木的保护措狍及复壮技术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